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航空雙雄」3月營收雙漲 長榮創歷史第3高、華航近6年新高

航空圈訊 中國台灣「航空雙雄」4月12日公布2023年3月營收,受惠旅運需求復甦,中華航空長榮航空3月營收皆較去年同期增長,華航創6年同期新高、長榮航則創歷史第3高,未來都將持續增班,衝刺疫後市場。

據台灣媒體報道,華航3月合併營收為150.42億元台幣,月增18.71%、年增22.26%,創近6年同期新高。其中,運能逐步恢復且市場需求轉強,客運收入84.58億元,月增19.39%、年增1129.36%;貨運收入55.90億元,月增15.57%。

華航表示,全球旅運需求逐步擴大,全線密集增加班次,3月份客運需求暢旺,其中東南亞全線載客人次成長最為顯著,曼谷、河內以及新開航點宿務、清邁都為主力;另獨家羅馬航線復飛也助攻整體營收表現。華航加速各航線增班,夏季班表再增班近5成,有望帶動客運表現續強,衝刺疫後客運市場復甦商機。

華航指出,整體貨運市場些許回溫,惟全球政經局勢仍動盪不穩,訂單需求尚未完全恢復,全月概況延續保守氛圍,將持續採取彈性策略,增攬多方貨源,積極爭取急單或加包機商機,整並客貨機運能,以提升裝載率及貨運營收為目標。

而長榮航空3月合併營收163.64億台幣,月增27%、年增52.27%,是2019年暑假旺季後新高,也是歷史第3高,其中客運營收為95.09億,年增1551.42%,貨運營收為35.74億。

長榮航空表示,客運在海外市場需求穩定下,台灣地區延續春節、寒假的旅遊熱潮,3月份北美、歐洲航線來回平均載客率約95%,日本進入賞櫻旺季,載客率也達85%,東南亞航線則受惠於歐美轉機市場需求,載客率維持在75%上的水準,以旅遊為主要的曼谷、峴港則有超過90%的表現。

繼3月30日開航「台北-克拉克」新航線,長榮4月及5月陸續恢復台北-廣州、台北-杭州、台北-小松、高雄-澳門、高雄-福岡及高雄-首爾航線;台北-曼谷、台北-芝加哥、台北-舊金山、台北-米蘭、台北-東京、台北-福岡及高雄-上海浦東則陸續增班。

長榮航空指出,為因應未來客運市場需求,預計今年持續引進5架波音787-10新客機,並於日前宣布再以自購方式引進5架波音787-9新客機,於2025年開始交機。

台灣另一家主要航空公司星宇航空3月營收為14.63億元台幣,續創歷史次高,月增率7%,年增率1411%。其中,客運營收為12.93億元,月增6%,年增2876%。自台灣解封后,客運量穩定成長,且由於3月下旬進入日本櫻花祭旅遊旺季,旅客人數也隨之持續攀升。3月貨運營收為1.14億元,月減6%,年增145%。看好洛杉磯航線開航後,貨運營收可望提升。

星宇航空4月開航台北-仙台航線,也將在4月26日首航台北-洛杉磯洲際航線,進一步擴大航網。為滿足市場需求,星宇航空也積極與多家旅行業者攜手合作,推出日本德島、熊本關島旅遊包機,視市場需求投入運能。同時,星宇航空戮力維持航班並提供穩定服務,胡志明航線自4月28日起恢復每日一班飛航服務,並自5月5日起每周五提供二班胡志明飛航服務,以滿足台越兩地商務及旅遊需求。

除此之外,星宇航空配合三月底第3架空客A350-900交機,該機型將自4月26日起正式投入美國洛杉磯航線營運。除了擴展航網版圖,東京航線方面亦放大運能,於四至五月間,每日二班皆使用A350-900機型派遣。

星宇航空在機隊方面也有新進展,於三月底已完成第3架A350-900新機交付,目前星宇航空擁有13架A321neo、4架A330neo及3架A350-900,機隊規模已達20架,可為旅客提供更優質的航班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