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位26歲女子因嗓子疼、從就診到去世僅十分鐘而上了微博熱搜。 這條新聞讓很多人惋惜又詫異:「嗓子疼」有這麼兇險?原來,這位姑娘是得了「急性會厭炎」,導致嗓子疼、呼吸困難,又因就診不及時錯過最佳治療時間,最終釀成悲劇。
今日,珠江醫院耳鼻咽喉頭頸外科中心咽喉頭頸外科李永賀主任、曾潔醫生向公眾科普急性會厭炎的病因、癥狀、防治知識。
氣道上方的「小葉子」 局部水腫變形後成「兇器」
什麼是急性會厭炎?為什麼它會導致呼吸困難?會厭是我們咽喉部結構的一部分,正常的會厭形態像一片「小葉子」,附著在舌根後部,張開嘴巴或壓舌頭較難以觀察,需要藉助喉鏡才能完全查看。
當我們進食時,它會蓋住咽喉部,不讓食物掉到氣管,防止誤吸引起嗆咳;當正常呼吸時,它又能打開,保證氣流的正常交換。
李永賀主任介紹,會厭就在氣道上方,當會厭因感染、損傷、過敏等各種因素導致炎症反應時,會出現局部水腫變形,從一片「小葉子」變成腫脹的「氣球」,直接堵住呼吸通道,繼而引起窒息。
特別要注意的是,從「小葉子」到「氣球」的轉變,只需要短短几個小時。
正常會厭
腫脹成球的會厭
起病快 患者可能半夜喉嚨劇痛驚醒
急性會厭炎有哪些癥狀?曾潔醫生表示,急性會厭炎起病急驟,病史很少有超過6-12小時者,多數患者入睡時正常,半夜突感喉嚨劇痛或呼吸梗阻而驚醒,病情進展非常迅速。通常包括全身癥狀和局部癥狀。
全身癥狀方面,病情嚴重者有寒戰、高熱、全身不適、食慾減退、全身酸痛,發生於小兒可迅速出現全身多器官衰竭。
局部癥狀可能包括:
咽喉疼痛:患者出現咽痛,呈進行性加重,吞咽時疼痛加劇。
呼吸困難:出現呼吸道梗阻感,吸氣相對明顯,伴有哮鳴音及鼾聲。
吞咽困難:因疼痛出現吞咽困難,嚴重者出現飲水嗆咳,張口流涎。
言語含糊:因會厭黏膜腫脹導致說話含糊不清,通常不累及聲帶,一般無聲嘶。
從癥狀表現不難發現,急性會厭炎與普通感冒較容易混淆。通常感冒(也就是急性上呼吸道感染)表現為整個上呼吸道黏膜炎症,同時伴有鼻塞、鼻涕、咳嗽及全身乏力等癥狀,病情進展不如急性會厭炎來勢洶洶,但不管如何,一旦出現咽痛,還是建議及時就醫。
感染、外傷、過敏都可能引起急性會厭炎
哪些情況會引發急性會厭炎?據介紹,感染是最常見的病因,常見的細菌有流感嗜血桿菌、葡萄球菌等。
外傷也是病因之一,如異物導致外傷,或是吸入刺激性有害氣體,誤食刺激性飲料或食物等,都可以引起會厭黏膜的炎性改變。
過敏等變態反應也是病因之一,多是進食或吸入了致敏的食物或氣體,引起會厭及周圍黏膜的高度水腫。急性變態反應性會厭炎十分兇險,一般在用藥或者進食數小時內即可發病,搶救不及時死亡率很高。
此外,鄰近氣管的急性炎症,如扁桃體炎、咽炎等也容易引起急性會厭炎。
吞咽疼痛加劇要及時就醫
遇上急性會厭炎該怎麼辦?李永賀主任提醒,每年都有不少因急性會厭炎治療不及時而喪失生命的案例。因此,咽喉疼痛要重視,並不是所有的咽喉疼痛都是上火,一旦出現吞咽疼痛加劇或是呼吸困難,保持冷靜,及時就醫很重要。耳鼻咽喉科醫生通過簡單的間接喉鏡檢查,就可以知道是否急性會厭炎了。
急性會厭炎的治療原則以保持呼吸道通暢及抗感染為主,常需要住院治療。如果未出現嚴重的呼吸困難(感覺喘氣,但能正常活動、飲食,精神尚可),通過靜脈輸液治療,可緩解病情。
如果輸液治療癥狀無緩解,或者已經出現嚴重的呼吸困難(憋氣,平靜時仍呼吸困難,精神恍惚),那麼緊急時需要通過環甲膜穿刺術或氣管切開來保持呼吸道通暢。
日常生活中,預防急性會厭炎要注意以下幾個方面:避免過度進食辛辣刺激食物、飲料;避免接觸過敏原,如已知的容易導致過敏的食物;避免過度勞累,勞逸結合;出現咽痛或者咽喉部明顯異物感時應及時就醫。
采寫:南都記者 李文 通訊員 曾潔 韓羽柔 伍曉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