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毒蛇,許多人都會「汗毛倒豎」,別說它滿口致命的毒液,鋒利的獠牙,就是光看到它滑溜溜的外表以及斑駁的鱗片,都會引起人們的心理不適,人類對於毒蛇的恐懼可以說是與生俱來的。
然而,在自然界中,有一種生物卻是毒蛇的「天然剋星」,那就是老鷹。老鷹捕蛇在我們的認知中,是一件再正常不過的事,然而你有沒有想過一個問題,為啥老鷹吃下毒蛇沒有毒發身亡?難道老鷹體內有抗蛇毒的免疫系統?
毒蛇的剋星——老鷹
老鷹是飛禽界的「佼佼者」,屬於小型猛禽。它們的分布範圍廣闊,幾乎在世界各大洲都能看到它們的身影。特別是在中國的西藏、內蒙古、新疆和青海等地都能領略它們的「雄姿」。
它們的種類繁多,一般的成年鷹體長約54厘米,翼長1.5米左右,而一些小型的鷹類體長才20厘米左右,由於種類不同,體型差別也比較大。
但有一樣是相同的,那就是它們性情兇猛,同屬於肉食動物,主要以其他鳥類、野兔、老鼠、蛇以及其他小型動物為食。如果說陸上的霸主是雄獅和老虎,那麼天上霸主的稱號就非它不可了。
由於它們長期盤踞高空,自然而然也練就了一副「俯衝捕獵」的好身手。地上的獵物基本上逃不出它們的「魔爪」。老鷹對於捕獵有著天然的優勢,它們的捕殺速度是陸地上其他的哺乳動物都望塵莫及的。
有資料表明,老鷹在確定捕獵目標之後,它能以300公里/時的速度發動攻擊,精準的鎖定獵物的具體位置後高速俯衝,再用鋒利的爪子緊緊地抓住獵物,可以說這一套動作行雲流水,一招斃命。
除此之外,老鷹還有另一個捕獵的「法寶」,那就是它的眼睛。都說老鷹有「千里眼」,這可不是唬人的。有關調查研究顯示,老鷹的視力範圍是36公里,相當於人眼的6倍左右。那是因為鷹的眼睛構造跟人類的不同,我們每個人眼睛的視網膜上只有一個中央凹,只能用來看前面。
而鷹的眼睛上有兩個中央凹,一個可以看前面,另一個則用來看側面。這也意味著,鷹的視野範圍也比人類廣闊許多。不僅如此,它們看到的東西還比我們的更加細緻,眼中的視力細胞是人類的六到七倍,相當於「放大鏡」的功能,所以,這也是它們能在幾十里的高空中依然還能發現獵物的原因。
尤其是爬行緩慢的蛇,更是它們的捕獵的首要目標。老鷹對於蛇好像格外鍾愛,民間更是流傳出許多老鷹與蛇的故事。但是,你有沒有想過,人被毒蛇咬傷一口都可能一命嗚呼,為啥偏偏這個吃了上百條蛇的「傢伙」不僅沒事還越活越滋潤,難道老鷹專門挑無毒的蛇食用?還是它們對蛇毒免疫?
老鷹體內是否有免疫蛇毒的系統?
要想知道老鷹是否有免疫蛇毒的本事,還得從毒蛇毒液如何產生作用的原理講起。據相關資料顯示,世界上有三千多種蛇,其中85%的蛇無毒,另外的15%屬於毒蛇。而每年因為毒蛇中毒身亡的例子卻數不勝數,這也說明了蛇毒有多麼可怕。
那麼,蛇毒究竟是啥呢?
其實,毒蛇的毒液就是蛇的唾液,通常呈現金黃色或者透明色,它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質。但是不同毒蛇之間的毒液又不相同,主要分為神經毒素、血液性毒素和混合毒素等。
不同的毒素會產生不同的作用,例如血液性毒素進入人體內就會破壞血液循環系統,從而使患者出現發燒、淤血或者血流不止的狀況,嚴重的會導致死亡。按理說,這麼厲害的毒素進入體內一般的動物都忍受不了,可為啥老鷹就可以呢?
