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0年,生物心理學家戈登·蓋洛普發明了鏡子測試,用來評估動物的自我意識。更具體來說,當動物處在鏡子前面時,它們能否在視覺上識別出自己。蓋洛普假設,如果動物能分辨出鏡子中的自己,那麼它就具有自我認知能力。
實驗的步驟
首先,被測試的動物會先被麻醉。然後,在麻醉的情況下,對動物身體的某一處地方進行標記。這個標記可以是任何的東西,包括貼貼紙或者畫圖案等。不過,這個標記要在動物難以看到的地方,因為這樣子它們就只能通過鏡子來發現這個標記。例如,當我們對黑猩猩進行鏡子測試時,我們不能把標記放在它的手臂上,因為它無需看鏡子就能發現標記。一般而言,標記經常會放在臉上。
當動物從麻醉中醒來時,就會在它面前放上一面鏡子。如果動物以任何方式觸摸或檢查自己身上的標記,那麼它就通過了這個測試。根據蓋洛普的說法,這意味著該動物知道鏡子中的像是自己,而不是另一隻動物。
通過鏡子測試的動物
截至目前,我們已知的通過鏡子測試的動物有:海豚、逆戟鯨、一部分大象和一些鳥類。在此還應注意,雖然狗沒法自然通過鏡子測試,但是在人類的訓練之下,最終它也能通過了。當看到鏡子時,它們的反應有所不同,並且對反射似乎很感興趣。
鏡子測試可能不是最準確的測試,也受到了很多批評,但是它在誕生之時就是一個很重要的假設。隨著研究的不斷發展,我們將對非人類動物的自我意識能力有更深入的了解。
對該實驗的批判
最初對該測試的批評是,它可能會產生假陰性。因為許多動物它並非主要靠視覺,也就是說它們並非是以視覺為導向的。例如上面提到的狗,它們的嗅覺和聽覺都非常靈敏,而且它們把直接的眼神交流視為攻擊信號,所以這可能導致它不會去觀察鏡子中的狗。
其次,許多動物在看到鏡中像時反應非常快,它們把鏡中像視為一個潛在的威脅。例如,當一些動物突然看到鏡子的時候,它們的本能反應是立即跑開,根本不會進行觀察,因此可能會出現假陰性。像靈長類這樣聰明的動物,它才可能會花時間來考慮鏡像的意義。
此外,一些標記可能不夠引起動物的注意。在一次對三頭大象的測試中,只有一頭髮現了自己的標記。研究人員認為它們只是不太在意標記,或者對接觸標記並不感興趣。
該測試的最大批評之一是,僅僅因為動物可以在鏡子中認出自己,並不一定意味著該動物具有自我意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