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西雨林的消亡,是因為中國人吃肉蛋奶。中國人作為世界第一海鮮消費大國,正在耗盡世界各地的魚類資源。近期不知為何 興起了一股,「中國人不能吃肉 不能吃海鮮」的言論,而且都是頂流大V和知名公知發表的。
經過調查不少人發現,這些人都是收了美國人的錢故意散布謠言 抹黑造謠我國。他們有何目的?又為什麼要這樣拐彎抹角地針對我們?今天我們就來聊聊肉蛋奶背後的碳權爭奪戰。
在聊這場爭奪戰以前,我們先來聊聊何為「碳權」。其實碳權就是國家發展權,上世紀八十年代,全球氣溫明顯升高,兩級冰川融化導致海平面上升,沿海國家面臨國土浸沒問題。
經過科學研究 ,世界各國發現這一切是因為各國燃燒化石能源,釋放出大量二氧化碳導致全球變暖所致。為了解決這個問題,聯合國在1992年召集各國簽署了《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5年後《京都議定書》出爐,第一部具有法律效力的減排法案正式實行。
至此 發達國家減排不再是道德要求而是義務,但想要發展國家就必須發展工業而發展工業 就逃不過碳排放。因此 限制了碳排放標準,對於國家而言 就是戴上了緊箍咒。
當時的美國總統小布希就是以減排會影響國家發展為由,拒絕批准《京都議定書》。但美國拒絕執行的同時,他卻要求其他國家必須執行而且是強制 加倍地執行。
2009年,哥本哈根氣候峰會舉辦在即,美國把輿論戰的槍口對準了我國。散布謠言稱 中國是世界上碳排放最高的國家,並放出了兩國的碳排放總量對比,但對數據中的人均碳排放量 置若罔聞。
美國此舉無疑是想裹挾民意,並為一個月後的哥本哈根氣候峰會造勢,號稱這是「最後一次拯救地球的機會」,將矛頭直指中國。然而 到了2009年11月26日,中國政府宣布到2020年單位國內生產總值二氧化碳排放量將比2005年下降40%-45%,受到國際社會 尤其是太平洋島國的一致好評,不僅在輿論戰上扳回一城還收割了一波國際好感。
同年 12月7日,哥本哈根氣候峰會召開,192個國家和地區的代表一同商討2012年至2020年的全球減排協議。在這次峰會上 美國率先對中國發難,無視中國發展中國家的身份和中國人均碳排放量不到美國十分之一的事實,指責中國是世界第二大溫室氣體排放國。
與此同時 美國聯合發達國家起草「丹麥草案」,甩出了7個極其不平等的方案。其中的核心訴求就是發達國家可以肆無忌憚排放,而發展中國家 必須看發達國家臉色,甚至必須強制承擔發達國家的減排義務。也就是說 一旦這個草案成立,那麼美國等發達國家可以肆無忌憚的發展。而中國等發展中國家為了迎合發達國家。不僅要放棄發展前景 甚至還有停止現有發展計劃。
對此 美國擺出了「要麼接受要麼放棄」的態度,試圖以此 強行撕毀《京都協定書》。並擺明態度 如果協議被撕毀,就是中國的問題 是中國格局小了,為了自己的發展 不惜犧牲整個地球的未來。
面對美國的胡攪蠻纏,當時的中方代表丁仲禮院士沉著應對 據理力爭,將一眾發達國家的代表懟得啞口無言,成功阻止了「丹麥草案」。
可此時 戰鬥從剛剛開始,接下來的時間裡各大發達國家紛紛將矛頭指向我國,對我國代表進行各種咬文嚼字詆毀造謠,拿著中國是世界第二大溫室氣體排放國大做文章。同時居心叵測的記者也已經寫好「世紀大會因中國 而無法達成協議」的標題,準備在峰會結束以後 將中國拉進地球黑名單。
正當發達國家以為他們把中國逼到山窮水盡的時候,真正的主角才正式上場。12月16日 下午17點45分,中國高層空降哥本哈根,當著全球192個國家明確表態放棄所有發達國家的資金支持,全部分給其他發展中和不發達國家。
此後的數個小時里,我國高層與美英德日等「新八國聯軍」正面硬剛,怒斥某些國家搞小圈子政治,徹底粉碎了發達國家的陰謀。憑此一戰 中國取得了逼退發達國家,團結髮展中國家,拉攏不發達國家的三大外交成果。
12月18日上午中國出席領導人會議,會議原定10點開幕,然而到了時間東道主和聯合國秘書長卻不見蹤影。主席台上也不見一人在場,這是美國的最後一張底牌,他試圖通過自己的霸權強行逼迫各國代表「集體家裡有事兒」以此讓中國下不來台。
然而 美國可能不知道,下馬威和空城計是我們老祖宗幾百年前玩剩下的,既然你不來 那就別來了。中國高層在沒有主辦方的情況,直接無視了主辦方這個東西。跟印度 巴西 南非等國舉行了一個半小時的碰頭會。
