換湯不換藥!接任蘇貞昌,陳建仁黑料不少

來源:直新聞

蘇貞昌因為去年民進黨選舉的大敗而率領自己的行政團隊「總辭」,但到新的行政團隊人事安排陸續公布的時候,才發現原來走的只有蘇貞昌和少數幾個人而已。原來的團隊基本保持原樣,包括幾個被認為做事荒腔走板社會「仇恨值」很高的官員,比如陳吉仲之流,位置還都穩如泰山。

這樣看來,民進黨當局所檢討敗選的責任,無非指定蘇貞昌一個人擔當而已,這多少讓蘇貞昌有點情何以堪。下台前,蘇貞昌幾度發言,打了很多莫名其妙的比方,但都無法掩飾自己內心的不甘與憤懣。比如他亂用比喻以明代忠臣「袁崇煥」類比自己表達委屈,下台前面對同僚講話時候,又是「茶壺」又是「茶葉」各種比方,看似表達期許,但真正想說的是自己只剩下一肚子的「茶渣」。民進黨籍台北市議員王世堅公開批評蘇貞昌心態不健康。

但蘇貞昌下台以後,旋即就進了醫院,看來是真氣出病來了。他女兒蘇巧慧趕緊曬出蔡英文去醫院探望送的花籃,大概不想就此撕破臉,畢竟蘇貞昌現在任何選舉都不具勝算,他的政治能量隨著下台便已煙消雲散,而蘇家豈能就此從島內的政壇出局呢。

圖源:台媒

另一個倒霉蛋當然非林智堅莫屬,林智堅是民進黨檢討敗選報告中唯一出現的人名,說明民進黨也認定林智堅的論文抄襲是這場選舉口碑崩塌的開始。雖然負責檢討報告的鄭文燦,也是因為抄襲被取消學位,但鄭文燦還是做了行政負責人副職。林智堅就此被拋棄,且對於林智堅的羞辱也沒有結束,本來林智堅因為不服氣大學的判定而去教育部門申訴,最近有島內教育部門官員出來直接打臉,說審查過程中發現林對自己的論文一問三不知,算是徹底撕破林智堅最後一層遮羞布了。

林智堅 圖源:台媒

另外,民進黨當局這次人事布局當中還傳出,目前對外事務負責人吳釗燮要和台灣「駐美代表」蕭美琴對調,但很快證實此事不存在。但傳聞不可能是無風起浪,島內名嘴郭正亮分析,應該是美方不歡迎吳釗燮,因為吳言行激進且經常惹是生非,美方向來不喜歡不被自己控制的所謂「麻煩製造者」。外界預料,「駐美代表」人事的發布應該提前取得美方同意,但這次人事調整的傳聞事先被傳出,也讓美方不快。蕭美琴是蔡英文好友,同時蕭也被認為2024台灣地區領導人選舉中民進黨副手人選的大熱門。對於蕭而言,實在也沒有必要在提名前再去踩島內政務這一攤子渾水。不過吳釗燮任內「斷交」7個所謂「邦交國」,還能繼續留任,難怪讓蘇貞昌覺得不甘心。

吳釗燮與蕭美琴 圖源:台媒

陳建仁終於率領著所謂新團隊走馬上任,雖然這個執政團隊「新瓶裝舊酒」「換湯不換藥」,但剛上台,多少還是表現要和蘇貞昌不一樣,比如他邀請島內縣市首長一同列席政務會議。

這本來是島內政治的傳統,但蘇貞昌當時剛上台的時候,經常利用開會的機會找素材去攻擊他黨縣市首長,比如韓國瑜高雄市長那時候參加會議,會後就被流出韓在會上露出疲憊狀態的照片。柯文哲有一次去討論「萊豬」問題,就在會議期間,民進黨就製作了攻擊柯文哲支持以所謂「美牛「為原材料的牛肉麵店的圖片投放社交媒體,當然這件事弄巧成拙,反而對民進黨造成了一波輿論災難。

陳建仁這次與藍綠與會地方首長會談,態度謙和,於是國民黨籍的幾個市長也讚揚了陳建仁——不管怎麼說,陳建仁掌管著預算分配,所以這些地方縣市首長自然要維持一團和氣的原則。

但藍營的那些民意代表就沒有這麼客氣了。陳建仁上台之前,國民黨籍民代鄭麗文認為陳建仁不比蘇貞昌「仇恨值」這麼高,所以不好攻擊,因為攻擊不當會取得適得其反的效果。但可能當時鄭麗文也沒有想到陳建仁其實也不堪嚴格的檢驗,一檢驗,總是面露「呵呵「笑意的陳建仁也是破綻百出。

首先,陳建仁被發現,他當年也有過論文抄襲的黑歷史,且因為事件爆發,陳建仁第一時間提出請辭。當然,從抄襲程度而言,陳建仁這個事情不算特別嚴重,只是現在他和鄭文燦正副手,且都有抄襲黑歷史,倒也相得益彰。

鄭文燦(左)與陳建仁(右)圖源:台媒

其次,陳建仁算是島內知名的宗教信仰者,且一貫保持嚴格律己的形象。按說不撒謊不妄言是其應該遵守的最基本原則。但檢視陳建仁過往言行,卻實在經不住檢驗。陳經常信口開河,公然撒謊,這方面算是劣跡斑斑。對於島內政客而言,說些言不由衷的話大家似乎都習以為常了,但對於陳建仁這樣自詡為「非常虔誠的教徒」而言,確實形成非常大的反差感,何況這樣的記錄實在也太多了點。

