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拜託了媽媽(ID: baituoleweibao)
網上有一則消息:一位9歲的男孩,因為平時愛吃肉不愛喝水不吃蔬菜,腎裡面長出56顆結石!
無獨有偶,在韓國有一名29歲男子,從9歲開始就沒喝過一口水,只靠飲料和酒類度日。
儘管友人相勸「這樣你很快就死了」也不聽。
在節目上,他終於喝下20年來第一口水。
現在的孩子真的令父母發愁。
飲料、零食充斥周圍,一不小心還會掉進垃圾食品的深坑,然而這些飲食習慣的養成,並非一日兩日,很多不健康的飲食習慣從孩子很小的時候,就埋下了禍根。
想要保護好孩子、讓孩子發育健康,不止是遠離垃圾食品、碳酸飲料,更需要在餵養上避免一些誤區。
比如下面這5個錯誤餵養習慣,一定要避免。
1 1歲以後就給孩子吃大人飯
養成高鹽高糖重口味
雖然1歲以上的寶寶,飲食已經漸漸接近成人,但還並不適合吃大人飯!
過早給寶寶吃大人飯,可能還會對TA造成不少危害!
很多人都覺得寶寶大了,可以逐漸吃和大人同樣味道的飯菜了,但成人飯里難免會放一些鹽、糖等調味品,即便你少放了也會對寶寶有影響。
2歲以內的寶寶都不建議吃重口味的食物,還是盡量少放或不放調味品!
在寶寶的味覺發育時期,味覺比成人敏感很多倍,攝入過重口味的食物,容易影響寶寶正常飲食的偏好,養成只愛吃一種味道,嗜甜或嗜咸、偏食或挑食的不良飲食習慣。
等寶寶長大點,想讓TA再吃清淡一點就難了。
而且寶寶吃鹽過多,還會加重腎臟、心臟的負擔,增加寶寶成年後患水腫、高血壓等疾病的概率。
如果你家做菜屬於比較「口味重」的,那寶寶過早吃大人飯的傷害就更大了!
建議:
做飯的時候,可以給寶寶的菜先盛出一些少油少鹽的,至少在孩子3歲以前,都不建議給孩子吃重油重鹽的飯菜。
2 習慣性不吃早餐
引發膽結石
現在的父母都愛睡懶覺,工作日早晨起來急匆匆就走了,休息日一覺睡到中午,早餐就免了,孩子也跟著父母,不吃早餐。
但這個習慣非常容易引發膽結石。
有個報道:吉林長春的李女士腹痛不止,去醫院做手術從體內竟然取出了400顆膽結石!
醫生懷疑和她長期不吃早餐有關係!
那麼,膽結石和吃不吃早餐有什麼關係呢?
這是因為食物可刺激膽囊排出膽汁,膽囊受到食物刺激後,在15分鐘內會排出一半的膽汁。
人在睡眠時,肝臟仍然會分泌膽汁,而清晨醒了之後,若沒有早餐的刺激,貯存在膽囊里的膽汁,便不能及時排出,因此誘髮結石。
建議:
要給孩子從小養成吃早餐的習慣,盡量保證早餐食物健康營養,早餐對孩子的生長發育尤其重要。
3 用果汁、甜味水代替白開水
引發肥胖、高尿酸症
近年來,高尿酸、肥胖症頻頻找上幼小的娃們。
12歲娃,5年間親果汁,遠白水,突發通風......
這和孩子長期喝果汁、甜味水有關。
在小區里,經常碰到一些老人為了讓孩子多喝水,就在白開水裡加入各種調味劑,看著胖胖的娃娃,充滿擔憂。
為什麼不要給孩子喝果汁和甜味水,我們說過很多次:
1.水果榨成汁,幾乎沒什麼營養啦
實驗數據顯示,水果榨成汁後每100克橙子中的維生素C含量,減少了約32.76%。
除維C外,大多存在於果渣里不易溶於水的纖維、鈣、果膠等營養成分,也無法免於被丟棄的「命運」。
2.水果榨成汁,含糖量翻倍
不同果汁的含糖量大有不同,橙汁的含糖量約7%、蘋果和梨汁約10%、甘蔗汁的含糖量甚至高達18%。
但身體對糖的消化速度有限,用不完的糖只能變成脂肪囤積起來,也就開始了娃晉陞成「小胖娃」的悲慘之旅。
而娃攝入過多的糖,不僅會加重外貌上的肥胖,還會產生齲齒、加速尿酸形成,甚至出現前文提到的痛風病症!
