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首發自:北國小甜瓜
作者:甜瓜瓜
我是甜瓜。
中國全面開放的腳步,在加快。
12月14日,香港宣布:
海外入境「0+0」。
香港特首李家超
也就是說,海外入境,
無需隔離,馬上就能自由活動。
這意味著,
中國面向世界的大門,已經打開。
01
香港,成了中國第一個「0」+「0」的城市,
黃碼取消,海外入境和本地居民一樣,
只有確診時會轉為紅碼,
其餘全是藍碼,正常活動。
同時,從12月9日0點起,確診者和密接者的檢疫期均縮短至5天。
12月15日,香港特別行政區行政長官李家超在個人微博發文稱,2023年與內地通關有很現實的可能性。
目前,香港-深圳的「健康驛站」配額不斷增加,
上周,增加了1000人/天,
12月15日又增加了500人/天
目前,是每天2500人。
針對一些「急需返回內地」的人,還增加了「關懷通關名額」。
70歲以上老人、在港無監護人的14歲或以下兒童、孕婦及其陪護人員等八類特殊人士,均可優先通關。
香港已徹底放開,那麼香港回內地呢?
現在,從香港前往內地無需口岸核酸檢測,直接持48小時核酸陰性報告就能通行!
而且,根據港媒《香港01》報道:
目前雖無官宣,但最快下個月就有望「0+3」了,
02
澳門,緊隨其後。
剛剛,澳門官宣:
自2022年12月17日零時起,入境澳門的遊客將不再需要集中隔離。
原來是:5天集中隔離+3天居家隔離。
今天起:5天居家隔離+3天離境限制。
儘管「48小時核酸陰性證明」、「入境9天內不得前往內地」等限制仍在,但是明眼人都能看出,放寬的腳步,越走越急。
同時,不少回國的華人表示:
目前,內陸一些城市的入境隔離政策疑似從「5+3」變成了「5+0」。
成都
還有不少回國網友在社交媒體發出:
深圳結束酒店隔離就可以自由離開,沒有了「閉環接送」,「居家(隔離)現在基本上形同虛設了」。
除了深圳、成都,還有上海、廣西和南京的網友也紛紛曬出了自己「5+3」變成「5+0」的經歷,但均未得到官方證實。
不信謠、不傳謠,
只要沒官宣,我們就暫時不信。
不過,下面的卻是事實。
03
海外回國的航班大增、機票狂降~
甜瓜粗略匯總了一下:
從現在開始到2023年3月25日,
國航、南航、東航國際航線全部大幅增加,
其中國航、南航環比增長了100%和68%!
此外,紐西蘭航空、澳洲航空、加拿大航空等都從下月起增加了飛中國的航班。
與此同時,海外回中國的票價大跳水!
舉個例子:
1個月前,加拿大回國的機票還是$5000,
現在,2月回國機票竟然低至$860,
已經基本恢復到了疫情前水平。
中國,真的要徹底敞開大門了嗎?
目前看來,開門是遲早的事,
關鍵是時間。
此前,有據稱內部消息人士告訴「南華早報」,中國或許會在明年1月22日左右做出更大的改變。
屆時,可能入境中國將不需要再接受5天隔離,變成只需要3天醫學檢測。
這就是最近全網瘋傳的回國0+3!
也有人說是1月9號
但我們諮詢了機場相關工作人員,
截至甜瓜發文時,還沒有得到官方通知。
雖然具體日期有出入,但目前很多聲音都喊:
2023年1月。
面對這樣的情況,
海外盼歸的人欣喜若狂,
國內生活工作者倍感憂慮,
一切矛頭都指向:
中國緊閉3年的大門,正在徐徐打開。
04
目前,國外的情況怎麼樣?