前兩年,陳建仁配合台當局推進自產疫苗的研發,親自參加疫苗公司做的對照試驗。實驗結束,陳建仁第一時間就對記者說,疫苗效果不錯,且注射讓人沒有什麼感覺。作為公共衛生專家的陳建仁其實明明知道他所注射的不一定就是疫苗,卻急不可待地為疫苗效果背書,當時就被人詬病,再加上後來台當局為了推進自產疫苗,公然阻擋其他成熟疫苗的引進,引發後來一系列的風波。而陳建仁在其中扮演的角色不算很光彩。所以陳建仁常被譏為「高端疫苗推銷員」,也並非空穴來風。

陳建仁說自己的父親在台灣「二二八「事件中遭受迫害,但經查證,陳父陳新安是當時國民黨地方派系大佬,在台灣當年」戒嚴「時期,恰恰是其最受重用的時候。陳新安後來做高雄縣長。一樣出生在高雄的媒體人陳鳳馨說自己從小對地方政治人物頗多觀察,當然了解到陳新安當年有多風光,對於陳建仁曾將自己家族塑造為戒嚴時代受害者,她感到相當不齒。實際上自己觀察陳建仁多年,得出的結論是他」毫無誠信又貪婪』,正好跟外表形成強烈對比。

陳建仁從副手位置退下來,表明自己不要副手的退休禮遇。結果,他只是因為回到自己過去的單位接受遠高於副手禮遇的高薪而已。當然這還不算最讓人反感的部分,而是他當時做副手其間,組織「年金改革」,要消減「軍公教」年金,引發「軍公教」反彈。於是陳建仁表示要以身作則,要從台灣地區領導人的退休禮遇改革開始,要大幅度消減自己作為副手的退休年金。最後真到他退下來的時候,才發現他拿的根本就不是這點退休年金。而是作為「中研院」最高職等的高薪。而他所主持的所謂退休領導人的年金改革,實際後來也不了了之了。最近國民黨的王鴻薇補選選上民代,稱要重新推進陳建仁半途而廢的地區領導人的退休禮遇改革。其實這個事情無關緊要,但打臉陳建仁的意味十足。

陳建仁是公衛學者出身,任職「中研院」,但六度以借調形式出任政府官員。清代蔣士銓所作傳奇《臨川夢·隱奸》,有一出出場詩為:「妝點山林大架子,附庸風雅小名家,翩然一隻雲中鶴,飛去飛來宰相衙。」蔣士銓諷刺的是那些在自詡清高、但內心充滿功利心的假名士,拿來形容陳建仁也是蠻合適的。

陳建仁在「中研院」享受最高待遇,所以也難怪他不舍這樣輕易離開,他的待遇有多好呢:除了月薪50萬元(新台幣,下同),約合11.3萬人民幣,還有預算極高的研究經費,梳理歷史資料,僅在2016年度台立法機構回復「中研院」預算評估報告中有相關數據記錄表明,台灣『中研院』特聘研究員除支領本俸、專業加給外,尚領有學術研究獎助費,2016年度預算案人事費科目編列學術研究獎助費近2億元,為196332000元,比起2012年度的研究獎助決算158907000元,增加3742.5萬元。

拿這麼高的經費,卻不安於做學術,總是混跡官場,而且一而再,再而三,直到六度出仕,這是多麼熱衷於做官啊。陳建仁可能自己也不好意思,稱這是最後一次做行政官員。但有人說,假如蔡英文提名他來選2024的台灣地區領導人呢?是不是又要來一次「下不為例「呢。

陳建仁 圖源:台媒

高薪禮遇學者,也是無可非議的事情,問題是陳建仁政學兩棲,做官時間太久了,作為公衛學者,業內人士認為,兩年不涉足相關專業就會跟不上學術的最新進展。那麼陳建仁憑什麼樣的學術成就具備所謂「特聘」的資格呢?尤其這次「借調」爭議更大,根據相關規定,陳建仁應該不能再被「借調」,但「中研院」忙幫陳建仁解套,說陳是「新聘」,所以還可以被「借調」,總之,陳這次出任行政負責人,爭議其實很大。

即便在綠營當中,陳建仁也引發很多批評。畢竟「中研院」是島內最高學術機構,而行政負責人也是島內最高行政長官。陳建仁作為一個事實上的「官僚」去做學術帶頭人,是對於學術的怠慢。而不舍高薪,僅以「借調」的形式去擔任島內最高行政長官,就是對於島內整體行政體制乃至全體台灣居民的不尊重了。當然,陳建仁這次做行政負責人,就是做蔡英文插手島內政務體系的「白手套」而已。

最近,陳建仁攜其團隊開記者會,被人發現陳建仁的答問小抄,都要經過坐在陳一旁的鄭文燦看過後才被陳建仁使用。說明陳建仁不僅是蔡英文的台前,鄭文燦還是陳建仁的幕後。陳建仁只是以「好好先生」的樣子做傀儡而已。

圖源:台媒

所以這樣的行政團隊,一經亮相,其實並不被看好。緊接著美國那位好不容易選出來的共和黨籍議長要不要來竄訪,兩岸之間的緊張氛圍是不是可以緩解還是更加緊張,以及新一年島內經濟形式存在很大概率的下行形勢如何應對,以及對於島內政黨而言,攸關各自政治前途的台灣地區領導人選舉大戰,都考驗陳建仁這個新團隊的執政能力。但就目前的輿論氛圍看來,似乎普遍對其都不看好。

作者丨許億,深圳衛視直新聞特約主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