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墜機暴露民進黨瘋狂炒作「備戰」,台民眾被推向危險境地

作者:石江月

台軍一架F-16V戰機在11日下午訓練時,突發事故墜海,而且飛行員並未彈射逃生,直到目前為止,台軍仍在進行搜救。

不過,12日,台防務部門確認找到墜海F-16V戰機的機體殘骸,但仍未發現飛行員。

這是F-16戰機在台灣島內服役20多年來,第9次發生重大失事的事故,也是折損的第8架戰機。而且,最為重要的是,這是自去年11月升級改裝交付以來,新型F-16V戰鬥機聯隊成軍後,首次發生墜機事件。

那麼,為什麼會發生F-16V墜機事件?

這場墜機到底反映出台軍的哪些問題呢?


01 F-16V墜海,原因成謎

據《聯合報》等台媒報道,12日上午數名漁民陸續在嘉縣東石鰲鼓濕地北側堤岸的哨所外面1公里灘際發現殘骸,確認飛機應該已經解體。台防務部門11時19分通報確認尋獲飛機本體殘骸,未發現飛行員。

台軍方救援人員從堤防往外海走,直升機也標定位置,以弔掛方式先全力找飛行員。

有漁民表示,自己沿路走幫忙找,看起來好像有迷彩的圖案,所以把它撿起來,感覺像機板,所以撿起來交給軍方。另有一名鰲鼓濕地導覽員也撿到的碎片,他猜測應是機腹位置。隨後台防務部門通報,疑似發現飛機殘骸及輪胎,正在確認中。

目前,堤防附近土堤搜尋碎片任務已經結束。

從墜機當時的情況看,是台空軍第四聯隊的2架F-16V戰機從嘉義基地起飛,然後來到嘉義外海的水溪靶場,執行基本對地炸射訓練。11日下午的能見度符合訓練課目的標準。不過,訓練開始後不久,二號僚機,也就是失事戰機,突然呈現大角度、向下快速墜海。

失事飛行員是一名上尉,2021年3月才任職,飛行總時數為321小時50分鐘,其中F-16V機型的飛行時間是60小時5分鐘。而失事墜海的F-16V戰機,其實機齡已經24年,但是台軍說飛機之前沒有發生過重大故障,在演訓中也未曾出現任何問題。

關於戰機失事的原因,台軍人士內部討論有兩種可能性。第一種是發動機吸入了飛鳥。因為訓練場在海邊,海鳥在附近覓食,所以海鳥比較多。當戰機俯衝時,海鳥會受到驚嚇,飛起來時可能與飛機相撞或者,吸入發動機。導致飛機突然出現故障,急速墜海。

第二種是「空間迷向」。這個主要是空軍飛行員在飛行中,只要有低頭檢視或回頭察看等頭部動作,會很容易迷失方向,產生錯覺。尤其是當時失事的那架F-16V戰機處於高速俯衝的狀態,而且還是僚機,可能急著抬頭去找另一架長機,因此產生了「空間迷向」。

不過,也有人說是台軍F-16戰機的機體經過20多年,雖然有保養維護,但是已經老化並存在隱患。雖然台軍耗資40億美元,將141架F-16A/B型戰機升級為F-16V,號稱提升了隱形化,加強了遠距離偵察感知能力,其視距外作戰能力大幅提升,但是機身主體框架還是老的。


02 F-16V到底性能怎樣?飛行員心理壓力巨大

11日晚間,台空軍介紹了一些細節。針對初步判斷的失事原因,台空軍督察長柳惠千少將說,這架F-16V於當天下午執行對地炸射課目。在進行第三個科目「大角度導入」時,戰機呈現大角度、向下快速墜海。

而靶場飛行輔導室曾試圖通過無線電提醒飛行員,但因為飛行員可能持續按下無線電的麥克風,導致無法聽到同一波段中其他人的講話。所以輔導室的呼叫,無法傳達給飛行員,而飛行員在過程中也沒有任何的無線電呼叫。

長時間按住無線電麥克風顯然是不正常的現象,沒有飛行員會做這樣的動作。台空軍方面說,後續還要透過搜救及調查,再做進一步確認。但是,很明顯這名飛行員當時心理壓力很大,很緊張。

可能,這個飛行員已經察覺到飛機的異常問題,所以按下無線電的麥克風,可是戰機在執行大角度俯衝時速度太快,讓他來不及說話就墜海了。或者飛行員當時過於緊張,思緒陷入一片空白,全身肌肉緊繃,導致不知所措。然後就高速墜海了

