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帝經濟戰:美元是如何消滅美元的?

說句老實話!
這只是一個假想,但絕對是有道理的假想,某些經濟學家們知道,但是他們故作高深,故意用專業術語,弄得雲山霧罩。讓你摸不著北,否則何以顯得他們才高八斗,學富五車?

一、問題的誕生

美國稱霸世界的兩個工具,一個是軍事實力,一個就是美元霸權。

軍事實力稱霸世界,你能看得出來。美國想打誰打誰,航空母艦,宙斯盾,艦載飛機,巡航導彈F22,毒刺導彈,包括中國和俄羅斯,和美軍對壘的時候,心裡總是萬分的警惕,為啥?

因為不論是核軍力,還是常規軍力,美國絕對是一超。

美元稱霸世界,你也能看得出來。美元泛濫世界各地,所以美國前財長約翰-康納利說「美元是我們的貨幣,卻是你們的問題」。那麼?為什麼美元會成為全世界人民的問題?

二、問題的表現

1、亞洲金融危機

1997年亞洲金融危機是發生於1997年的一次世界性金融風波。1997年7月2日,亞洲金融風暴席捲泰國。不久,這場風暴波及馬來西亞、新加坡、日本和韓國、中國等地。泰國、印尼、韓國等國的貨幣大幅貶值,同時造成亞洲大部分主要股市的大幅下跌;衝擊亞洲各國外貿企業,造成亞洲許多大型企業的倒閉,工人失業,社會經濟蕭條。打破了亞洲經濟急速發展的景象。亞洲一些經濟大國的經濟開始蕭條,一些國家的政局也開始混亂。泰國印度尼西亞韓國是受此金融風暴波及最嚴重的國家。新加坡馬來西亞菲律賓和中國香港地區也被波及。

金融大鱷喬治-索羅斯

所有的金融危機爆發的時候,大家都會說:裡面有泡沫。

但是問題在於,泡沫到底是怎麼來的?其實來源於兩個字——投機。

所以說,世界上本來沒有泡沫,有了製造泡沫的人,才有了泡沫。索羅斯則是另一種人,他是專門製造泡沫,然後戳破泡沫的人。

當時泰國實行的是固定匯率制,簡單來說就是泰銖和美元綁定,因為美元是公認的國際貨幣,所以泰銖兌換美元穩定使得泰銖也成了某種意義上的「穩定貨幣」。

廣場花園協定之後,日本等亞洲國家對美元的匯率增幅極大,導致日本經濟出現了詭異的「極度繁榮」。大概說來就是因為日元對美元的匯率提升太快,導致手中握有大票日元的日本企業瘋狂收購美國資產炒房。

但是副作用就是出口行業受到重創,實體經濟的底子壞掉了,實際上是虛假的房地產和股市繁榮,最終日經指數還是血崩了。

當然這個問題不僅僅是日本一國,泰國 馬來西亞甚至新加坡和當時的香港都有這個問題。各國匯率對美元都處於高位,但是由於泰國實行的是固定匯率制,一時半會兒又不可能讓泰銖貶值,這個時候索羅斯決定幫幫泰國,讓他看看金融核彈的威力。

1997年2月開始,索羅斯等人開始在國際市場上拆借籌款,大筆槓桿買入泰銖。根據他們的計算,泰國央行的外匯儲備是不夠維持泰銖匯率的。他們的手法很簡單,從泰國銀行借入泰銖,然後換成美元,然後在國際上一次性全部扔出去,等泰銖貶值之後,再換成泰銖還債。目標就是逼迫泰國央行放棄固定匯率制,到時候整個泰銖就會成為他們的「無限制印鈔機」,被他們予取予求了。

對於索羅斯等人來說,挑戰一個國家央行的貨幣能力,其實也不是第一次操作了,之前狙擊德國馬克就是一次成功作戰。不過這次索羅斯很清楚,泰國的背後可站著全亞洲最強央行之一的新加坡央行。果然,1997年2月,索羅斯等人發動了試探性進攻,泰國央行快速反擊,通過在市場上回購泰銖穩定匯率。

之後的五個月,索羅斯等人用量子基金為主,吸引全世界的流動資本炒家入局,當時的泰國沒什麼強制金融管制(而且也不敢),所以國際炒家瘋狂隔夜拆借,泰國央行只能指望用利息讓他們虧到不敢進攻,但是這幫人就像開了無限資金的外掛一樣。新加坡央行先前投入的120億美元全部耗盡,龐大的外匯儲備都即將告罄。