建議:
從小要給孩子養成喝白開水的習慣,不要在裡面加任何的調味劑,不然他習慣了甜味,就不喜歡喝白開水了。
4 長期吃湯泡飯
油多、鹽多、不消化
易導致寶寶營養不良
有些家長誤以為湯泡飯好消化,有利於寶寶的身體發育。但其實,這又是給寶寶吃飯的一大誤區:
1.湯泡飯,不利於寶寶口腔和面部的正常發育
湯泡飯,因為湯水比較順滑好咽,寶寶吃飯的咀嚼運動減少。
而咀嚼運動可以促進牙、頷、面的正常發育,促進局部血液循環及淋巴迴流,增強代謝。
長期減少咀嚼,寶寶口腔和面部的相關肌肉得不到鍛煉,發育就會受到影響。
2.湯泡飯,反而不利於食物的消化
吃飯的時候,在咀嚼的過程中,口腔會分泌出一些唾液,而唾液中主要的成分就是澱粉酶和溶菌酶,其主要作用就是幫助寶寶進行消化和殺菌。
如果咀嚼減少,分泌的唾液也會減少,沒有了澱粉酶和溶菌酶的輔助消化作用,直接把消化工作交給胃腸,不僅食物的消化吸收會收到影響,還會加重胃腸負擔。
3.水佔了胃容量,長久會營養不良
寶寶的胃容量小,湯泡飯會減少孩子的食量。
飯用湯泡過後體積會膨脹,再加上有很多湯,孩子吃的當時很容易飽,每餐的攝入量相應減少,長此以往,孩子的能量、營養攝入不足會影響生長發育。
4.湯中油多、鹽多,不利於孩子的生長發育
還有一種湯泡飯是用菜湯拌飯,這樣做更對孩子的身體有傷害。
不僅容易養成孩子重口味的飲食習慣,還會減少孩子蔬菜和肉蛋的攝入,菜湯中的調料、油分、鹽分都是最多的,長期攝入高油脂、高鹽分的飲食,不利於孩子的生長發育。
建議:
該吃飯的時候吃飯,該喝湯的時候喝湯,盡量別吃湯泡飯,注意寶寶的飲食營養均衡、清淡,才是最有利於寶寶成長發育的。
5 追著喂、「多吃一口」
容易吃撐、肥胖
消化不良
「寶寶多吃一點」
「寶寶再吃一口」……
這些話是不是再熟悉不過了,甚至見過端著飯碗,追著孩子到小花園喂飯的老人,生怕孩子少吃一口都會餓著。
但其實,「吃飯」是一種本能,孩子餓了自然會吃,也會在吃飽了以後拒絕再吃,如果追著喂可能就會讓孩子對吃飯這件事產生反感。
還容易養成事事依賴的性格,和不良的就餐習慣。
更可怕的是,追著喂、多吃一口,不僅會造成孩子的胃腸負擔過重,還容易養出個小胖子,肥胖、超重對孩子的健康危害很大,甚至造成性早熟。
一直追著喂孩子吃飯的家長要儘快改改了。
建議:
1.孩子有能力自己吃飯後,鼓勵他自己吃,不要怕孩子弄髒衣服或者桌子。
當孩子吃完,家長要有鼓勵和表揚,逐漸讓他養成獨立吃飯的好習慣。
2.如果孩子還是要追著喂飯,那麼家長可以減少這頓飯,告訴他如果不自己吃,那就不要吃了。
當孩子過後餓了要吃飯時,就告訴他沒有飯,必須等到下一頓再吃,這期間也要避免孩子吃零食。
這樣孩子記住自己挨餓的難受滋味,就會在下一頓好好吃了。
點個「在看」,讓更多的爸爸媽媽避免這5個錯誤餵養習慣~
來源:山東衛視拜託了媽媽(ID: baituoleweibao)的育兒節目公眾號,跟專業的育兒專家學知識,寶寶的吃喝拉撒、生長發育,各個階段的原創育兒乾貨都在這裡。
凱淇工作室
為您推薦一個線上育兒音頻課程
有主持人凱淇雨珊的育兒經驗分享,
有專家的科學指導
—— End ——
向您推薦一個育兒公眾號
童年只有一次,把最好的給孩子!
編輯:琬璘
審核:英姿
監製:凱淇
來源:網路,版權歸原作者如有侵權請聯繫後台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