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vergreen長榮海運:我們最大的對手是燃料成本!

搜航網獲悉,長榮海運董事長張正鏞近日面對媒體採訪時透露,今年長榮海運將迎來最大的挑戰——燃料成本。

長榮海運總經理李孟傑表示,國際海事組織5月才會宣布低硫油規格,規格還未定出,長榮海運雖然會加裝廢氣洗滌器,但廢氣洗滌器需要花錢排隊購買、也要排隊進船塢安裝,前後需要要1、2年時間,加上船舶的時間和運力損失,是一筆巨大的開支。

張正鏞指出,不管市場如何變化,集裝箱船市場需求還是一樣存在,今年的重點依舊在供給量的變化,今年有望受益於供給量趨向平衡。

據了解,長榮海運去年訂造了38艘1900TEU到2500TEU支線集裝箱船,預計未來2至3年交付完畢,由於舊的5000TEU集裝箱船比12000TEU集裝箱船更費油,這意味著長榮海運未來會淘汰5000TEU到8000TEU集裝箱船。

眾所周知,2019年是國際海事組織(IMO)限硫令的起跑線,購買比高硫燃油(HSFO)更昂貴的燃油會產生額外成本,其高硫油和低硫油的價差每公噸達到200美元到300美元,差額高達50%。

同時,投資減排技術也會產生額外成本。因此,行業的利潤空間將被擠壓,除非成本通過整條供應鏈向終端的消費者轉移,這同樣是整個行業的難題和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