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市下城區武林街道地處杭州市中心,美麗的西子湖畔。這裡物華天寶,有浙派古琴、杭綉等一批非物質文化遺產,有歷史悠久的張同泰藥店;這裡鍾靈毓秀,有「紅樓」、梅王閣,有安吉路、教場路、武林路民國時期建築群;這裡人傑地靈、名人輩出。有歷史上著名的愛國人士陸遊、宋應昌,有近代著名的統戰人士馬寅初、沙孟海。這些厚重的人文歷史底蘊和優秀的統戰文化基因,為開展新鄉賢工作提供了堅實的基礎。
近兩年來,在區委統戰部的精心指導下,武林街道通過組織現鄉賢、新鄉賢遊覽弄堂故里、文保單位、非遺文化項目,喚起鄉愁記憶,系牢愛鄉情結;通過挖掘鄉賢故事,展示鄉賢風采,凝聚思想共識;通過組織鄉賢參觀領略美麗街巷改造成果、現代街區建設新貌等,引導和支持他們參與家鄉建設,努力把鄉音匯聚成宣傳武林的時代強音,把鄉愁固化成心繫家鄉的情感紐帶,把鄉情濃縮成推動街道發展的「硬核」力量。
街道利用鄉賢回杭辦事、回鄉省親、休假在家的時機,帶著鄉賢們參觀遊覽楚妃巷、街道非遺館、張同泰藥店、武林女裝街、武林夜市等新老知名景點,共同追憶過去的艱難歲月和美好時光,零距離感受「家鄉味道」和武林風尚,領悟時代變遷和街區的蝶變升華,喚起鄉愁記憶,進一步增進新鄉賢對家鄉的感情認同。
《武林十二時辰》片段一
《武林十二時辰》片段二
《武林十二時辰》片段三
《武林十二時辰》片段四
組織拍攝了武林鄉賢專題宣傳片《武林十二時辰》。從多個角度拍攝記錄宮廷杭綉傳承人、都錦生掌門人、當代知名網路作家、書法家、曲藝家和「武林大媽」、武林夜市網紅主播等十餘名現鄉賢和新鄉賢的十二時辰,展現新鄉賢對下城發展和非遺文化傳承推廣做出的積極貢獻,進一步激發了新鄉賢的榮譽感和責任感。
武林新鄉賢代表在黨組織的領導下,依託街道同心議事會、社區同心協商圓桌會等基層民主協商平台機制,先後分別圍繞武林街道楚妃巷項目怎麼改、「武林大媽」如何更好地發揮社會治理職能、街道非遺館如何更好展現武林文化提出了有價值的意見和建議,其中有多條建議被街道和區有關部門採納。
今年以來,武林鄉賢圍繞街道、社區社會治理的重難點問題,積极參与「美麗下城」建設,先後有100多人次新鄉賢參與城區「環境大整治、城市面貌大提升」攻堅行動,共向廣大居民群眾發放了近1000本環保宣傳手冊,為共治共建共享「美麗下城」發揮了積極作用。
疫情期間,新鄉賢人士、武林夜市經營者陳水華,每天為街道提供70多份盒飯,將36個武林夜市的簡易棚借給街道,為日夜值守的工作人員撐起擋風遮雨的暖心棚。
. 03
疫情期間推出的金融產品——
武林店小二
復工復產戰役打響之後,武林新鄉賢、浙江耀江企業發展服務有限公司總經理鄒斌聖了解到嘉里中心有不少商戶存在資金鏈緊張的情況後,主動設計了適合復工過程中融資難的商戶的金融產品,幫助商戶度過難關,讓繁華的武林街區增添了濃郁的「煙火氣」。
武林新鄉賢、浙江省物產集團(物產中大集團)有限公司董事、總經理周冠女,帶領集團連續入圍世界五百強。疫情衝擊之下仍逆流而上,集團排名從2019年的249位提升到2020年的210位,連續十年上榜。
助力經濟復甦之外,一些鄉賢也正竭力守護武林這塊文化的沃土。武林新鄉賢、「浙派古琴」項目浙江省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傳承人章怡青,自幼跟隨母親——浙派古琴國家級非遺代表性傳承人徐曉英先生學習琴箏藝術,全面掌握了浙派古琴樂曲和演奏技法。為了延續這一傳統技藝,她義無反顧地擔起了傳承和弘揚傳統文化的使命,如今章怡青已從教三十餘年,學生上千人,遍及世界各地。
(供稿:杭州市下城區委統戰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