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得美但不娘的男明星,第一名應該是柏原崇

哪些演員讓你覺得不紅實在太可惜了?

知乎上,這個問題的最高票回答是柏原崇

柏原崇

柏原崇不紅嗎?2021年5月20日,電影《情書》在中國大陸重映,不同年級的男女、隔代的觀眾紛紛奔赴影院,看一場26年前首映的、發生在異國的愛情悲劇。除了導演岩井俊二的號召力之外,另一個原因是,就是為了在大銀幕上看一眼柏原崇。

2021年5月20日,電影《情書》在中國大陸重映

1995年電影《情書》上映。從戲份上說,主角是中山美穗酒井美紀、豐川悅司,柏原崇不過排在演員表第四。他出場十來分鐘,台詞寥寥--電影進行到一半,午後無人的校園圖書館,一男一女兩個名字叫「藤井樹」的少年,被選中做圖書管理員。男藤井樹看起來不幹正事,也不理女藤井樹的招呼,獨自靠在窗邊看書。

柏原崇在《情書》中的經典鏡頭

柏原崇扮演男的藤井樹,有人後來算過,在這裡,導演給他的特寫一共20秒,其中最長一段足足7秒

7秒里,白色窗帘不緊不慢地拂過,柏原崇在窗邊低頭看書,好像躲進窗帘里,又好像要抬起眼來。無數觀眾被這一幕打動,既希望畫面里的少年可以抬頭看一眼世界、看一眼自己,又很怕驚擾他,就這樣一直低著頭也很好。

一個叫藤井樹的男生,一部叫《情書》的電影,就此被這7秒定格,片刻成為永恆。從此以後,掛著白色窗帘的校園圖書館、沉默內斂的高中男生,少年交錯的愛戀,都因此得到命名,擁有了出處。

同時定格下來的,還有18歲柏原崇的臉。二十多年後,電影《情書》在亞洲許多地方重映。人們對岩井俊二的情感與影像,總是有諸多解讀,但對《情書》里的柏原崇,一定是直達感性的。你看到那7秒,並在以後可能的機會裡,期待與它重遇。

柏原崇的《一吻定情》在日本播出時,收視率10.1%。他作為男配出演的電視劇《白線流》,平均收視率是10.9%。同期木村拓哉的《 悠長假期》平均收視率為29.6%,《美麗人生》最高收視率41.3%。1999年,16歲的瀧澤秀明出演《魔女的條件》,平均收視率21.5%。

比獎項。木村拓哉、瀧澤秀明手握一堆日劇學院獎、日本電影學院獎。柏原崇第一次拿獎是1995年,憑藉《情書》獲得第19屆日本電影學院獎。他最後一次拿獎是1999年,憑藉懸疑片《心駭邊緣》獲得第23屆黃金飛翔新人獎。

離開《情書》後,柏原崇作為藝人的高光時刻並不太多。2002年,他拍攝電視劇永遠兩個人,拍了兩集後退出,官方理由是被診斷為「頸肩腕綜合症」入院治療,休息一年多,又與當時的女友結婚。再到2004年12月,他與素人在街道上發生肢體衝突,被罰款20萬日元。傷害事件後,柏原崇剃頭謝罪。他主演的劇集被電視台取消,在之後,他在2006年離婚,2008年全面復出,在多部電視劇、電影中飾演配角,甚至是「打醬油」

柏原崇早就站在「能打」的另一邊:忠於自己的不確定,忠於自己的變化,哪怕這變化指向衰退。

有生命就有變化,柏原崇說:「最快樂的事莫過於生命中意想不到隨時可能發生的變化。」如今他自稱「老柏」,過了要通過鬍鬚表達叛逆的年紀,也早就走到了在「不適合」與「還不錯」的兩極反應中,依然接受「充滿生命原貌的自己」的階段。

當年進娛樂圈,原本就是一場誤入。因為媽媽許諾的一碗拉麵,1993年柏原崇參加了「Junon super Boy」選拔賽,以冠軍身份出道。那時候他盤算的是「早早退出」。拍第一部電影,他什麼都不懂,在片場被導演痛罵,想「再拍一部就徹底放棄」。

直到岩井俊二向他發來邀請,許諾能在《情書》看見崇拜的前輩。柏原崇同意了。他回憶那時在劇組「每天都會被導演罵」,「非常艱辛」,「導演教會我,沒有任何優點也沒關係,但是一定不能忘記眼神。」

2021年5月20日,《情書》在大陸重映,這是柏原崇離觀眾最近的一次。對於美少年這個稱號,他說:「關於美少年這個稱呼,這已經是20多年前的事情了,我現在已經是歐吉桑了啊。」想到自己一直被大家稱為美少年,感到十分幸福,而這恰恰讓我再次感受到,我已經不是當年的少年了。」

「年輕的時候,對於這個稱號有抵抗心理和排斥感。但是,現如今長大了想想看,其實還是挺開心的。」他早就不再是美少年了,也過了和「美少年」抗衡的年紀。甚至演員的身份,也不是必需的。

《情書》重映的消息宣布後,人們再次迅速將柏原崇與當年的7秒鐘連接起來,和另外一些擁有一長串輝煌與成功的藝人不同,這是屬於柏原崇或者美少年的,另一種不朽的成功。有的演員一生被獎項、被票房成績、被收視記錄所累,而柏原崇原地不動,卻鮮明地收錄在觀眾的記憶里。只要提到他,人們就能想到那7秒,四海八荒不能取代的7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