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周造紙行業聚焦(0218-0224)

1、2月15日,北交所官網發布消息稱,來自煙台市煙台民士達特種紙業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民士達」)公開發行及在北交所上市的申請獲北交所上市委員會審議通過。民士達成立於2009年,主營業務為芳綸紙及其衍生品的研發、生產和銷售,是國內第一家芳綸紙製造商。

芳綸紙是由美國杜邦公司於20世紀60年代研發成功。因其在製備過程中,常會出現纖維不易分散、難於成形、結合力不足等技術難題,以及又是國防軍工等重要領域發展不可或缺的關鍵材料,使得美國杜邦公司長期居於壟斷地位。民士達稱,公司經過長期自主研發,現已成功突破芳綸紙生產過程中纖維分散、複合成形、高溫整飾等「卡脖子」關鍵技術,一度成為國內第一家芳綸紙製造商,並率先實現了芳綸紙的規模化、穩定化生產。數據顯示,在市場佔用率方面,公司芳綸紙產品現居全球第二位,僅次於美國杜邦公司。

臻於至善,展望未來。隨著國家對航空航天、軌道交通、新能源及新基建等領域的重點推進,對芳綸紙基材料的穩定性、可靠性和多樣性的要求也越來越高,民士達團隊將以更多的創新舉措,為我國航空航天、軌道交通、新能源、電氣工業等國家戰新產業及重點項目提供關鍵材料自主保障。

以紙報國,譜寫新篇。未來,民士達創新團隊仍將緊跟國家產業發展步伐和國際國內市場需求,以更積極的姿態不斷開發新產品、新技術、新工藝,推動5G通訊、新能源、航空航天等高端領域用芳綸紙基材料技術研發和產品落地,全力打造高性能芳綸紙基材料國產品牌,不斷譜寫芳綸紙民族工業新篇章。

2、日前,工信部對2022年度國家級綠色製造名單進行了公示,其中,山鷹國際控股股份公司旗下兩家子公司山鷹華中紙業有限公司、山鷹紙業(廣東)有限公司入選國家級綠色工廠。

在包裝用紙和紙板產品中,浙江山鷹紙業有限公司的2種產品及山鷹華中紙業有限公司的1種產品入圍國家級綠色設計產品。此前安徽山鷹、浙江山鷹、華南山鷹已陸續上榜。至此山鷹國際共有5家下屬企業獲評「國家級綠色工廠」稱號。

3、今年以來,多家造紙業上市公司發布的2022年度業績預告顯示,造紙企業去年整體業績承壓,盈利大幅下降。

1月末,晨鳴紙業發布2022年業績預告,公司預計實現歸母凈利潤1.6億元至2億元,較上年同期下滑90.32%至92.25%;扣非歸母凈利潤為-1.88億元至-1.48億元。晨鳴紙業表示,報告期內,國內市場需求不足,機製紙銷量同比下降,影響效益發揮。同時,受木片、化工、原煤等原材料及能源價格上漲影響,生產成本同比上升幅度較大,導致毛利率同比下降。博彙紙業預計2022年度實現歸母凈利潤2.21億元至2.9億元,較上年同期減少83%至87%。

對於業績大幅下滑,博彙紙業解釋稱,2022年產業鏈供應鏈不暢,地緣政治衝突外溢影響持續,經濟下行風險加大。公司主要原輔材料進口紙漿和木片成本較上年同期上升,同時因消費市場需求不足,公司主營產品售價同比下降。綜合以上因素,2022年度盈利水平出現同比回落。此外,山鷹國際、民豐特紙等公司業績表現也頗為低迷。

隨著2023年國內市場需求逐步回暖,疊加成本壓力的釋放,造紙業有望告別「寒冬」,迎來「曙光」。「紙業具有周期性,景氣度與國民經濟緊密相關。」上述晨鳴紙業工作人員向記者表示,「相比去年,今年我國經濟會逐步向好,紙既是一種易耗品,也是必需品,下游需求會逐漸增加。」晨鳴紙業在業績預告里表示,隨著2023年國內需求的逐步恢復,疊加對成本端的有效控制,公司盈利能力預計將得到有效提升。

