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今年3月1日開始,2022年度個人所得稅綜合所得彙算清繳也已經開始了,這不,身邊的朋友既有能夠退稅幾千的,也有要補繳稅款甚至上萬元的,為什麼會出現這種情況呢?
今天,我們就來說一說這個話題,順便小編再提醒各位讀者朋友們5個注意事項,說不一定您還會補稅變成退稅!
首先,我們先來說一說個人所得稅綜合所得彙算的計算原理過程。如下圖所示,大家要掌握我們的收入有哪些,扣除項目有哪些,避免出現扣除項目沒有申報情況。
其次,由於「五險一金」通常是由單位財務人員代為扣繳,一般出現問題的可能性不大,因此,我們需要重點注意專項附加扣除方面,是否有遺漏問題。具體如下:
注意事項1.關注一下,我們是否存在自身及我們的配偶、未成年子女發生了符合條件的大病醫療支出。如果存在則可以享受專項附加扣除。
注意事項2.我們盤點一下,是否還有符合條件的3歲以下嬰幼兒照護、子女教育、繼續教育、住房貸款利息或住房租金、贍養老人等可以享受的專項附加扣除沒有享受,比如3歲以下嬰幼兒照護就是2022年度出台的新規定,很多人在填報的時候都會忽略了這一點,造成少計了扣除金額12000元!
注意事項3.核實確認一下我們自身是否存在符合條件的公益慈善事業捐贈支出。比如,在疫情期間,我們通過官方途徑向疫區捐款捐物,向希望工程捐款等。
注意事項4.我們符合個人養老金扣除條件卻沒有享受到該項優惠政策。根據政策規定,自2022年1月1日起,在繳費環節,個人向個人養老金資金賬戶的繳費,按照12000元/年的限額標準,在綜合所得或經營所得中據實扣除。作為新出台的政策,很多人也會存在遺漏的問題。
最後,我們再來說一說,可能會對補稅還是退稅有重大影響的第5個事項——年終一次性獎金如何選擇納稅的問題。
根據政策規定,對於我們取得的2022年度個人全年一次性獎金,我們可以在2023年12月31日前選擇全年一次性獎金單獨計稅優惠政策,也可以選擇併入當年綜合所得計算納稅。我們可以在個稅APP申報中進行勾選試算,看看單獨計稅或者是併入綜合所得哪個可以少繳稅款我們就選擇哪一種方式,小編也是在注意到這一點後,享受了2000多元的退稅。這是國家給我們的優惠政策,千萬不能錯過~
此外,小編一定要提醒大家注意,扣除項目二點填報一定要據實申報,不能為了多退稅而胡亂填報扣除項目。個稅彙算清繳結算後,稅務機關通常會開展檢查,一旦發現不實申報的問題,不僅會被追繳稅款與滯納金,還會被定性為偷稅處以罰款,對個人徵信也會帶來一系列不良影響,大家千萬要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