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時間3月30日凌晨,也就是4:01,spaceX在卡角的SLC-40發射台,發射了一發獵鷹9號火箭,這又是一次星鏈衛星發射。這是本月spaceX的第8次發射,今年第21次發射。
一個月進行8次發射,已經是spaceX歷史上最多的一次了。但是,spaceX還在北京時間30日晚22:29,安排了另外一次火箭發射,如果成功,那就是一月9次發射,很難被超越了。
30日的這次星鏈衛星發射,任務編號星鏈-5.10,這一次發射了56顆V1.5版本的星鏈衛星進入軌道。天氣良好,70米高的獵鷹9號火箭帶著衛星飛到了藍天裡面,地面可以清晰的看到火箭的尾跡。此次任務完成後,星鏈衛星發射數量達到了4217顆。儘管馬斯克已經提出來要儘快發射星鏈2代衛星,2月27日獵鷹9號火箭也發射了21顆星鏈V2 mini版的衛星,但是星鏈2代衛星的首發並不順利,這21顆衛星裡面有不少出現了故障,只能主動離軌進入大氣層燒毀,因此星鏈-5.10這次任務還是發射的V1.5版衛星。
星鏈V2衛星有著更先進的相控陣天線,以及更加先進的電推火箭發動機,因此它更費電,安裝了兩個太陽能電池板,V1.5版的星鏈衛星只有一個。星鏈V2完全版衛星,由於體積太大,只能由spaceX正在研發的星艦火箭來發射,在星艦能夠穩定進行發射前,馬斯克研製了星鏈V2 mini版的衛星,可以由獵鷹9號火箭來發射。這也是一個過渡階段。
星鏈2代軌道一共得到了美國FCC的7500顆衛星授權。它由三個軌道組成,分別是在525,530,535公里的三個軌道,軌道傾角分別為53度,43度和33度。而與之相比,星鏈一代得到的授權是4408顆衛星,分別部署在五個軌道上。其中軌道傾角為53度和53.2度的兩個軌道上衛星基本發射完成。
而此次任務發射的衛星,被火箭送到初始軌道後,會進行自檢,自檢無故障後,將依靠衛星上的電推發動機,爬升到530公里高度的軌道上,這個軌道傾角43度,屬於2代星鏈衛星的軌道。可以看出來,二代星鏈衛星的軌道傾角都不大,它主要針對的還是低緯度地區。這也是世界上發達國家集中的地區,商業上來說,也是客戶利潤最豐厚的地區。星鏈項目已經有了100萬個註冊用戶,在發達國家和地區加大通訊容量,更好的為客戶服務,賺取更多的利潤,這也是星鏈二代衛星的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