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利波特》簡史5,第一次魔法師之戰

1926至1945年期間的「魔法世界大戰」,主要發生地在歐洲大陸,並沒有波及英倫三島。原因是交戰雙方的領袖鄧布利多和格林德沃之間所訂立的一個「血之契約」,兩人在青年時代曾經有過一段親密的關係,親密程度達到「歃血為盟」的地步。

這次席捲魔法世界的大戰結束於1945年,以鄧布利多教授率領的魔法世界正義力量的獲勝為結局,也使得魔法世界獲得了暫時的和平。然而表面的平靜無法掩蓋魔法世界黑暗的一面,另一股邪惡勢力開始崛起,伏地魔

1938年一位名叫湯姆·馬沃羅·里德爾的孤兒被鄧布利多教授帶到了霍格沃茲魔法學校,在學校期間這個少年展現出了超乎尋常的魔法天賦,以及令人擔心的暗黑本性,這一切都被鄧布利多教授所注意到。湯姆·里德爾就讀於斯萊特林學院,在校期間他與一些擁有同樣信念的同學組成了一個小團體,也就是日後伏地魔最忠實隨者「食死徒」的雛形。少年時代的湯姆·里德爾就已經開始追求「永生」,並且開始尋找可以隱藏自己靈魂的「魂器」。

1945年,這位成績優秀的霍格沃茲學校畢業生拒絕了魔法部的職位,而是開始了雲遊四方和對暗黑魔法的研究。1971年,湯姆·里德爾回到霍格沃茲學校,想要申請暗黑魔法防禦教授。然而時任校長鄧布利多教授發現了他的真正目的,想要在霍格沃茲學校的學生中發展自己的暗黑勢力,於是立即拒絕了湯姆·里德爾的申請。懊惱不已的湯姆·里德爾暗施魔法,使得日後霍格沃茲暗黑魔法防禦教授的任期沒有一位超過一個學年,這也導致了霍格伍茲魔法學校在後來的幾十年中在暗黑魔法防禦學科上教學質量的下降,從而間接削弱了對抗伏地魔的勢力。

此後湯姆·馬沃羅·里德爾開始公開宣稱自己為「伏地魔」(Voldemort就是Tom Marvolo Riddle單詞字母重新組合而成),和他的追隨者「食死徒」一起開始了對麻瓜社會和正義魔法師的攻擊。與此同時,鄧布利多教授創建了「鳳凰社」來對抗伏地魔為首的暗黑魔法勢力,初期成員還包括哈利波特的父母詹姆斯·波特和莉莉·伊凡斯。然而也有眾多來自霍格沃茲斯萊特林學院的學生加入了「食死徒」,其中最著名的就是西弗勒斯·斯內普盧修斯·馬爾福,「第一次魔法師之戰」也隨之展開。

不幸的是「鳳凰社」重要成員之一,詹姆斯·波特的死黨小矮星彼得背叛了自己的好友,秘密投靠了伏地魔。小矮星彼得的叛變導致了「鳳凰社」成員遭到伏地魔和「食死徒」的追殺,其中就包括哈利波特的父母。

1981年10月31日,小矮星彼得向伏地魔泄露了哈利波特一家隱居的地址,伏地魔隨後前往追殺。在殺害了哈利波特的父母之後,伏地魔將矛頭指向了這位傳言中是自己剋星的嬰兒。哈利波特的母親在最後關頭通過犧牲自己的生命保護了自己的孩子,從而觸發了「犧牲護法」(Sacrificial protection),將哈利波特置於魔法保護之下,並且將伏地魔發出的魔法攻擊反彈了回去。陰差陽錯之下,伏地魔的肉身被毀,而哈利波特只是在前額上留下一道閃電狀的疤痕。

霍格沃茲學校的魯伯·海格受鄧布利多教授的委託趕來,將小哈利救出。不久之後便出現了首部哈利波特電影《哈利·波特與魔法石》中的開場畫面,海格將襁褓中的哈利波特送到了女貞路4號。鄧布利多教授和麥格教授將哈利波特放在了他姨媽家門口,一段讓整個世界如痴如醉的童話就此展開。

第一次魔法師戰爭隨著伏地魔的肉身被毀而結束,而伏地魔的魂魄只是暫時地隱藏起來,等待著再次崛起。

註:

本系列文章寫作於疫情之中「魔都」,一個正在經歷魔幻現實主義的城市,故文中諸多名詞翻譯和情節描述我也不知道怎麼就在腦海中冒出來的。

未完待續

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