山鷹國際表示,目前,消費復甦還沒有完全體現出來。但是,相對於去年,無論從成本端,還是消費回暖來看,今年整個行業景氣度恢復較為確定。

多家機構對2023年紙業市場回暖充滿信心。廣發證券發布研究報告稱,從成本端看,2023年智利 Arauco、芬蘭UPM 兩大紙漿廠商的新增產能陸續落地,漿價確定性向下,下游盈利有望改善。數據顯示,截至2月10日,國內外紙漿價格再度下降,國內針葉漿均價周環比下降超過80元/噸,闊葉漿下降超過100元/噸。成本端壓力的逐步緩解,也帶動了盈利的改善。上海鋼聯數據顯示,至2月10日,白卡紙噸毛利為54元/噸,環比提升近40元/噸。文化紙方面,膠版紙噸紙毛利為294元/噸,較今年初提升200元/噸;銅版紙噸紙毛利為157元/噸,較年初提升202.5元/噸。「進口木漿、木片價格在今年或繼續下行,疊加匯率變動,紙企成本有望逐步回落。隨著低價進口木漿陸續到港,在二季度成本或迎來明顯下降。」上海一家私募機構基金經理對記者表示,「從紙價來看,今年國內下游需求復甦或驅動上半年紙價上行。若成本改善和紙價提升同時實現,造紙行業盈利在2023年上半年有望明顯修復。」

4、作為2022年山東省重大項目,凱登製漿設備(中國)有限公司高端造紙裝備項目自2022年開工以來,緊盯時間節點,狠抓施工管理,在高新區大力幫助下,提速建設進度,預計今年7月中旬竣工。此項目將建成集辦公、研發、製造於一體的現代化製造工廠,也是凱登全球最大的智能研發製造中心。作為山東省2022年重點產業項目和基礎設施「七網」建設重點項目之一,凱登製漿設備(中國)有限公司高端造紙裝備項目的開工建設,將進一步推進山東省「雙百工程」項目的順利進行。凱登製漿設備(中國)有限公司高端造紙裝備項目,為美國凱登公司獨資建設,總投資5.6億元,年產高端造紙裝備2000台套,年產值5-6億元。項目達產建成後,年利稅能達到6000萬元以上。

5、2月15日上午,福建省衛生用品商會常務副會長單位泉州天嬌婦幼衛生用品有限公司旗下湖北天嬌衛品生產基地開工儀式在孝感市孝南區天嬌衛品項目園內隆重舉行,孝感市委常委、副市長程濤,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局長吳鵬,孝南區「四大家」全體領導,法檢「兩長」,湖北天嬌婦幼衛生用品有限公司董事長俞曉強出席開工儀式。

天嬌衛品湖北生產基地項目由天嬌公司全資投資建設,項目規劃佔地381畝,計劃總投資12億元,一期項目規劃佔地210畝,計劃建設9棟廠房及2棟宿舍樓和1棟辦公大樓,新建12條智能生產線,致力建設成為集研發、生產、辦公、智能倉儲為一體的綠色低碳智能的衛品產業基地。

6、近日,從江蘇如東洋口港經濟開發區傳來喜訊,金光如東產業基地項目一期24條生產線全面投產。金光如東產業基地項目由印尼金光集團投資建設,主要生產「清風」「唯潔雅」「真真」等知名品牌高檔生活用紙。項目規劃用地8500畝,分三期建設,總投資450億元,其中,一期投資超100億元,佔地面積約2500畝。「一期24台紙機現已全部開機投產。」金紅葉紙業(南通)有限公司副總經理林威助告訴記者,自2021年6月26日首台紙機開機投產以來,基地便以每月新開一台紙機的速度,高效推進項目建設,去年12月份,更是一連新開5台紙機,為項目如期投產打下堅實基礎。

據了解,作為金光集團智能製造與數字化戰略的重點項目,如東產業基地基地所採用的生產工藝、設備和控制系統,均為同行業世界最先進水平,不但能夠生產出高質量的產品,還能實現高效率、低耗能。「運用數字化、智能化設備改造生產流程,每噸紙的耗電量從800度降到不到600度,生產效率卻提升了25%。」林威助告訴記者,基地依託5G、雲計算以及「工業4.0+人工智慧」等先進技術理念,採用MES、DCS、WMS等世界先進的生產數據自動化系統以及AGV、RGV、RFID等生產自動化設備,將抄紙、加工、物流等環節有機結合在一起,實現了從供應商到紙廠再到客戶的全流程、數字化覆蓋,做到了信息數據化、管理模塊化、生產自動化,大大提升了供應鏈整體運營效率。

7、2月13日,商務部網站發文稱,根據商務部相關行業標準項目計劃,中企盟(北京)電商物流技術研究院組織編製完成《電子商務物流綠色包裝技術和管理規範》(徵求意見稿)行業標準,現公開徵求意見。

按照徵求意見稿要求,物流包裝層數不宜超過2層;產品單次包裝成本不宜超過產品總成本的5%,物流包裝成本不宜超過物流成本的10%。

據了解,上述徵求意見稿適用於電子商務企業、電子商務物流企業、包裝生產企業和商品生產企業。

2021年,我國實物商品網上零售額108042億元,同比增長12.0%,占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的比重達24.5%;全國快遞業務量首次突破千億件大關,同比增長29.9%。

