隨著飼養寵物的行為
越來越普遍
伴隨而來的寵物「闖禍」事件
屢屢發生
因寵物侵權引起的
民事糾紛也隨之增多
案例
家住城區某廣場附近的劉某與余某均是愛狗人士,兩人經常到廣場遛狗。今年4月,劉某與余某飯後散步遛狗時,因雙方飼養的狗「打架」,期間余某飼養的狗突然咬住劉某的右腳,導致劉某右腳破損傷腫。劉某為此支出醫療費近2000元。
事後雙方就賠償問題至街道辦事處請求調解,也未能達成一致協議,劉某遂訴至法院。
最終余某一次性支付2000醫療費。
我們生活中這種案例也是屢見不鮮
今天我們就一起學習
如何依法依規的飼養寵物
當一個文明的飼養員
如何選擇寵物?
在選擇寵物時,我們應當注意不要過於追求新潮,不能飼養法律禁止私人飼養的寵物。例如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名錄中的一二級保護動物、國家三有保護動物和華盛頓公約附錄中的物種,都不能養。就拿深受人們喜愛的鸚鵡舉例,大部分鸚鵡是不能私自飼養的,比如灰鸚鵡、金剛鸚鵡等,常見准許飼養的鸚鵡有虎皮鸚鵡、雞尾鸚鵡(玄鳳鸚鵡)。隨意飼養境外生物會導致嚴重的後果,例如違反國內外法律規定,嚴重的將構成犯罪或者造成生物入侵等。
城市家庭常見寵物主要是犬類和貓類。值得注意的是,當市民朋友在飼養犬類的時候,應當注意當地法律法規是否禁止飼養烈性犬。我們眉山地區,根據2017年《眉山市中心城區犬只管理辦法》的規定,眉山市中心城區的通惠、大石橋、蘇祠街道所轄區域為犬只限養區。限養區原則上飼養小型犬、不得飼養藏獒、狼狗等大型兇猛犬。
如何依法依規飼養寵物?
我們以常見的犬只飼養舉例。
第一,養犬必須審批。在眉山市中心城區養犬,飼養人應在社區和街道進行登記和備案,然後向所在地派出所申請《犬只准養證》。犬主變更,須換髮新的《犬只准養證》。
第二,養犬必須免疫。凡在城區飼養的犬只,必須注射獸用狂犬病疫苗。要麼參加集中定點免疫,要麼選擇自行攜帶犬只到畜牧獸醫站或指定的寵物診所進行免疫。
第三,養犬必須規範。在這裡提醒廣大市民朋友,既然選擇了飼養寵物,就要對自己的寵物負責,不要遺棄。飼養犬只的朋友在平時遛狗時應當使用牽引繩,嘴套等管理工具,適當保持與他人的距離,避免給他人造成不必要的損害。
發生動物侵權事件如何維權?
萬一不幸發生動物傷人事件,不論是侵權人還是被侵權人,我們都應該知道《民法典》對於這個問題是怎樣規定的,以便我們依法維權,尋求妥善解決問題的方法。
舉個例子,當犬只發生傷人事件後,養犬人應當承擔侵權責任,積極配合傷者治療,努力解決問題,不能推脫逃避責任。作為傷者,如果對損害的發生具有重大過失或者故意的,養犬人可以減輕或者不承擔責任。所以在這裡要提醒廣大市民朋友,未經他人許可,不要隨意觸摸他人的寵物,以免造成不必要的損害。
《民法典》里的相關規定
●飼養動物損害責任的一般規定
第一千二百四十五條:飼養的動物造成他人損害的,動物飼養人或者管理人應當承擔侵權責任;但是,能夠證明損害是因被侵權人故意或者重大過失造成的,可以不承擔或者減輕責任。
●未對動物採取安全措施的侵權責任
第一千二百四十六條:違反管理規定,未對動物採取安全措施造成他人損害的,動物飼養人或者管理人應當承擔侵權責任;但是,能夠證明損害是因被侵權人故意造成的,可以減輕責任。
●禁止飼養的危險動物的致害責任
第一千二百四十七條:禁止飼養的烈性犬等危險動物造成他人損害的,動物飼養人或者管理人應當承擔侵權責任。
●遺棄、逃逸動物的致害責任
第一千二百四十九條:遺棄、逃逸的動物在遺棄、逃逸期間造成他人損害的,由動物原飼養人或者管理人承擔侵權責任。
第一千二百五十條 因第三人的過錯致使動物造成他人損害的,被侵權人可以向動物飼養人或者管理人請求賠償,也可以向第三人請求賠償。動物飼養人或者管理人賠償後,有權向第三人追償。
第一千二百五十一條 飼養動物應當遵守法律法規,尊重社會公德,不得妨礙他人生活。
今日法律指導
【黃鑫偉律師】
律師介紹:
黃鑫偉大學本科學歷,現為四川達寬律師事務所專職律師。
電話號碼:13608137714
業務專長:刑事法律辯護,民商事法律訴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