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讓幾代人乖乖聽歌的,只有周杰倫

最近周杰倫有多火?不用看社交媒體的熱搜榜,也不用關心半小時新專輯銷售額破億的新聞,只要點開你的一周熱歌列表,自信點,前三首里起碼有一個是周杰倫。


和二十年前比,周杰倫的影響力甚至更大了。其中除了跟著周杰倫長大的80後、90後,也不乏70後、00後甚至10後的身影,年齡與代際的覆蓋之廣達到了令人咋舌的程度。似乎對每代人來說,他們心中都有一個「周杰倫情結」。


周杰倫也沒有虧待這些粉絲。在快手直播前幾天,周杰倫先發布了一條特別的短視頻。他用鋼琴彈奏了《最偉大的作品》副歌部分,邀請大家一起同框唱新歌,還在直播當天親自展示和點評了幾個優秀作業。為了這次合唱作業,快手老鐵對待得十分認真,從中文版到西語版,從一看就是聽著周杰倫長大的80後、90後再到剛剛開始入坑的世代,甚至可以說是八仙過海,各顯神通。


最後,這次直播的累計觀看人數超1.1億,最高同時在線人數超654萬,總互動量也超4.5億,可以說,周杰倫以一己之力開啟了一場盛典。早在《最偉大的作品》專輯發布當天,方文山就受邀入駐並開啟快手直播,郎朗鄭愷張歆藝劉畊宏也接連出現在周杰倫快手評論區,連「拴Q哥」teacher劉、手工耿也前來助陣,真「夢幻聯動」。這幾天,周董的新專輯一再「破圈」,他與粉絲之間的關係也越來越近,成為現象級的討論——然而這種「普天同慶」式的盛景,十幾年前卻根本無法想像。





周杰倫,曾經見你一面好難


2000年11月,周杰倫發行第一張唱片《Jay》。這個被青少年瘋狂追捧,也被父母稱為「根本聽不清楚他在唱什麼」的年輕人正式開啟了他在華語流行樂壇的旅程。


2001年金曲獎,《范特西》拿下五項大獎;2003年7月,《以父之名》在全亞洲電台同時首播,收穫8億人次的收聽量,同年被《時代》雜誌冠以「亞洲流行音樂新天王」的稱號;從2000年到2010年,周杰倫不僅保持著每年一張專輯的發行速度,還舉辦了超過130場巡迴演唱會,拍過電影,做過配樂,狂攬無數座音樂和其他大獎。


周杰倫對每場舞台都十分用心,總是讓觀眾非常期待


在當時,影、視、歌三棲發展是一個藝人的必經之路。作為誕生於「前流量時代」,傳統唱片時代末期的巨星,雖然周杰倫的作品顯得離經叛道,但他仍然模仿著前輩的發展軌跡,通過唱片公司的包裝擴大自己的影響力。這也就導致當時絕大多數人對周杰倫的印象只停留在只聞其聲,不見其人的階段——只能從磁帶、CD、音樂雜誌和電影片段中找到他的影子,至於演唱會,想都不敢想。


直到互聯網的興起,這一切才迎來改觀。流量的多少取代了專輯的銷量,成為衡量藝人成功與否的重要標準。它結束了傳統唱片工業的玩法,進而促生了新一批具有相當話題度的明星——某種程度上,這同樣是80後、90後與Z世代聽眾之間的最大鴻溝。


周杰倫《簡單愛》mv畫面,他曾是許多人青春的代名詞


作為華語流行樂壇繞不開的人物,周杰倫的影響力不會也不應該只停在一兩代人身上。所以2020年當周杰倫宣布在快手開設首個且唯一一個中文社交平台賬號@周同學 時,也開啟了他從一代人的流行符號到每代人心中的經典的轉變。




把快手用成「朋友圈」的男人


@周同學的快手與其說是短視頻賬號,不如說成是一個坐擁四千萬好友的「朋友圈」。他總會po出自己生活中的另一面:有同名愛寵mojito,有自己練完籃球,叫板林書豪的照片,也有獨家的自拍、抽獎視頻。這些像是流水賬的生活記錄,恰恰成為他在這個時代的流量密碼。


這次《最偉大的作品》新專輯發布,周杰倫就是率先在快手上發布新專輯預熱視頻,宣布營業。這段周杰倫本人發在快手上的獨家短視頻內容,不但在快手站內深受大家喜愛,視頻點贊先破百萬,後播放量破億,由短視頻內容產生的話題詞更是直接登上微博熱搜總榜和文娛榜第一的位置。



