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球子 審核/子揚 校正/知秋
近兩年,特斯拉在國內新能源市場的銷量突破新高,今年9月,特斯拉月銷達到5.6萬台,創下歷史新高,中國市場已經成為特斯拉最大的銷售市場。
按道理來講,如特斯拉這樣的巨頭,產品核心供應鏈廠商應該來自美國本土,但從驅動之家獲悉,特斯拉的供應鏈名單似乎都來自中國。
根據博主@互聯網三爺說曝光的特斯拉名單,電池組、電池管理系統、車身、中控、電驅動等各部件供應商中,幾乎全都被國產企業包攬,以電池組為例,正極材料和負極材料由億緯鋰能、杉杉股份以及格林美提供,電池整體則由寧德時代供給。
而在新能源汽車的核心中控方面,自動駕駛系統由聯創電子和均勝電子提供。
總之,在這份供應鏈名單中,來自海外企業的供應鏈卻寥寥無幾。
從上述來看,除了核心的晶元部分之外,特斯拉整體車身幾乎都是由中國製造完成,只有特斯拉這個品牌來自美國,這也就意味著,中國成為特斯拉汽車生產的重心。
事實上,對於特斯拉的做法,很多人都不理解,因為在中國發展的海外企業,都不會在中國押注太多,比如蘋果,進入蘋果供應鏈的基本都是可以隨時替換的中國企業,而核心技術方面的供應均來自美國本土。
為何特斯拉卻如此看重中國供應鏈?
在筆者看來,主要是三方面的原因:
首先,降低成本。
目前,特斯拉已經在中國大陸建立了工廠,選擇中國供應鏈,不僅可以爭取更大的價格優勢,而且,還能降低物流運輸的成本。
其次,提升效率。
如今特斯拉的產品在中國市場可謂是非常熱銷,甚至有時會出現訂單爆滿的情況,所以,在中國大陸選擇供應鏈,會有更加穩定、高效的供應保障,零部件從國內企業生產之後,可以直接運到特斯拉組裝廠進行組裝,這無疑大幅度提高了特斯拉產品的生產效率。
最後,國產供應鏈足夠優秀。
特斯拉將90%的供應鏈選擇中國企業,從側面說明,中國供應鏈已經達到極高的水準。
事實也的確如此,以特斯拉電池整體的供應商寧德時代為例,寧德時代在電池領域的實力毋庸置疑,無論是電池技術還是市場佔比,都位居全球第一,可以說,不少車企都搶著向寧德時代下單。
當然,中國的汽車供應鏈與特斯拉合作也能大幅度提升自身的實力,可以從特斯拉手中獲得大量的營收,用於技術方面的研發,加快技術方面的迭代速度。
但需要明白的是,特斯拉的核心關鍵技術依舊掌握在自己的手中,如自動駕駛技術、晶元技術以及發動機等,這些最為核心技術是特斯拉立足行業的根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