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創/深圳商報首席記者 包力 通訊員 黃天獎/文 余亞男 朱學治/圖
新高考改革在全國的推進實施,對學生的生涯規劃能力提出了空前的要求。在人生的每個路口,如何選擇自己喜歡的?怎樣的選擇是適合自己的?這成為每位學生的必修課。1月8日,深圳市龍津中學精心組織了一場生涯教育活動,學校邀請由寶安中學(集團)傑出校友張宇懷為領隊的寶安海歸協會成員,為龍津學子舉行了一次面對面交流的生涯教育活動。他們是畢業於牛津大學、早稻田大學等大學的碩士、博士和博士後,也是科技、金融、醫療等行業的精英。
本次生涯教育活動由高一年級副級長連雨杉老師主持。活動主要分為三個環節:張宇懷作「梅花香自苦寒來,從寶中到牛津的故事」的生涯規劃講座,張宇懷校友攜寶安海歸協會成員現場答疑以及學長進課堂給學生鼓勵。
講座開始,寶安中學(集團)高中部副校長陳福玲為講座致辭。她介紹了張宇懷從寶安中學到牛津大學的學習經歷和留學的突出表現。
在講座環節,張宇懷通過詼諧幽默的語言,給龍津中學的學弟學妹們分享了自己在北愛爾蘭女王大學讀本科以及在牛津大學讀碩士研究生的經歷。
張宇懷首先向同學們分享了自己人生的第一份兼職 、人生的第一個競選。他表示,通過那次競選,自己成為了北愛爾蘭女王大學學生會國際學生委員會主席,也是北愛爾蘭女王大學學生會第一位中國籍的國際學生委員會主席。那段經歷讓他對「責任」有了更深的理解,這也是他為什麼畢業後一直致力於公益的原因 。
張宇懷還通過分享自己參加一年一度的「英國年度最優秀國際學生」評比活動感受,以及獲得「英國女王大學2007年度最佳學生」獎(英國女王大學百年歷史上第一個獲此獎的外國學生)的經歷,告訴同學們要「不安於現狀,勇於突破自我」。
最後,張宇懷向同學們分享了自己獲得牛津大學格林坦普頓優秀新生獎以及傑出貢獻獎的經歷,並表示要懷著一顆感恩的心,給投資在自己身上的人雙倍的回報。
張宇懷除了自己來作講座分享,還邀請了4位海歸協會成員一同來到學校與龍津學子進行了面對面的交流。他們是:
陳路沅,博士研究生,大阪齒科大學客座講師,寶安區高層次人才,中華口腔醫學會老年口腔醫學專業委員會青年委員,廣東省科技諮詢專家,廣東省精準醫學應用學會委員,深圳市老年口腔醫學會委員。
吳菁,寶安區六屆政協委員,深圳市福永人民醫院消化內科學科帶頭人,金澤醫科大學消化內科博士,金澤醫科大學消化內科博士後,深圳市醫師協會消化內科專委會常務理事,深圳市醫師協會消化內鏡專委會常務理事,深圳市超聲內鏡學會委員,寶安區高層次人才。
孫曉萌,早稻田大學國際經濟碩士,平安銀行信用卡中心風控數據分析師。
歐陽文俊,國泰世華銀行業務副總經理,曾是甘肅省110米欄紀錄保持者。
龍津中學的同學們不僅認真聆聽講座,還進行了深刻的思考,在交流環節踴躍發言,向在座的學長學姐們提出了自己的困惑。
劉芷辰同學問:「如何增強自己的執行力?除學習能力外,高中生還需要培養何種能力以適應大學生活?」吳芊菲同學問:「在當前沒有特別的興趣愛好的情況下,怎樣確定自己適合的職業方向?」蔡文睿同學問:「如果遇到不如意的事或遇到挫折,應該怎麼調整心態?」
學長們基於同學們的困惑,紛紛結合自己的學習、成長經歷一一進行了解答。
本次活動,除了3個班級在現場參加外,還有17個班級在線上參加。因此,為了讓更多的學生可以與學長進行面對面的交流,活動特別設置了「學長進課堂」環節。
在走訪中,許多同學對張宇懷及優秀的海歸協會成員表示熱烈歡迎,紛紛表示要以學長為榜樣,努力學習,成為更好的自己。
本次生涯教育活動,線上線下共計1200餘名師生家長參加。無論是老師還是學生,都對本次活動大為讚賞,紛紛表示收穫頗豐。
本次活動的開展,離不開校長朱中友對生涯教育的重視。他表示,希望同學們早定目標、早做規劃,學校將發揮寶安中學(集團)的優勢,最大化地為學生創造適合的教育,讓學生成為更好的自己。
龍津中學作為寶安中學(集團)的新成員,一直致力於與集團高中部打造課程建設、教學管理、教育科研、教師發展和學生成長等「五大共同體」。本次活動為學校在共建學生成長共同體方面提供了新思路、新舉措、新方法。
審讀:孫世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