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nno:比性教育更重要的「死亡教育」,大多數家長都忽略了......

2022年07月05日13:14:21 寵物 1066

「你得活呀!」

「媽媽,怎麼救它......」


近日,徐州男孩因寵物小雞去世大哭3小時的視頻,在網路上迅速走紅。


wenno:比性教育更重要的「死亡教育」,大多數家長都忽略了...... - 天天要聞


視頻中,孩子養了一段時間的寵物小雞突然死亡,打了他一個措手不及。


無法接受事實的小男孩,哭得傷心欲絕,一直念叨著救活小雞,斷斷續續哭了將近3個小時。


最後,無可奈何的家人只好將小雞埋了,還立了碑。


wenno:比性教育更重要的「死亡教育」,大多數家長都忽略了...... - 天天要聞


視頻一出,立刻引發了網友的熱議,很多人被男孩的單純善良所感染。


同時,想起自家娃,面臨寵物死亡時不依不撓、傷心欲絕的模樣,又好氣又好笑。


給寵物「立碑」「手寫道歉信」「磕頭」「水葬」......


wenno:比性教育更重要的「死亡教育」,大多數家長都忽略了...... - 天天要聞


當然啦,面對孩子失去愛寵的傷心難過,不同家長的做法也值得我們深思。


有家長「偷梁換柱」,擔心孩子承受不住寵物狗的意外死亡,想出買個同樣的狗作為代替的辦法。


可相處幾年的狗狗,孩子又如何能察覺不出來,當他知道真相後,又該何等傷心?


還有家長為了安撫孩子,想出全家人為寵物「披麻戴孝」的方法,離譜又好笑。


wenno:比性教育更重要的「死亡教育」,大多數家長都忽略了...... - 天天要聞


家長想照顧、安撫孩子的心理,晨媽可以理解,但方法卻有待考量。


因為相比於安撫,我們最應該做的是給孩子上一堂死亡教育課,教他認識死亡、面對死亡。


不然一味地安撫,孩子的內心只會變得脆弱不堪,也永遠無法直視生死一事!


wenno:比性教育更重要的「死亡教育」,大多數家長都忽略了...... - 天天要聞

為什麼會有死亡?


「這還是我第一次面對死亡,為什麼會有死亡?」


11歲男孩參加寵物兔葬禮時,泣不成聲,邊哭邊問大人為什麼會有死亡。


wenno:比性教育更重要的「死亡教育」,大多數家長都忽略了...... - 天天要聞


這或許是每一個孩子面對寵物死亡時,腦袋裡冒出的疑惑與不解。


對此,有些家長可能會三緘其口,因為死亡本身極具沉重悲痛色彩,擔心會嚇到孩子。


可避談,並不意味著死亡不會發生!


尤其是對於懵懂無知的孩子來說,對死亡好奇又懼怕,倘若家長一味談死色變,只會將死亡的恐懼傳遞給孩子。


綜藝《不要小看我》中,小女孩霖霖的媽媽去世了,她因想念母親,在節目里哭泣。


但爸爸卻不懂得用言語開解女兒,於是用了最笨拙的方式——隱瞞。


可善意的謊言並不能緩解霖霖對媽媽的思念,反而加深了她對死亡的恐懼。


wenno:比性教育更重要的「死亡教育」,大多數家長都忽略了...... - 天天要聞


晨媽的一個朋友,也做過與霖霖爸同樣的隱瞞工作。


在兒子4歲多時,突如其來的一場意外,帶走了外婆的生命。


因孩子從小被外婆帶大,朋友擔心孩子承受不住這一打擊,於是騙孩子說:


