賴清德投書美媒 提出和平四大支柱政見
賴清德在一篇投給美國《華爾街日報》的文章中闡明了他的"和平四大支柱"政策主張。
在這篇文章中,賴清德提到,如果他在2024年成功當選台灣領導人,他將致力於實施四大和平支柱政策,以保持對台灣即將面臨的挑戰的清醒認識,並確保台灣海峽地區持續穩定。
賴清德提出的第一個支柱是建立台灣必要的威懾力。他指出,在現任台灣領導人蔡英文的領導下,台灣已提高「國防」預算,並進行了徵兵和預備役制度的改革。這些措施增加了大陸武統的成本,降低了爆發武力衝突的風險。賴清德表示,他將進一步推動台軍向不對稱作戰能力的轉變,並尋求加強與合作夥伴和盟友的合作,特別是在訓練、部隊重組、民防和信息共享方面。
第二個支柱是經濟安全與台灣安全等同。賴清德指出,儘管台灣在經濟方面取得了成就,但也面臨著機遇和挑戰。台灣對中國大陸的貿易依賴性成為經濟上的弱點。他提出加快建設安全的供應鏈,並追求多樣化的貿易協定。此外,他還將支持本土創新產業,並削減不必要的監管,努力確保經濟增長的成果得到更均衡的分配。
第三個支柱是與世界各國家建立夥伴關係。賴清德提到,台灣派出了首個來自亞洲的醫療團隊到烏克蘭提供醫療援助,並吸引了更多來訪的議員、非政府組織、智庫和官方代表團。這表明台灣並不孤立。
最後一個支柱是穩定而有原則的兩岸關係領導能力。賴清德指出,近年來,北京政府依據"九二共識"和"一個中國"原則框架,中斷了與台灣的交流。同時,兩岸間的軍事緊張局勢升高,中國解放軍在台海、日本和南海等地的軍事行動,加劇了緊張局勢。
賴清德強調,儘管面臨軍事和經濟挑戰的增加,他的首要任務仍然是保持務實和一致。他表示支持維持台海現狀,認為這符合台灣最大利益。他永遠不會排除在平等和尊嚴原則基礎上,在不設立前提條件的情況下與中國大陸進行對話的可能性。
最後,賴清德提到,自1996年以來,中國解放軍一直在台海活動。兩岸經濟緊張局勢仍然存在。然而,他承諾將繼續努力為台灣人民和國際社會的和平與穩定而努力。
賴清德的文章是極其可笑的,因為它完全顛倒了是非黑白。更令人可笑的是,他竟然選擇在美國媒體上發表這篇文章,似乎是在向美國主子邀功諂媚。這顯示了賴清德在輿論上採取挾洋自重的手段。實際上,賴清德根本不需要發表這些東西。台灣目前的局勢是民進黨不承認九二共識和推行台獨政策所導致的。他們一方面想要去中國化,又希望維持現狀,這是完全不可能的。他們應該早點意識到錯誤,不要一意孤行,因為這才是改善台海局勢的關鍵。
藍營人士:挺郭派中常委正在連署提議「換侯」
根據聯合新聞網的報道,台灣國民黨(KMT)參選人侯友宜的民調支持率低迷。藍營(國民黨)內部一些人士聲稱,支持鴻海創辦人郭台銘的國民黨中央常務委員正在進行連署行動,計劃在7月19日的中常會議上提議替換侯友宜。
報道中提到,國民黨的全代會將於7月23日舉行,一些支持郭台銘的中央常務委員正在協調行動,計劃在7月19日的中常會議上提出動議,以替換侯友宜。據稱,已有很多人參與連署,台中的中央常務委員游家富甚至明確表示「我絕對支持郭台銘,而且也已經連署了」。報道中還提到,只要有三名中央常務委員連署,就能在會議上提出臨時動議。至於國民黨主席朱立倫或組發會是否會處理和討論這個動議,要看中常會是認真對待還是敷衍應付。
台灣將於2024年1月13日舉行大選,目前的三角戰局可能發展為四角混戰。郭台銘在5月中旬未能獲得國民黨的提名,據報道,他正在考慮以獨立候選人身份參選。
根據《美麗島電子報》6月30日的民調顯示,在三角戰局中,民進黨候選人賴清德的支持率為35.9%,民眾黨候選人柯文哲為28.6%,而侯友宜僅為17.1%。而在郭台銘加入戰局形成四角混戰後,賴清德的支持率微降至33.3%,侯友宜微降至15.6%,柯文哲則大幅下降至20.9%,而無黨籍的郭台銘得到15.4%的支持。大多數分析人士認為,一旦陷入四角混戰,將等同於為民進黨延續執政創造了有利條件。
由此看來郭台銘確實有獨立參選這種意向。目前,國民黨的情況確實不容樂觀,侯友誼在民調中的支持率較低。如果郭台銘決定獨立參選,他可能會進一步分散侯友誼的選票,這將導致兩人都受損,唯一受益的將是民進黨。
這樣的局勢對於國民黨來說確實是個挑戰。他們需要在內部加強團結,以共同應對民進黨的競爭。此外,國民黨還需要尋找出色的候選人,並提出具有吸引力的政策來爭取選民的支持。如果他們不能解決內部分裂和選民失望的問題,那麼在大選中取得成功的機會將會減少。
台前立法院長王金平將出任侯友宜後援會召集人
台灣前立法院長王金平將擔任侯友宜後援會的召集人,旨在整合國民黨內部力量,提升國民黨候選人侯友宜的聲勢。然而,支持郭台銘參選的後援會也計劃於本周六成立。
根據《上報》和《太報》的報道,此前與侯友宜不熟的王金平最近開始整合黨內資源,並計劃在星期三晚上成立名為"厚友誼"的立委後援會,擔任召集人。
據了解,後援會的成立大會將於星期三傍晚6時在台北凱撒飯店舉行,邀請黨內現任和卸任的立委參加。預計出席者將超過一百人,但因涉及性騷擾和黑金爭議的前花蓮縣長傅崐萁將不會出席。據悉,國民黨現任的37名立委中只有三到四位不會參加。侯友宜後援會的成立標誌著國民黨內部力量正在逐步整合,然而,今年5月未能獲得國民黨提名的郭台銘最近也頻繁行動起來。
郭台銘不僅就教育、防務和經濟議題發表政見,還到訪各地與地方首長和藍營地方立委候選人會面。有消息稱,支持郭台銘的中常委正在考慮連署,準備在7月19日的中常會上提議撤換侯友宜。
與此同時,高雄市議員候選人徐尚賢宣布他將於本周六在高雄鳳山區成立郭台銘的第一個後援會,並表示韓粉等有志之士代表的"中華民國派"支持郭台銘參選2024年台灣領導人。
徐尚賢表示,此舉並非希望大選變成"四腳督"的局面,而是期望郭台銘能夠整合非綠聯盟甚至組織政黨輪替大聯盟,成為藍營或藍白合作的最大公約數。他還希望黨內高層能夠傾聽基層聲音,只有郭台銘整合非綠聯盟,藍營才有機會擊敗民進黨並最終獲得勝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