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這世道怎麼了?
屠呦呦研發青蒿素,不惜以身試藥。
而得到巨額獎勵,卻遭到質疑。
對此怎麼看待這件事呢?
什麼是青蒿素?
青蒿素是治療瘧疾耐藥性效果最好的藥物,以青蒿素類藥物為主的聯合療法,也是當下治療瘧疾的最有效最重要手段。
當年日軍帶著大量鼠疫桿菌闖入我國境內,在我國土地上大肆虐殺中國同胞,並且還投毒。
使得成百上千人感染鼠疫,痛不欲生,甚至身體一天天的腐爛。
20世紀60年代,全球瘧疾疫情難以控制。
1969年,時年39歲的屠呦呦開始參加代號「523」的國家瘧疾防治藥物研究項目。
任務來的時候,瘧疾已經沒有什麼好葯可治了,泛濫得比較厲害。
能再往後退嗎?
不可以。
三年間經過數百次的失敗。
直到有一天,屠呦呦翻查典籍,在《葛洪肘後備急方》里看到了一句話:「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漬,絞取汁,盡服之。」
目光停到了「絞取汁」三字上。
屠呦呦認為高溫有可能會對青蒿有效成分造成破壞,從而影響療效。
於是她降低了提取溫度,由乙醇提取改為用沸點更低的乙醚提取。
結果發現,乙醚提取法的提取物對於鼠瘧和猴瘧的抑制率均達到100%!
甚至屠呦呦和組員郎林福、岳鳳仙三人以身試藥,最終證明青蒿素是安全的。
青蒿素是一個什麼樣的存在呢?
有人稱,「青蒿素是中醫藥給世界的一份禮物」,青蒿素問世50年來,挽救了全球數百萬人的生命!
是的,沒錯。
是挽救了無數人的生命,可是在屠呦呦功成名就之後,瞬間推上了風尖浪口。
原因是——給屠呦呦頒發了25萬美元的獎金, 爭議也隨之而來。
甚至有人說:「不公平,不合理,與歷史不符。」
這又是怎麼一回事呢?
很多人認為,這個榮譽是屬於所有參與研發的科研小組,在中國科學院發表的青蒿素工程名單中,屠呦呦排名第六。
即便個人榮譽來領,這個榮譽似乎不應該是屠呦呦上前去領。
但是我們理應也應該知道,諾貝爾獎一般是授予個人的,他們的評選標準和國內不一樣。她能得獎,也是因為得到了大家的認可。
而這一次的評獎關鍵主要是看三個方面:
第一、誰先把青蒿素帶到523項目組;
第二、誰提取出有100%抑制力的青蒿素;
第三、是誰做了第一個臨床實驗。
從這就可以看出她足以獲得這個獎。 當時接受採訪時,它還笑道:「這點錢還不夠買半個客廳呢」。
當然她並沒有把這筆錢用來改善自己的生活,而是繼續用在了醫學研究方面。
但是你知道嗎?
救了無數人性命的屠呦呦,他被全世界認可了,但不被中國院士認可。
我相信很多人都不理解,這又是為什麼呢?
據相關人士分析,最可能的原因有3點:
首先,無留學經歷;
我們去觀察她的個人介紹,就會發現幾乎沒有任何留學經歷,這也可能成為一個限制條件。其實關於這一點我並不是很贊同。
其次,國際期刊發文不足;
在以往「論文至上」的時代,沒有論文作為評選支撐是很難獲得一個高分的。
但我想說的是,都專心在科研上了,哪有時間去寫什麼論文。用這個時間去寫論文,都已經研發出更多的成果了。
最後,不善於交際;
也就是說她一生都把時間用於了科研上面,而不是用來處理人際關係。
其實近幾年發生的事件,大家都心知肚明。
當一個規則變得死板時,就會有一些人為了謀取榮譽與利益而出現。
或許也有人嘗試打破這個規則,但是就像在湖裡扔石頭一樣,最終沉入了湖底。
雖然可以掀起一點波瀾,但是作用不大。
但是對於屠呦呦來說這都沒什麼,她又不是靠什麼院士吃飯。
通過上述我們可以得知,她只是想把科研搞好,造福人類!
當然不僅是她,還有很多科學家也是如此想的。
所以這是什麼?
這才是真正的明星,值得我們每個人敬佩以及尊重!他們不貪圖名利,只為造福人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