每次回答這個問題,瓜都會挨罵。
每個國家、地區的情況都不同,會有出入。
因此,這裡只說北美,我看見的。
目前,美國紐約市感染率創數月最高,一些地區又出現了帳篷醫院;加拿大,魁省新冠住院達2000人,創10月來最高。
1、和中國一樣,北美目前也缺葯。
這是12月16日,加州一連鎖藥店的櫃檯
兒童感冒藥、咳嗽藥全部缺貨
這是之前拍的加拿大阿省一連鎖藥店
所有兒童退燒藥、咳嗽藥、感冒藥全部斷貨,
情況一直持續了數月後,
政府稱緊急從國外調來了50000萬瓶兒童感冒發燒常見葯,本周剛剛運抵分發至各個地區的藥店,情況有所緩解,但還沒有完全解決。
新冠、呼吸道合胞病毒(RSV)和流感,三重夾擊,
感冒、咳嗽和兒童退燒止痛藥,供應吃緊。
尼爾森數據顯示:過去一年美國人在咳嗽和感冒藥上花費近120億美元,比一年前增長近30%。
上呼吸道感染者正在激增,感冒、咳嗽藥銷售額增加了35%。
除了數以萬計長者的死亡,這也是開放的代價之一。
2、醫院壓力山大,尤其是兒科
近日,白宮發布了「今冬新冠激增的應急計劃」。
最新數據顯示:
進入12月以來,美國新冠報告的確診病例和住院人數正呈上升趨勢。
由於兒童患者激增,兒童醫院的壓力倍增。數據同時顯示,最近幾周的COVID-19廢水水平和住院人數持續上升,只是數字略低於去年同期。
這是芝加哥17個月的嬰兒安德里亞·貝爾 (Andrea Bell) ,她患有先天脊柱裂,感染新冠12小時後出現了呼吸衰竭,隨後掛上了呼吸機。
Andrea Bell
幸好,在搶救後,孩子保住一命。
但像這樣的「脆弱人群」在全世界還有很多,
除了前幾天提到的「銀髮群體」,
孩子們同樣需要被妥善保護。
3、長新冠 ,正在殺人
長新冠,也叫新冠後遺症,指的是一些人在感染新冠病毒後經歷的一系列長期癥狀。
今天,美國疾控中心CDC發布了首次針對長新冠死亡的人數統計:長新冠已至少造成3544美國人死亡。
根據數據分析,長新冠的死者絕大多數是老年人,其中大約75%的死者年齡為65歲以上。
CDC稱,新冠感染本身已在美國造成超過100萬人死亡。
包括疲勞、腦霧、心臟和呼吸問題在內的長新冠癥狀,因暫時沒有標準的治療方法,在美國已影響了多達2300萬人,嚴重程度各不相同。
不過,專家認為,這一數據可能被嚴重低估。
4、疫苗,可以打
12月13日,英聯邦基金髮布報告:美國在過去2年打出了6.55億劑新冠疫苗,防止了300多萬人死亡。
如果當初政府沒有大規模推廣疫苗接種,全美的染疫人數將比現在多出1.5倍,住院人數也將增加3.8倍、死亡人數上升4.1倍。
疫苗,不能避免感染,但可以有效預防重症。
尤其是「脆弱群體」,能打可打。
畢竟,現在也沒有更好的辦法。
甜瓜說
開放後的第一波衝擊,比我們想像中更猛。
甜瓜在國內的朋友圈,似乎大半都已感染,不知道您那邊怎麼樣?
目前大家的焦點似乎都在北、上、廣等大城市,但其實根據目前北美3年疫情泥沼的糾纏,中國真正的挑戰也許在鄉村。
1、春運即將開始。還有38天,將會有數億人湧入鄉村,除了三年未見的思念,還有病毒。
2022春運一瞥
2、鄉村很多都是留守老人和孩子,很多老人甚至生病都捨不得看,基礎性疾病常見,屬「脆弱群體」密集地區。
3、一旦生病,村鎮醫療資源少,很多衛生院甚至連ICU、呼吸機都屈指可數,一旦疫情暴發,醫療壓力巨大。
守護這批「脆弱人群」,刻不容緩。
好在,國家已經開始在行動了。
昨天,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已經印發《加強農村地區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健康服務工作方案》:規範佩戴口罩、提高老年人接種率、加強縣域內必需藥品和抗原檢測試劑盒儲備等一系列政策舉措。
開弓沒有回頭箭,
三年了,這一關總要闖過去。
謝謝您的閱讀,還請點亮【在看】+【轉發】,讓更多人看見,祈願國泰民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