「外婆去旅行了,要好久才能回來,你要乖乖地等她哦。「


並且播放外婆之前的語音,來增加「謊言」可信度。


wenno:比性教育更重要的「死亡教育」,大多數家長都忽略了...... - 天天要聞


可日復一日地等待,孩子的耐心也被慢慢消磨殆盡,但他每天追問,都只能等來媽媽的一句「再等等」。


然後,孩子便不再問媽媽了,慢慢變得鬱鬱寡歡,抗拒社交。


這時候,朋友才發覺事情的嚴重性,也懊悔自己當初的隱瞞。


其實,相比於隱瞞或者模稜兩可的糊弄孩子,晨媽更傾向於給孩子上一堂死亡教育之課。


用孩子能理解的方式,去告訴他們:


任何生物,有生就有死,這是誰也逃脫不了的自然規律。


同時教會他們如何認識死亡、面對死亡,學著與所愛的人與物做最後一場告別!


wenno:比性教育更重要的「死亡教育」,大多數家長都忽略了...... - 天天要聞

「媽媽,你會死嗎?」

你的回答,很重要


「媽媽,你會死嗎?」

「外婆,你也會死么......」


蛋蛋第一次看到家裡寵物狗死亡後,頂著哭花的臉抽噎著問我:


「爸爸媽媽也會死么?」


不僅是蛋蛋,很多孩子第一次接觸死亡時,心裡難過的同時也會感到害怕,擔心親人也會死去。


這個時候,家長對死亡不同的回答,也會影響孩子的一生!


就像近期觀看的電影《人生大事》中,男主莫三妹向女孩小文解釋外婆去世。


前後兩種回答,效果天差地別。


wenno:比性教育更重要的「死亡教育」,大多數家長都忽略了...... - 天天要聞


剛開始,莫三妹與小文素昧平生,只是作為小文外婆的殉葬師出現。


可生下來就沒見過父母,整個世界只剩外婆的小文,根本無法理解外婆的死亡。


她不明白,為什麼一覺醒來,外婆再也叫不起來了。


懵懂的小文只能躲在柜子里,聽著外面辦喪事的嗩吶聲,看進進出出的人張羅外婆的遺體......


wenno:比性教育更重要的「死亡教育」,大多數家長都忽略了...... - 天天要聞


直到他們抬走外婆的遺體,悲傷的小文再也忍不住沖了出去。


可她小小的身軀哪能阻擋大人的力量,無異於蚍蜉撼大樹!


最終,外婆的遺體還是被送往了火化場,成為煙囪里排出的一縷縷黑煙。


wenno:比性教育更重要的「死亡教育」,大多數家長都忽略了...... - 天天要聞


崩潰的小文一直追著車輛,一路問到了莫三妹的住所,不停地問他:


「外婆去哪兒了,你把外婆還給我......」


起初莫三妹只會冷漠地告訴小文:


「你外婆死了,不會回來了,遺體被燒了,死了你知道嗎...」


如此簡單粗暴,對失去唯一親人的小文來說,無異於雪上加霜,讓她崩潰得啕嚎大哭。


但與小文有了感情後,莫三妹開始學著用一段美妙的故事,來為外婆的死亡畫上一段省略號


他告訴小文:


「外婆並沒有離開,而是到天上去,變成一顆星星,一直注視陪伴著小文......」


wenno:比性教育更重要的「死亡教育」,大多數家長都忽略了...... - 天天要聞


這一舉動,順利地讓小文接受了外婆的離開,將天上的星星當做自己思念外婆的一個精神寄託。


所以,當你的孩子也問你:「媽媽/爸爸,你會死嗎?」


請你也溫柔地告訴他:


「人都有老去離開的那一天,但媽媽還有很長很長的時間會陪你,即使我們離開了,也會永遠愛你、看著你~」


wenno:比性教育更重要的「死亡教育」,大多數家長都忽略了...... - 天天要聞

懂死才懂生,

亦能更好地珍愛生命


在大眾眼裡,死是一個不吉利的字眼,一切與死掛鉤的事物,都讓人諱莫如深。


有些家長,甚至會過於美化死亡,將死亡比作成一場旅行、一場探險...


但你們知道么?


過於美化死亡,也會淡化孩子對死亡和生命的敬畏之心。


只有真正懂得死亡意味著什麼,才能知道生命的可貴!