所以,一直按下無線電的麥克風這個細節,很可能應該是民進黨當局不斷推動「備戰台海」,讓台軍人員背負巨大心理壓力,然後讓飛行員高度緊張,發生了事故。

台軍戰機近一段時期出現墜海等事故的頻率有點過高了。雖然現在F-16V戰機墜海後飛行員生死未卜,民進黨當局企圖搞「以武拒統」很明顯讓這些台軍人員成了犧牲品。之前就有墜海身亡的台軍飛行員家屬痛斥民進黨當局。

台軍急於訓練空軍戰力,是為了渲染緊張氣氛,加緊所謂的「護台備戰」。

原本按照計劃,台空軍要接收144架由F-16A/B 改裝的F-16V,但後來陸續折損為141架,如今再發生墜海事件,進一步減為140架。事實上,台灣在奧巴馬政府拒絕出售新打造的F-16後,早在10多年前就打算升級F-16。

洛克希德·馬丁公司2012年10月贏得18.5億美元(近512億台幣)的升級作業合約後,卻因為美國空軍放棄平行升級F-16的戰鬥航電系統程序擴充套件(CAPES)項目,迫使台灣承擔額外的測試相關費用。

洛馬在美國升級前兩架F-16V後,後續作業則由漢翔航空(AIDC)接手,而所有的升級作業如今預計在2023年底前完成。

除了升級外,F-16V也將加裝如AGM-88高速反輻射(HARM )導彈、AGM-154聯合距外武器 ( JSOW ),還有射程達170英里(近274公里),具有精準打擊力的「增程型距外對陸攻擊導彈」(SLAM-ER)等新武器。

由於跟解放軍空軍之間的實力差距越拉越大,而且在台海空域巡邏的頻率越來越高,飛機架次也越來越多,民進黨當局渲染「F-16V對台灣空軍的重要性有增無減」。

對台灣空軍來說,F-16V才宣布成軍不久就折損戰機,顯然是一大打擊。自2020年起,包括F-16A和F-5E在內,台灣已經折損了6架戰機。就在解放軍軍機加快在台海上空活動的步調,台空軍吃緊地回應之際,戰機接連發生事故。

除了把老舊的F-16A/B戰機升級成F-16V之外,民進黨當局還斥資新台幣2500億元,同步向美國採購66架全新的F-16V戰機,預計2026年可完成全部交付。民進黨當局和台空軍野心勃勃,想在2026年後將擁有超過200架的F-16V,成為全球擁有F-16V最多的部隊。


03 台灣民眾成犧牲品

F-16V戰機機隊,是台灣未來的空防主力。

據稱,戰機改良後可以同時執行搜索、追蹤並鎖定多個目標;另改裝新式任務電腦、座艙儀錶、頭盔瞄準系統、電戰莢艙等,可搭配最新一代的AIM-9X響尾蛇導彈,戰力大為提升。

這讓民進黨當局和台軍都迫不及待想炫耀自己的「主力裝備」。

1月5日,台空軍進行「春節戰備戰力展示」,駐防在嘉義水上基地的台空軍四聯隊動用16架F-16V戰機,演練緊急起飛、「大象漫步」等科目 ,同時台軍還首度展示一頂要價新台幣1200萬元(約合276萬元人民幣)的聯合頭盔瞄準系統(JHMCS)。

然而,就在台軍「春節戰備戰力展示」僅6天後,就傳出該聯隊一架F-16V戰機墜海的消息。

針對台軍戰機進行加強戰備訓練,模擬解放軍春節期間「犯台」,國台辦發言人朱鳳蓮警告,民進黨當局不自量力,妄圖「以武謀獨」,不僅嚴重損害台灣民眾福祉,還會加劇台海緊張動蕩,把台灣民眾推向危險境地。

就在1月11日同一天,被民進黨主控的台「立法院」通過了旨在提升台軍海空戰力的特別軍費預算,金額約2370億元新台幣(546億元人民幣)。

這項特別軍費預算,將分5年編列。

這是在2022年創紀錄的5177億元台幣 (約1192億元人民幣)年度軍費預算基礎上,所再增加的額外預算。早前台防務部門表示,該預算就用在採購台灣自產自製的武器,其中包括「雄風」、「天弓」、「天劍」系列等導彈。

民進黨當局稱,這是為了「在最短的時間內」獲得精準的導彈和大規模製造高效率的海軍艦艇,以提高台灣海上和空中軍事能力。

其實,這是民進黨當局及「獨」派勢力,打著應對「大陸軍事威脅」的旗號,綁架台灣民眾搞「以武拒統」。

也是在1月11日,島內國民黨前「立委」龐建國,當天清晨在社交媒體群里連發3次「不公不義的台灣,我生不如死」。然後於上午7時許墜樓,自殺身亡。這不是對民進黨當局綁架下,當前台灣社會畸形的氛圍以死控訴,是什麼?

所以,「以武拒統」是死路一條,再先進的武器也幫不了民進黨當局和那些「台獨」勢力。台灣民眾應該做出更大的抗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