周杰倫7月14日發布《最偉大的作品》專輯


日後幾天,周杰倫在快手上的獨家內容陸續放送。他給大家留「合唱作業」,希望各路人馬來和自己同框唱新歌,24小時播放量就超過了2.2億;也應130多萬快手老鐵「許願直播」的邀請開啟獨家直播,直播預約開啟5天,預約直播人數超過666萬。這個數字一舉突破了快手站內單人單場直播的預約人數紀錄。截止直播開始,預約總人數已高達1053萬。


這個過程中,既體現了周杰倫為快手老鐵發布的獨家視頻的號召,更催生了許多人參與到《最偉大的作品》新專輯發布的活動中。兩者相輔相成,共同成就了這次突破紀錄的直播。快手站內同樣推出了一系列周杰倫相關的創作素材,比如周杰倫新歌的魔法表情、MV同款風格模板、周同學限定頭像掛件等,以此鼓勵快手老鐵進行二次創作。


直播當天,周杰倫先給快手老鐵畫了個餅:「希望每年出一張專輯,如果不行那就單曲」,後面又補充道:「我還是收回我的話,話不能說的太早,新歌應該可以夠擋幾年」。


周杰倫在快手直播


現場,周杰倫與小提琴家陳銳共同帶來了《最偉大的作品》的live版,也沒有忘記自己的約定,親自批改快手老鐵發來的合唱作業。除此之外,他還發布了首支《周遊記2》幕後精彩片段,並且官宣了重磅消息:這個夏天將在快手舉辦獨家線上「哥」友會——目前快手站內已經同步開啟「哥」友會預約通道,界面開放了典藏版門票、連麥杰倫機會、粉絲勳章等玩法,每個人只要完成相應的預約任務就能獲得電子門票,在青花瓷區、藍色風暴區、大笨鐘區這些充滿周杰倫風格的區域里得到隨機生成的唯一編號座位席——瞬間把眾人的期待拉滿。


周杰倫線上「哥」友會預約界面


與十幾年前的專輯發布不同,如今每個人不光能聽歌,也能與藝人合唱,同框、拍攝自己的創意MV,一樣能成為《最偉大的作品》的一部分。


周杰倫在快手上與粉絲互動


這一刻,周杰倫的我行我素與快手的國民屬性實現了某種同頻。二者的深度合作激發了更多人心中的表達欲和參與感,也將周杰倫的影響力突破了代際、時空和階層,成為跨越傳統唱片工業與流量時代下的巨星。




最偉大的作品,不止於此


周杰倫的流行始於音樂,卻也不止於音樂。15座金曲獎、51次金曲獎提名,接近300場世界巡迴演唱會讓他成就了傳統唱片時代最後的輝煌,預約人數超1053萬,直播觀看人數超一億的數據又讓他為當下的華語流行樂壇立下一個難以逾越的豐碑。


正如周杰倫這次選擇以《最偉大的作品》作為這張新專輯的名稱,他的風靡不局限於音樂,而是出現在有他名字的地方。因為周杰倫三個字,人們才願意和他同框唱新歌、守在手機屏幕前等待直播、看他與諸多明星互動、談論創作背後的故事——這同樣是關於偉大諸多定義中的一種。


周杰倫的音樂成為華語樂壇的經典代表之一


不論二十年前還是現在,周杰倫總能找到一條最適合自己的路。即便身處快節奏的流量時代,身型不再是曾經的追風少年,但周杰倫與快手共同實現的創紀錄直播依然證明了他的影響力,仍然體現了他在數代人心中難以撼動的地位。


對於大多數人來說,聽周杰倫已經不僅僅是聽歌,更像是遵從某種從小到大的習慣。從2001年到現在,周杰倫的音樂依然保持著特立獨行的風格,也將個人的思考和態度貫穿其中。某種程度上,周杰倫是一個無可替代的存在,他彷彿那段回不去的童年,始終陪伴我們到現在。


作為國民級偶像,周杰倫與快手的合作還會繼續下去。為一路追隨的鐵粉和剛剛接觸他的年輕一代提供更近距離的交流和互動。正如這次直播前後多次創紀錄的數據體現出的儀式感,快手邀請周杰倫一同為無數的人們提供了一場持續了數天的盛典,也將帶給他們遠不止於音樂的滿足。



策劃丨三聯.CREATIVE

監製丨沈藝超

微信編輯丨王昊天

作者丨王鐵砣

設計排版丨高旭芹

圖片來源丨快手、互聯網





*文章版權歸《三聯生活周刊》所有

歡迎轉發到朋友圈,轉載請聯繫後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