正如冉克雷維所言:提早認識死亡,才會深刻人生。


放眼生活中,孩子跳樓、輕生、傷人的新聞時有發生,每次出現,都讓家長的心弦一陣陣發緊。


wenno:比性教育更重要的「死亡教育」,大多數家長都忽略了...... - 天天要聞


冷靜下來,我們也要深思:


為什麼孩子如此不愛惜生命,能如此坦然地傷害自己或他人。


或許,真正的癥結就在於孩子缺乏的死亡教育,才讓他們如此漠視生命。


近期發生的「8歲兒童將3歲孩子推下樓」的新聞事件,讓人再一次震驚來自孩子的「惡」。


wenno:比性教育更重要的「死亡教育」,大多數家長都忽略了...... - 天天要聞


難以想像,小小年紀的他,內心竟能如此惡毒,狠心對一個3歲孩子又打又踢。


wenno:比性教育更重要的「死亡教育」,大多數家長都忽略了...... - 天天要聞


重點是他們並不存在深仇大恨,和不可調和的矛盾,這甚至是他們第一次見面。


但誰也無法想到,掩藏在他禮貌和善笑容下,是一個淬了毒的邪惡內里。


善變的嘴臉,狠戾的行為.....完全看不出他對生命的尊重,這難道不是作為父母的失責。


另外,對生命缺乏敬畏之心,不僅會漠視他人生命,也會讓孩子對自己的生命缺乏珍愛之心。


一點小挫折、坎坷,或是來自他人的責難,都能讓孩子精神崩潰,繼而做出傷害自己的事。


14歲男孩,被父母責罵幾句後,拿起菜刀連砍自己6刀,刀刀見骨,憤怒地說出:


「不讓我玩手機,我就去死!」


wenno:比性教育更重要的「死亡教育」,大多數家長都忽略了...... - 天天要聞


19歲少年因家庭破碎,加入死亡遊戲,自殘傷害自己......


wenno:比性教育更重要的「死亡教育」,大多數家長都忽略了...... - 天天要聞


一樁樁血淚慘案,難道不足以提醒我們,重視孩子的死亡和生命教育。


畢竟孩子的問題,說到底都是大人的問題。


生活中,我們要盡量多陪伴孩子,給孩子創造一個輕鬆歡快的生活環境,給孩子減負,給自己減負。


最為重要的是,你要在孩子心中根植一種觀念:


人生大事,無非生死,生死之外,皆為小事!


無論內心有多天崩地裂,你也要控制住自己,不去做傷害自己的蠢事!


因為任何人和事物,都不值得你用生命作為代價,更不要為了一些莫須有的東西,去傷害自己和他人。


wenno:比性教育更重要的「死亡教育」,大多數家長都忽略了...... - 天天要聞


尋夢環遊記》里說:死亡不是終點,遺忘才是!


wenno:比性教育更重要的「死亡教育」,大多數家長都忽略了...... - 天天要聞


第一次面臨愛寵死亡、家人離去時,孩子難以承受也是人之常情,重要的是,我們要教會他認識和面對死亡。


讓他明白,那些離開的人和物並沒有真的離開,而是以另一種方式存在,化作水中月、天上星,一直陪伴著我們!

寵物分類資訊推薦

關愛流浪貓:是善舉還是生態難題 - 天天要聞

關愛流浪貓:是善舉還是生態難題

在城市的邊邊角角,當我們與那些孤苦伶仃的小生命不期而遇,內心深處總會不由自主地萌生出溫柔的惻隱之情。流浪貓,宛如城市中的隱匿幽靈,用它們獨特的方式訴說著艱辛的生存篇章。然而,面對它們,我們究竟應不應該伸出援助之手,給予其食物與關懷呢?
你為什麼養狗?一場心靈的對話 - 天天要聞