結果到了7月份,本來還信誓旦旦承諾泰銖永遠不會大規模貶值的泰國央行被迫宣布施行「浮動匯率制」。結果瞬間索羅斯等國際資本就接管了泰銖的匯率,變成了名副其實的「泰國央行」。泰銖在國際市場上過山車一般的漲跌,完全被索羅斯等人操縱。泰國的房地產和股市一落千丈。泰國人民十幾年積累的財富被洗劫一空。

關鍵問題在於,東南亞國家當時普遍都是債台高築,外匯儲備吃緊,索羅斯他們能用這個方法幹掉泰國央行,其它國家也是很難倖免。不久之後,菲律賓、印尼等國家和地區都宣布浮動匯率制,同時為了限制索羅斯等機構隔夜拆借,大規模提升了銀行的拆借利息,國內的企業現金流急轉直下,大量企業宣布倒閉,一場金融狙擊戰徹底變為了金融危機。

這場金融危機之下,貨幣資金自由化的金融問題大幅度暴露出來。各國央行只能坐看國際炒家從本國和離岸市場掏空自己國家的貨幣但是無能為力。唯一的對抗手段就是強行提高他們的借款利息,然而這樣做會導致國內股市下跌,經濟爆炸,同時這幫國家炒家還做空股市,股市下跌還會讓他們有更多的資金形成惡性循環。

是喬治-索羅斯牛嗎?真牛。

一個人居然敢發動對另一個,或者好幾個國家的央行的攻擊,這人的有多大的能量?

你要是以為這是一個人牛,那你就錯了。不是喬治-索羅斯牛,而是美國牛,美元牛。

狙擊德國馬克,狙擊英國英鎊,狙擊俄羅斯盧布,狙擊日元,狙擊南朝鮮韓元,泰國、新加坡、印尼、菲律賓,統統給人家干趴下了。

為啥?這明明是美國對這些國家發動的金融打擊戰,工具是美元,華爾街是總參謀部,露面的操盤手是索羅斯,彈藥由美國銀行全面提供,突破口是一國的金融完全開放,資本可以自由進出,最好這個國家的貨幣還綁定美元。

金融危機的結果是什麼?

貨幣瘋狂貶值,通貨膨脹。股市市值下降,工商業融資困難,周轉失靈,債務如山。銀行呆壞賬增加,瀕臨倒閉。工人失業下崗,企業停滯。重要的資產變成了華爾街的,資本出逃。

2、2008年次貸危機

美國次貸危機又稱次級房貸危機,也譯為次債危機。它是指一場發生在美國,因次級抵押貸款機構破產、投資基金被迫關閉、股市劇烈震蕩引起的金融風暴。它致使全球主要金融市場出現流動性不足危機。美國「次貸危機」是從2006年春季開始逐步顯現的。2007年8月開始席捲美國歐盟和日本等世界主要金融市場。

2007年2月13日美國新世紀金融公司(New Century Finance)發出2006年第四季度盈利預警。

滙豐控股宣布業績,並額外增加在美國次級房屋信貸的準備金額達70億美元,合共105.73億美元,升幅達33.6%;消息一出,令當日股市大跌,其中恒生指數下跌777點,跌幅4%。

面對來自華爾街174億美元逼債,作為美國第二大次級抵押貸款公司——新世紀金融(New Century Financial Corp)在2007年4月2日宣布申請破產保護、裁減54%的員工。

2007年8月2日,德國工業銀行宣布盈利預警,後來更估計出現了82億歐元的虧損,因為旗下的一個規模為127億歐元為「萊茵蘭基金」(Rhineland Funding)以及銀行本身少量的參與了美國房地產次級抵押貸款市場業務而遭到巨大損失。德國央行召集全國銀行同業商討拯救德國工業銀行一攬子計劃