見到中國不僅沒上當,反而自己搞了碰頭會,丹麥首相坐不住了。立即到場宣布會議開始,隨後 中國高層上台發表了講話,承諾中國將立志推動應對氣候變化,中國的發言贏得了全場所有人的掌聲。之後 在中俄印巴四國的逼迫下,美國迫於無奈選擇了妥協《哥本哈根協議》被擬出。
哥本哈根峰會,這場美國布下的「鴻門宴」,成為了成就中國發展的墊腳石。但外患解除後 內憂隨之而來,哥本哈根峰會結束之後美國一心想要再次在輿論戰場中傷中國。為此他們大量僱傭中國公知,發表各種恨國 辱國的言論。
2010年是公知最為猖獗的一年,互聯網上各類謠言四起,頂流公司試圖引導。國家重要人物說出不當言論,其中最為出名的就是柴靜。在丁仲禮院士剛剛回國以後,著名公知柴靜,第一時間邀請了丁院士做客訪談,然而在這場訪談中柴靜頻頻提出各自尖酸質問;「為什麼不採納IPCC的研究結果」「為什麼不接受IPCC的方案」「為什麼針對西方國家」。
柴靜試圖通過這些問題引導丁院士,要求丁院士承認「中國人應該給美國人跪下」,然而 面對殺氣騰騰的柴靜,丁院士不慌不忙,針對她提出的問題逐一解釋。見自己的所有問題都被一一化解,柴靜圖窮匕見 質問丁院士,他的所有觀點是不是單純只為中國利益服務。
柴靜的問題 直接把丁院士問笑了,不為祖國利益 難不成跟你一樣給美國賣命?科學無國界 但科學家有國籍,中國人是不是人?還是說只有白人 美國人才算人?不甘心的柴靜問丁院士,怎麼顯示出你減排的決心?丁院士自信一笑表示,在丁院士自信滿滿的承諾下柴靜徹底說不出話。
不久之後 柴靜遠逃美國,而丁院士則繼續扛起低碳環保的大旗,致力於為生民立命 謀蒼生福祉。但 一個「柴靜」倒下了,千千萬萬個「柴靜」又冒了出來,這些新的公知不再正面硬剛,而是選擇走忽悠路線,依託互聯網這個渠道,靠著自己高級知識分子的皮發表各種各樣看似十分客觀專業實則暗藏各種私貨的文章。
其中最出名的當屬,前段時間剛被全網封殺的千萬粉絲級大V回形針。這位大V曾在自己的視頻義正言辭地表示,最可笑的是 這個言論最初還並非出自於他,而是《紐約時報》在1月刊登的報道中提出的言論。即「中國人每吃一塊肉 亞馬遜雨林里就會多冒出一股煙」,國內頂級科普大V 引薦國外著名反華媒體刊登的言論,其中的成分 自然不言而喻。
除了回形針,微博上的早已移民美國的百萬級大V谷岳也曾發表觀點稱,「中國人作為世界第一海鮮消費大國,正在耗盡世界各地的魚類資源」,這些人之所以發表這樣的言論就是想要潛移默化的給國人灌輸一個顧念「吃肉有罪 中國人就該少吃肉」。從少吃肉 到少吃海鮮 然後是少吃大米,最後就是讓中國人少呼吸空氣,讓中國人呼吸也要花錢。
不過 可能是美國網路不太發達,信息傳遞需要一些時間,導致這位百萬粉絲的「美國大V」不太清楚,中國早在多年以前就已經開始水產養殖海鮮了。2018年 中國水產總量達到了4991萬噸,不僅連續32年水產總量穩居世界第一,而且是世界上唯一一個水產養殖總量,超過了捕撈總量的主要漁業國家。
而且對於先前提到的中國人吃肉的問題,人民網早已公布出了詳細數據。美國牛肉年消耗人均26.7公斤,而中國只有3.8公斤,如果說中國人吃肉 讓亞馬遜雨林冒煙,那美國人吃肉 就是在亞馬遜雨林縱火。如果真的要減少吃肉的話,恐怕還輪不到我們吧。
至於碳排放的問題,根據中國國家林業和草原局的數據,近年來中國沙漠綠化和退耕還林政策起效明顯,把三分之一的庫布齊沙漠變成綠洲,創造了6000多平方公里的綠地,相當於840個國際足球場 13個梵蒂岡。1999年-2008年 全國累計退耕還林4.03億畝,其中退耕造林1.39億畝,荒山荒地造林2.37億畝,封山育林0.27億畝,位居世界第一,全球新增綠地四分之一來自中國。
中國的確是碳排放大國不假,但中國的環保科技進步飛快。2020年9月22日,第七十五屆聯合國大會上,中國首次提出2030年前碳達峰,2060年前碳中和。這意味著什麼呢?在2060年的時候,我國的造氧量將和碳排放量持平,讓全國人民都能呼吸上「甜美的中國空氣」。
這一計劃 猶如一記響亮的耳光,扇在了美國和公知宵小的臉上並且將他們從道德高地上扯了下來。他們永遠不會想到中國會有如此破例,更不會想到中國敢提出如此長遠的偉大計劃,美國還是那個美國,但中國已經不是曾經那個中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