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國人性倫理劇《紙之月》播出看劇中全職太太的無奈與悲哀

改編自角田光代創作的日本同名小說《紙之月》上映,該劇可以說是一部人性倫理劇,該劇還有一部電影版。

這是一個破碎婚姻女人和一個相差二十歲小鮮肉之間的禁忌之戀……#紙之月#

婚姻破碎的中年已婚婦女

全職太太劉怡華每天辛苦的操持著家裡,雖然她的丈夫很有錢,但是怡華每天都要精打細算的過日子,她每天的生活就是積極的備孕和操持好丈夫的生活起居,曾經怡華可是銀行的最佳員工,任誰也會沒有想到曾經的是女強人的她,現如今卻成為了一個只會向丈夫伸手要錢的家庭主婦。

與社會脫節的怡華不但沒有銀行卡,甚至連老年交通卡都不認識,怡華曾經也有銀行卡,只是前幾年丟失了,但丟失很久後,她看到銀行卡有消費記錄,消費日的地點是兒童醫院,藥店等地方,為此怡華不敢取消銀行卡,她擔心有急診室簡訊怎麼辦?或是需要喪禮怎麼辦,她會想著孩子病都好了嗎?

其實怡華就是這樣一個溫暖的人,但怡華的丈夫顯然並不這麼想,他對怡華濃濃的嫌棄從臉上,言語中都能看出來。

夜晚怡華想和丈夫說想辦一張銀行卡,但丈夫卻說;「你辦銀行卡還不是我來還錢」丈夫還憤怒的丟下一張銀行卡給怡華,還狠狠地說:「不就是想要錢嗎?不用這麼拐彎抹角的。」此時怡華非常明白自己早已被丈夫當作了保姆。

怡華不想再過著這樣的日子,她向丈夫提出要出去上班,丈夫卻讓怡華把打算寫到紙上給他看再商議此事,其實在丈夫的眼中怡華只是一個會花錢,什麼也不是的女人。丈夫不但把怡華父母生病住院的錢,詳細的記錄紮起本子上,甚至是給怡華父母送禮物的錢也詳細的記錄儀在本子上。

得知此事的怡華覺得自己就是一個笑話,這更讓怡華下定決心去外面工作,她在紙上寫到一個有工作經驗的妻子,可以有效的提高丈夫的地位時,丈夫果斷的答應了怡華的請求。

看似幸福的婚姻因為什麼而變得不幸

劇中的女主怡華是一個豪門太太,她看似過著富裕的生活,其實家中的經濟全有丈夫把持著,丈夫用金錢衡量著自己的妻子,他計算著給妻子花了多少錢,而妻子給他帶來了什麼價值,所以這段婚姻本身就不平等。

而怡華呢?她的生活可以稱之為是「無聊的天堂」,看似生活幸福其實她一點都不幸福,丈夫的冷漠讓怡華內心空虛,因此她想要一個孩子,為此她十分努力,但丈夫卻對此並不積極,因為從婦產科來看,二人沒有孩子的問題是出在了丈夫這邊,不僅如此遭受著經常要打排卵針的痛苦的怡華髮現,其實丈夫並不想要孩子,丈夫認為孩子是這個世界上最大的罪惡,他們從出生就啃食著父母的血,直到父母老去,死去。

其實從劇中不難看出怡華是一個對物質生活沒什麼慾望的人,從銀行卡丟失和閨蜜的事件來看怡華對錢財也並不看重,對那些需要錢的人,怡華也是毫不吝嗇,慷慨幫助。

對於這樣一個溫暖的人來說她更在乎的是情感,然而冰冷的丈夫卻只會和她算計錢財,算計她的價值和給自己帶來的利益,自己的面子,這樣的婚姻又怎麼會幸福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