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聽好消息還是壞消息?美國非農就業報告暗藏玄機

美國2月份新增就業人數再一次超過經濟學家預期。但如果仔細閱讀其中的細分數據,會發現情況很難簡單用好或壞來形容。

好消息是,包括女性和少數族裔在內的更多人加入勞動力市場,許多勞動者的薪資實際上出現了加速增長。而另一方面,新增就業只集中在少數幾個行業,平均工作小時數出現下降。

以下是對數據報告的細分歸納:

好消息

上個月非農就業人數增加了31.1萬,超出彭博調查的幾乎所有經濟學家的預測。這是新增就業人數連續第11個月超過預期,持續時間之久為彭博1998年彙編相關數據以來最長。

勞動參與率升至62.5%,為2020年3月以來最高。25至54歲年齡段,女性和少數族裔就業人數均增加。

25-54歲年齡段就業人口與總人數之比回升至疫情爆發前水平。這是個好消息,因為其表明這些人不僅回到了勞動力市場,而且他們有工作。

生產性和非管理類勞動者的工資增長0.5%,為三個月最大增幅,主要受服務業推動。

失業持續時間中值降至8.3周,為7月以來最短,表明失業者找到新工作的速度更快了。平均時長降至2020年7月以來最低。

建築業就業繼續保持增長,儘管住房市場低迷,但該行業2月仍增加了2.4萬個就業崗位。

臨時工人數連續第二個月增加。該類別被視為勞動力需求的領先指標。

壞消息

包括管理人員在內的平均時薪環比增長0.2%,低於預期,為一年來最小增幅。

2月平均每周工作時間縮短至34.5小時。這可能是一個令人擔憂的跡象。

追蹤各個行業就業增長廣泛程度的所謂擴散指數降至2020年4月以來最低水平。該報告顯示,就業人數增加主要來自休閑、住宿,零售貿易和醫療保健領域。

衡量單周新增就業的總體指標創兩年前下滑以來的最小增幅。

2月失業者和結束臨時工作的人數激增22.3萬,創疫情初期以來的最大增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