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2年6月12、13日,毛主席在北京主持召開廣東工作會議,會議批評了廣東工作犯了兩條"錯誤":一是"土改右傾";二是"幹部問題上犯了地方主義錯誤"。毛主席在會上指出:"葉劍英同志在華南工作是有成績的,他對這個問題沒有什麼責任,更不能說他是搞地方主義們頭頭,大家要理解他。……。"參加會議的中南局、華南分局少數領導人對華南分局兩位主要領導人葉劍英、方方進行了嚴厲批評。會議還決定對華南分局的領導進行調整。
1952年6月26日,中南局向中共中央發出華南分局委員會組成及委員會分工的請示,分局委員會原有委員葉劍英、張雲逸、方方、古大存、黃永勝、易秀湘、林平、曾生、李明、區夢覺、李堅真、林鏘雲、陳漫遠、李天佑、邱會作、吳克華、趙紫陽、馮白駒、譚政文、陶鑄等二十人,其中曾生調出學習,林鏘雲調中南或中南分配工作。新增譚政、梁必業、劉興元、楊一辰、何偉、王德、郝中士、賀希明、武光、朱光、伍晉南為委員,共二十九人。並以葉、張、譚政、陶、方、古、黃、易、何、楊、趙十一人為常委;其分工:葉為第一書記負總責,張為第二書記,譚為第三書記主管軍隊,陶為第四書記主管黨群,方為第五書記管政府,楊任組織部長,李明任第一副部長,區為第二副部長,李心清任宣傳部第一副部長代部長,王匡調《南方日報》任社長兼第二副部長,黃文俞任新華社分社社長,何偉任廣州第二書記兼第一副市長,馮兼省府副主席。7月1日中央批複同意分局委員會組成及其分工。本期將詳解1952年7月1日後,經中央同意的華南分局委員會組成人員在52年的評級與分工,現具體介紹如下:
一,華南分局書記名單、級別與分工(5人):
- 葉劍英(大軍區司令員級):華南分局第一書記,負總責;中南軍區代司令員,廣東省人民政府主席
- 張雲逸(行政三級):華南分局第二書記;廣西省委書記兼廣西省人民政府府主席,軍隊定軍委委員級
- 譚政(軍委委員級):華南分局第三書記,主管軍隊;中南軍區第三政委兼華南軍區第一政委
- 陶鑄(行政五級):華南分局第四書記,主管黨群;中南局委員,中南軍區政治部主任兼華南軍區第二政委
- 方方(行政六級):華南分局第五書記,主管政府;中南局委員,廣東省人民政府第一副主席,由原華南分局第三書記降為第書記,級別由原行政五級降為行政六級
二,華南分局常務委員名單、任職與級別(6人):
- 古大存(行政五級):廣東省人民政府副主席兼民政廳廳長,中央候補委員,中南局委員
- 黃永勝(正兵團級):中南局委員(51.10),華南軍區副司令員(52.7任中南軍區參謀長)
- 易秀湘(行政七級):華南分局財委副主任兼廣東省財政廳廳長,行政七級
- 何偉(行政七級):廣州第二書記兼第一副市長,原廣西省委第三副書記
- 趙紫陽(行政七級):華南分局秘書長兼辦公廳主任
- 楊一辰(行政七級):華南分局組織部部長,原廣州市委第二書記
三,1952年7月1日前原有華南分局委員名單、任職與級別(10人):
- 譚政文(行政六級):華南分局社會部部長兼廣東省人民政府公安廳廳長
- 陳漫遠(行政六級):中南局委員,廣西省委第一副書記兼廣西省人民政府副主席,廣西軍區第二政委
- 李天佑(副兵團級):中南局委員,廣西省委副書記,廣西軍區司令員
- 林平(行政七級):中南軍政委委員
- 李明(行政七級):華南分局組織部第一副部長
- 區夢覺(女,行政七級):華南分局組織部副部長,全國婦聯常委兼秘書長
- 李堅真(女,行政七級):華南分局婦委書記
- 吳克華(准兵團級):華南軍區參謀長
- 邱會作(准兵團級):華南軍區政治部主任
- 馮白駒(行政七級):中南局委員(51.11),海南區委書記,海南軍區司令員兼政委,廣東省人民政府副主席。
四,1952年7月1日後新增華南分局委員名單、任職與級別:
- 梁必業(准兵團級):中南軍區政治部第一副主任兼幹部部部長
- 劉興元(正軍級):中南軍區幹部部副部長
- 王德(行政八級):粵西區委第一書記
- 郝中士(行政八級):粵東區委第一書記
- 賀希明(行政八級):廣西省委委員,廣西省人民政府秘書長兼財政廳廳長
- 武光(行政八級):粵西區委第二書記
- 朱光(行政八級):廣州市副市長
- 伍晉南(行政八級):27入黨,北江地委第一書記,擬任粵北區委第一書記(52.9)
五,1952年7月華南分局各工作機構負責人名單、任職與級別:
- 華南分局秘書長兼辦公廳主任:趙紫陽
- 華南分局組織部部長:楊一辰;副部長:林李明(一),區夢覺(二)
- 華南分局宣傳部部長:李心清(代,行政八級),原四野政治部秘書長;副部長:李心清(一),王匡(二)
- 華南分局統戰部部長:葉劍英(兼)
- 華南分局社會部部長:譚政文
- 華南分局職工委書記:楊一辰
- 華南分局婦工委書記:李堅真,區夢覺(52.8)
- 王匡(行政九級):新華通訊社華南總分社社長。38年入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