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講:「兩春夾一冬,沒被暖烘烘」,2023逢雙春,今年是寒冬嗎

你還別說,因為有農曆的存在,民間會有多種說法,大部分都是用來預測天氣變化的,像今年冷不冷,其實就可以看2023年的一個具體情況,這樣多少就能知道一二。


我經常就聽老一輩人提及過:「兩春夾一冬,沒被暖烘烘」,這句話,也比較的好理解,如果接下來出現了兩春夾一個冬天的話,那麼天氣會比較的暖和,沒有被子都會感覺到暖樣樣的,當然這是一個誇張的說法,意思就是出現這種情況的話,冬天會比較暖和。

很多人可能不太理解,這個兩春的現象是怎麼回事,這些都是基於農曆來講的,結合著二十四節氣,然後讓庄稼人,更能明白,播種秋收的一個時間。


02


出現兩春,這個春其實就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立春,要符合這個條件的話,就必須要閏月,而且閏的是二月,那麼就會經歷2個立春。公元2023年,公曆平年,共365天,53周。農曆癸卯年(兔年),閏二月,共384天,所以說2023年它其實就是閏二月

按照農曆的計算方式2023年,會經歷2個立春,所以2023年也叫「雙春年」。我們可以翻開日曆,會出現一個情況,那就是年頭已經立春了,第二年的立春又在今年的年尾。這便是典型的「兩春夾一冬」。

為啥說出現「兩春夾一冬」,冬天就會很暖和呢?


這是因為立春的節氣的提前,它其實就意味著冬天的提前結束,按照自然的規律,冬天結束以後,天氣會回暖,那麼冷的時間就會比較的短暫。


03


關於「雙春年」還有俗語:「兩春夾一冬,十個牛欄九個空」,它在一定程度上也是告訴我們,今年會經歷一個暖冬。

這句俗語的意思,就是出現「雙春年」,人們會比較的忙碌,就連牛欄都是空著的,都被拉去耕作了。要知道,只有天氣暖和的時候,才有利於農作物的生長,天氣太寒冷,反而影響農作物的生長,播種也不太適合,容易受凍。

同時民間還有「兩春夾一冬,黃土變成金」的說法,同樣說的也是遇到「雙春年」大概率會帶來豐收。當然這個我覺得沒辦法完全去保證,但是天氣會暖和,則有很大概率。


04


不知道大家還記得2017年的冬天不?當時冬天就不算太冷,而且過去得還快。這個就是典型「雙春年」造成的。

2023年是「雙春年」按照民間俗語的說法,今年大概率會迎來一個暖冬。從當下的天氣情況來看,是有很大可能的,秋天去得晚,立春又來得早,那麼冬天的話,顯然會比較的短暫,那麼出現暖冬的概率也就會大大增加。


—The end—


原創/茶人小談


從傳統文化中,學習新的知識,歡迎大家一起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