其實,最主要的原因並非老鷹「挑食」,也不是它能免疫蛇毒,而是毒液沒有進入它的血液,所以沒有起到作用。沒錯,幾乎所有毒蛇的毒液,只有通過獠牙將毒液注入血液中才能發揮作用。
而老鷹捕蛇是先將毒蛇啄死再吞進肚子里,而那時候毒蛇已經「毫無還手」之力了,只能被老鷹的胃酸分解,最後成為老鷹飽餐一頓的見證。看到這裡,或許有人會說,那老鷹在捕殺毒蛇的時候就不怕被咬上一口嗎?毒蛇進攻的速度也很快,難道它會傻等著成為老鷹的「盤中餐」?
老鷹VS毒蛇,誰的勝算大?
我們的老鷹當然也「思考」過這個問題,所以它們的捕獵方式也是有「章法可循」的。
首先,它們最喜歡搞背後「突襲」,從來不跟毒蛇正面交手,而蛇的視力範圍可沒有老鷹那麼廣闊,所以一旦被老鷹「突襲」,大概率也是「凶多吉少」了。
其次,老鷹捕獵的時候會用鋒利的爪子抓住「蛇的七寸」,這也可以說是毒蛇的「命門」了。制服了毒蛇的「頭」跟「尾」,接下來「要殺要剮」真的只能隨老鷹的心情了。
最後就是老鷹獨有的身體構造可以預防毒蛇的「攻擊」,可以說老鷹就是自然界為毒蛇「量身定做」的「剋星」。
若毒蛇有幸可以跟老鷹「過幾招」,那也只是拖延死亡的時間罷了。因為老鷹渾身上下都被厚重的羽毛覆蓋得嚴嚴實實的,即使是裸露出來的爪子,上面也覆蓋著粗糙厚重的「鎧甲」——那是它的角質鱗片。
上面根本就沒有神經跟血液,正是因為這種特殊的結構,使得毒蛇根本無從下口。所以就算毒蛇再跟老鷹糾纏幾個回合,也不過是浪費體力,最終還是成為老鷹的一頓「美味佳肴」。
但這不是說老鷹就沒有「失手」的時候,倘若老鷹受傷或者體內哪一部分「潰瘍」了,那麼毒蛇還是有機會「毒死」老鷹的。
只要毒液能進入血液中,那麼就算是老鷹也抵抗不了了。但是我們老鷹可不是善茬,一旦它發現自己也將「無力回天」了,惱羞成怒之下,毒蛇也不會有什麼好果子吃。
作為天上的霸主,它的報復性也是極強的,即使被「毒死」,也要拉上對方。在完全失去體力之前,老鷹會用鋒利的喙將毒蛇啄死。
所以,一般情況下,我們根本就看不到毒蛇還能苟延殘活下來例子。即使是毒性最強的毒蛇,在老鷹面前也不過「小菜一碟」。總之,在這場生死博弈中,老鷹有壓倒性的優勢。
可以說,老鷹跟蛇是一對「老冤家」,蛇對老鷹的恐懼就猶如老鼠見到貓一般,是刻在DNA里的。畢竟,在食物鏈中,老鷹還是處於蛇的上位,而這也意味著無論蛇的毒性有多麼強,都逃不過老鷹的「魔爪」。而這也恰恰體現出自然界的殘酷性,不過,物競天擇,適者生存,這不也是我們的生存法則嗎?
參考資料:
毒蛇是如何分泌毒液的?又是如何讓人中毒? 中科院物理所 2019.9
感知外界,它們有超強視力 中國數字科技館
談蛇毒素 知網 生物學通報 孫天安
作者:吃飯啦小鄭 校稿:川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