電子商務的發展帶動電商物流包裝消耗快速增加,產生的包裝廢棄物與日俱增。據國家郵政局統計,我國大型城市快遞包裝垃圾增量已達到生活垃圾增量的85%—93%,包裝污染問題十分突出。電子商務物流包裝綠色化發展已成為社會共識。

值得注意的是,電子商務物流綠色包裝技術和應用雖然取得較快發展,但行業內有關標準體系不夠完善,不同地域、不同企業間在技術水平和應用程度方面存在明顯的發展不均衡,制約了行業健康可持續發展。標準的制定,有助於完善電商物流綠色包裝技術和管理標準體系,推動全行業採用高效能、低消耗、減量化、循環化、可復用的綠色環保包裝產品,實現更好更快發展。

徵求意見稿對物流包裝的材料、性能做了具體規定,明確了紙質材料、塑料、金屬、木材、膠粘劑、油墨等常用原材料的成分指標。例如,其中提到:紙質包裝材料中重金屬含量(鉛、汞、鎘、鉻)應不大於100 mg/kg,溶劑殘留量應不大於10mg/m²,其中苯類殘留量不大於3mg/m²紙質包裝的紙漿宜使用符合環保要求的再生紙、再生植物纖維或原生木漿

8、2月20日,玖龍紙業發布告知函,公司產能最大的東莞基地的部分機台將於2023年2-3月進行停機檢修,停機天數從3到16天不等,合計停機80天。

值得關注的是,本次停機公告中的部分機台,據春節停機結束後開工還不足一個月,這麼短的時間就公告再次停機,其原因恐怕不是簡單的「輪流維護保養」那麼簡單,在國內產能供給增加、國外零關稅進口紙陸續到港的預期下,國內紙廠將面臨「供需雙困」的窘境,短期還看不到明顯反彈的趨勢。

9、2月22日,玖龍紙業(02689)發布中期業績公告,截至2022年12月31日止六個月,錄得公司權益持有人應占虧損約為13.89億元,上年同期盈利27.75億元;基本每股虧損0.3元,上年同期盈利0.59元。同期,收入311.98億元,同比下降9.5%;銷量860萬噸,同比增長2.4%;毛利潤6.86億元,同比下降85.3%。毛利率則由去年同期的13.6%減少至本期間的約2.2%,乃主要由於本期間的產品售價大幅下跌而原料成本保持相對穩定所致。

玖龍紙業公告稱,回顧本期間,消費持續疲弱,包裝紙需求及售價因此大幅下降;與此同時,地緣政治紛爭持續,導致能源、化工等成本大幅上漲,加之匯率及加息等不利因素,給集團利潤表現帶來極大負面影響。集團於本期間嚴格執行「降本增效」措施。公司採取產品多元化策略,開發白卡等新產品及客源以應對市場轉變,公司更全方位節約開支,加強營運資金及現金流管理去減低財務風險。儘管集團於本期間取得了相對穩定的銷量,疲弱的市場卻迫使公司多番停產去庫以及降價促銷,疊加煤炭等成本高企,因此本期出現虧損。

事實上,2022年對於整個造紙行業來說,都可謂是艱難。紙漿期貨價格居高不下,對造紙企業構成成本壓力,同時疊加需求端的雙重擠壓,因此出現了普遍業績承壓的局面。據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截至2022年11月,造紙和紙製品虧損單位企業數量為1936個,同比增長37.5%,企業虧損數量創近3年之最。

具體來看,在上市的造紙巨頭中,預計2022年的虧損之王是造紙包裝龍頭山鷹國際(600567.SH),該公司預計2022年巨虧22.45億元,而2021年凈利潤超過15億元;國內造紙龍頭晨鳴紙業(01812)於2022年保持了2.9億元-3.3億元的盈利,但凈利潤大幅下降,預計下降幅度達84.21%-86.12%;此外,陽光紙業(02002)、博彙紙業(600966.SH)和民豐特紙(600235.SH)等企業預計2022年凈利潤均大幅下降。

好消息是,進入2023年,芬蘭UPM、智利Arauco兩大紙漿生產商擴產產能陸續落地,將為全球紙漿市場新增近400萬噸紙漿產能,對全球紙漿供應緊缺有一定緩解作用,疊加海運費用回落,成本下行,有機構看好紙企盈利能力釋放。

同時,近日,玖龍紙業、太陽紙業、晨鳴紙業等龍頭造紙企業紛紛發出漲價函,從2月中旬起,白卡紙價格將上漲100元/噸。此次提價,是時隔半年白卡紙首次集中提價。

有分析人士指出,今年2月國內紙漿現貨價格出現下調,隨著終端消費觸底上行,包括白卡紙、文化紙等紙品開始漲價。伴隨著較為明顯的去庫存,造紙行業迎來需求逐步回暖和成本壓力釋放的雙重利好,預計今年第二季度造紙公司將出現明顯的盈利回暖。