你為什麼養狗?一場心靈的對話

#你為什麼會養狗#「養狗?那不是自找麻煩嗎?」這可能是很多人的第一反應。的確,養育狗狗意味著投入關懷、時間和精力,乃至金錢。然而,若你詢問我為何選擇與這些四條腿的朋友共度時光,我的回答將是簡單而堅定的:「因為它們所帶來的一切,絕對值得。
當狗狗有這些行為,說明它很孤獨,你就多陪陪它吧 - 天天要聞

當狗狗有這些行為,說明它很孤獨,你就多陪陪它吧

狗狗是富有情感且非常依賴主人陪伴的動物。當狗狗有這些行為,說明它很孤獨,你就多陪陪它吧!過度吠叫如果狗狗在家裡長時間、無緣無故地大聲吠叫,這很可能是它感到孤獨的表現。吠叫是狗狗試圖引起注意或者與外界交流的一種方式。
四川長寧發現國家一級保護動物小靈貓 - 天天要聞

四川長寧發現國家一級保護動物小靈貓

「警察同志,你們快來!我們這裡有兩隻動物幼崽,不曉得是啥子。」近日,四川省宜賓市長寧縣老翁鎮派出所值班民警接到熱心村民的電話求助。相關人員趕到現場,發現兩隻嗷嗷待哺的野生動物幼崽。經專家初步鑒定,這兩隻幼崽為國家一級保護動物小靈貓。「當時下著小雨,我也不認識是啥動物,就用紙板遮蓋了一下。」6月18日,...
被勒龐力推為法國總理人選的巴爾代拉:「獅子崽」終成「雄獅」? - 天天要聞

被勒龐力推為法國總理人選的巴爾代拉:「獅子崽」終成「雄獅」?

2022年11月5日,法國巴黎,巴爾代拉當選國民聯盟主席後,向觀眾表示感謝。 法國政壇似乎不缺「政治神童」,前有39歲當上總統的馬克龍、34歲出任總理的阿爾塔,現在又有28歲帶領極右翼政黨國民聯盟在歐洲議會選舉中大勝的巴爾代拉。17日,法國國民議會選舉競選活動拉開帷幕。最新民意調查顯示,國民聯盟將在選舉中領先。16...
「素媛案」強姦犯又出獄了 - 天天要聞

「素媛案」強姦犯又出獄了

據韓聯社報道,韓國電影《素媛》原型罪犯趙斗淳此前因違反「夜間外出限制令」被韓國地方法院判處有期徒刑3個月。京畿道安山檀園警察署6月19日消息稱,趙斗淳當天刑滿釋放。趙斗淳資料圖(圖源:環球時報)趙斗淳于當地時間19日上午8時左右從水原拘留所出獄,上午9時左右乘車返回京畿道安山市檀園區的住所。趙斗淳2008年12月...
原來狗狗「輕輕咬你」,不只是玩耍,還有這些含義 - 天天要聞

原來狗狗「輕輕咬你」,不只是玩耍,還有這些含義

養狗的鏟屎官們,是不是都遇到過這樣一個場景:自家的小狗狗突然湊上來,輕輕地咬了你一口,但又不會真的咬疼你。這時候,你可能會有點困惑,這小傢伙到底是想表達什麼呢?別擔心,接下來就告訴你,狗狗輕輕咬你的6個含義!「嗨,我在跟你打招呼呢!
細膩婉約的蘇州園林里,卻埋著一隻兇猛的老虎,其主人大名鼎鼎 - 天天要聞

細膩婉約的蘇州園林里,卻埋著一隻兇猛的老虎,其主人大名鼎鼎

來「百園之城」蘇州,遊覽園林自然是重中之重。蘇州園林從古至今是詩意江南的代表,寄託著著主人對山水家園的品味和情懷,也訴說著出世與入世間的平衡。縱使高牆外車水馬龍、世俗紛爭,高牆之內卻是魚戲蓮葉的悠閑,滿地蕉蔭的恬靜。細膩婉約、風雅動人是園林的基調。網師園,是蘇州園林中型古典山水宅園代表作品。整個園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