美國第十大抵押貸款機構——美國住房抵押貸款投資公司2007年8月6日正式向法院申請破產保護,成為繼新世紀金融公司之後美國又一家申請破產的大型抵押貸款機構。

2007年8月8日,美國第五大投行貝爾斯登宣布旗下兩支基金倒閉,原因同樣是由於次貸風暴。

2007年8月9日,法國第一大銀行巴黎銀行宣布凍結旗下三支基金,同樣是因為投資了美國次貸債券而蒙受巨大損失。此舉導致歐洲股市重挫。

2007年8月13日,日本第二大銀行瑞穗銀行的母公司瑞穗集團宣布與美國次貸相關損失為6億日元。日、韓銀行已因美國次級房貸風暴產生損失。據瑞銀證券日本公司的估計,日本九大銀行持有美國次級房貸擔保證券已超過一萬億日元。此外,包括Woori在內的五家韓國銀行總計投資5.65億美元的擔保債權憑證(CDO)。投資者擔心美國次貸問題會對全球金融市場帶來強大衝擊。不過日本分析師深信日本各銀行投資的擔保債權憑證絕大多數為最高信用評等,次貸危機影響有限。

其後花旗集團也宣布,2007年7月份由次貸引起的損失達7億美元,不過對於一個年盈利200億美元的金融集團,這個也只是小數目。

不過2007年的花旗集團的股價已由高位時的23美元跌倒了2008年的3美元多一點,也就是說2007年的花旗集團的身價相當於一家美國地區銀行的水平,根據最新排名花旗已經跌至19名,且市值已經縮水百分之九十,且其財務狀況也不樂觀.

抄了這麼多廢話,實際我只想告訴你一句話。

美國次貸問題實際上是由於美國人的住房問題引發的,操盤手叫做兩房,這兩玩意的債務總額為5.2萬億美元,

3/4由美國持有,也就是銀行、保險、基金、個人、政府,出現危機之後美國政府宣布收歸國有了。現在好像美國政府趨向於託管,然後放手,也就是說,不管了。

1/4由別的國家持有,據說中國是大頭,佔到4500億美元,有官員說現在債券年息6%還本付息正常,沒有受到影響。

據德國媒體報道,德國金融監管局預測,次貸危機可能使全球各類金融機構最高損失6000億美元。

銀行業已知損失為2950億美元,其中德國銀行損失佔10%,但如果信貸危機從銀行業擴展到對沖基金、保險公司、養老基金甚至非金融公司,損失可能擴大到6000億美元。

除美國第二大次級抵押貸款企業新世紀金融公司申請破產,美國花旗、美林瑞士銀行等多家巨頭公司在2007年季報、年報中宣布巨虧。

 美國貝爾斯登日前向旗下兩隻陷入困境的對沖基金投資者宣告,由於以次級抵押貸款為收益的AAA類高信用等級證券價值出現「空前下滑」,在資產回收後,上述兩隻基金投資者的收益將會很低,幾乎「無價值剩餘」。

 美國房地產投資信託公司解散,提出了破產申請。

  全美最大的房地產抵押貸款公司全國金融公司發布報告,公司財務壓力進一步累積,或者市場對公司運營能力喪失信心,公司可能被迫清算資產甚至破產。15號紐約證券交易所收盤時,全國金融公司股價報收21.29美元,每股下跌3.17美元。

 花旗宣布,第四季度虧損98.3億美元,合每股虧損1.99美元。受次級抵押貸款市場問題的困擾,該公司第四季度發生高達181億美元左右的稅前減記額及信貸成本。

  美林公司第四季度虧損98.3億美元,每股虧損12.01美元。

 瑞士銀行宣布,受高達140億美元的次貸資產沖減拖累第四季度出現約114億美元虧損。

所謂的美元霸權,包括好幾方面的意思:

(1)你從骨子裡面相信:美元就是硬通貨,有無比堅挺的信用,你可以用它買到你需要的任何東西,而且它永不貶值。

(2)世界各國都相信:只有美元才是全球大宗商品和資源的定價主導者,任何交易必須使用美元才是令人放心的,自己賺到的錢必須放在美聯儲的銀行里,或者買成美國國債持有。

說穿了,美元不過就是一張紙,你為什麼那麼相信它?

因為美國在製造這個假象,只有美國是最安全的,只有美國的經濟沒有問題。

只要你信了,美國就可以開動核動力印鈔機,不停地用廉價美元收割你,且慢,不停地印美元,美元為什麼不會貶值?

你傻呀?美國一方面在印美元,自然另一方面就在消滅美元。

如果所有印出來的美元都不消滅,全世界都是美元了。但是,這一進一出,一產一消中,美國已經掠奪了全世界。

如何消滅的?戰爭,你看,美國打伊拉克,不就消滅了400億美元?債市,次貸危機不就消滅了6000億美元?那股市呢?每一次過山坡式的股市大跌,成千上萬億的美元灰飛煙滅。

懂了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