此外,玖龍紙業在本次公告還提到,預期今年為疫情轉折點,隨著中央政府進一步優化防疫政策,預期中國內需消費將逐步回暖,有利包裝紙行業重回正軌。然而,當前營商環境仍然充滿變數,例如地緣政治危機未解除,全球加息潮未止、海外經濟緊縮等不利出口業務之因素仍在。集團指出,會推進國內外原料布局,並努力開發新產品應對市場需求,降本增效,儘快扭虧為盈。

擴產規劃方面,玖龍紙業表示,原料是製造一張質量穩定好紙的關鍵。公司正在推進合共222萬噸之木漿年產能、60萬噸之再生漿年產能及206萬噸之木纖維年產能擴建工程。以上項目完成後,本集團之纖維塬料總設計年產能將達到743萬噸(木漿407萬噸、再生漿130萬噸、木纖維206萬噸),可進一步發揮好垂直產業鏈之優勢。

目前,公司在國內外也正努力推進多個造紙擴產項目,為優化產品組合,提升結構性盈利水平做好準備。項目包括擴產高檔牛卡紙及食品級白卡紙等,預計投產後將多增625萬噸產能,屆時本集團之造紙總設計年產能將超過2502萬噸。

下游包裝方面,公司將於鎮江泉州(第二期)擴展共4.4億平方米產能,並積極開發新客戶、發展新工藝。公司將以一流的紙板紙箱生產線、加工設備及物流系統,推進本集團造紙、包裝一體化的營運模式。預計項目完成後,本集團下游包裝廠總設計年產能將超過28億平方米。

10、2月20日8時58分,伴隨著噼里啪啦的鞭炮聲,恆安(湖北)紙業有限公司投資1000萬元的造紙大件設備烘缸運輸車輛在警車護送下,從朱湖碼頭緩緩駛向漢宜公路

此次運輸的烘缸設備來自瑞典,是落戶亞洲的首台TAD,是生活用紙造紙機的核心設備,漂洋過海、長途跋涉來到湖北孝感市孝南區,成為孝南區高端造紙機新添的「猛將」。烘缸長6.9米、寬5.56米、高6.3米,重達107噸,車貨共重160餘噸,設備超高超寬超重。據悉,恆安集團(湖北)公司國內市場佔有率連續多年全國第一,在孝南率先稅收過億和過兩億大關,是孝感市規模最大的外資企業之一。恆安集團生活用紙產業園項目總投資50億元,採用世界最先進的TAD∕QRT概念高速衛生紙機,計劃建設規模年產30萬噸生活用紙,預計生活用紙產業園建成後可實現年產值25億元,稅收2.5億元。將為孝南紙品行業注入新活力,也為孝南區「衝刺縣域經濟前十」的經濟社會發展作出重要貢獻。

11、日前,俄羅斯造紙龍頭企業伊利姆集團(Ilim Group)發布了2022年與中國貿易所取得的成績。據了解,2022年伊利姆集團(Ilim Group)對中國總出口貨量增加了26.6萬噸,紙漿出口1萬噸;其中,纖維素佔7.1萬噸;紙漿供應量同比增長超過10%以上,紙板出口量增長56%。伊利姆集團銷售、供應鏈管理和包裝業務高級副總裁Alexey Chernyaev表示:「儘管中國經濟增長放緩,但我們的產品在中國仍然很受歡迎。因此,中國市場仍然是伊利姆集團的優先方向。」

此前,伊利姆集團(Ilim)宣布與主要合作夥伴之一廈門建發紙漿有限公司達成新協議,在伊爾庫茨克州烏斯季伊利姆斯克啟動新的紙漿和紙板工廠來增加對中國市場的紙板供應。因歐洲多個國家對俄羅斯實行出口限制,伊利姆集團在科里亞茲馬的工廠中近一半的紙板和非白色纖維素等均轉向中國市場。而伊利姆集團預計將增大對中國的紙漿、紙板等供應。目前,中國超過500家工廠使用Ilim產品。

11、2月21日,四家特種紙大廠仙鶴股份、冠豪高新、五洲特紙、江河紙業宣布,從3月5日開始,對工廠噴繪紙、升華熱轉印紙、數碼紙售價上調1000元/噸。值得注意的是,早在2月5日,這幾家紙企也發布了同樣的漲價函,漲幅同樣是1000元/噸,漲價生效日期是1月15日。特種紙連漲兩次,下游的印包廠家面臨著兩難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