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接近過去了4個月,全球已經接連經歷了病毒變異、戰爭、股市跳水等前所未有的危機,不少人直呼,現實已經一年比一年更加魔幻。這些未知事件像從靜謐處突然襲來的怪獸,將人們的正常生活打亂,並進一步影響著社會發生劇變。
而在海洋上也同樣存在著一種能吞噬一切的巨浪。當無數不同方向的小波浪彙集在一起,突然強力撞襲礁石或岸壁,可能會形成近30米的水牆。這樣的猛浪被地理學家形象地稱作「瘋狗浪」(Rouge Waves),嚴重時或可摧毀海面上的一切船隻。
推及我們所處的現實,隨著世界之間的聯繫日益增強,社會、經濟和技術的潛流同樣推動著文明的發展。這些潛流逐漸增強,為系統注入越來越多的能量,水面之下便會生成新的旋渦,並將其塑造成下一個瘋狗浪。千年一遇的事件每十年就會出現一次,而十年一遇的事件無時無刻不在世界各地發生。 因而如何預測身邊即將到來的巨浪,並提前準備好應對之法,無疑是當今的企業、組織與個人都必須了解的。
下文經出版社授權,摘編自《瘋狗浪:如何應對突如其來的劇變》,喬納森·布里爾著,諸葛雯譯,中信出版集團2022年4月出版。
識別瘋狗浪
過去,人們一直認為突然的巨浪與美人魚、幽靈船一樣,都只是水手間的傳說。一直到上世紀末,研究人員才發現,這些巨浪存在著一定的顯現規律。
物理學中有一個概念叫作相長干涉(constructive interference),即兩個波的峰值相互重疊,短暫地產生一個比這兩個波大一倍的複合波。瘋狗浪的實質則與此相同——當海底地形或橫流將一波波海浪引向一個狹窄的縫隙,加大了它們的振幅時,海面會在幾秒內升起一個近百英尺的巨浪,而最可怕的是,這些巨浪往往很難被預測到。
瘋狗浪不是規則波浪,就像系統的崩潰不是常規事件一樣。 兩者的共同點就在於,它們都是由幾種看似比較正常的現象複合而成的。我們都知道風險防控的重要性,然而有些危機來臨的時候,人們已經毫無招架之力了,這也側面印證出,有規律的一般事件有可能以無法預測的方式相互強化。
舉兩個已經發生的例子,可以讓我們更好地識別身邊的「瘋狗浪」事件。我們似乎認為新冠疫情是毫無徵兆地爆發的,但事實是早有預兆。 一方面,動物的棲息地被廣泛破壞,使得病毒更容易從野生動物傳播到人類身上。另一方面,全球化下國際旅行和貨運的增加加速了病毒的傳播。此外,人口老齡化意味著易受感染的人口更多。
而在經濟領域,國家利益變化無常,瞬間即可改變貿易往來。隨著新的大國崛起,成熟經濟體的公民在增長放緩的情勢下對政府提出了更多要求,世界各地都在重新界定社會契約。這也使得一些國家的對外政策應聲而變,例如幾年前美國開始收緊關鍵技術的提供,使得中國電信業面臨衝擊,隨即而來的貿易戰也在不斷激化個中矛盾。且新冠疫情的爆發又造成全球技術、勞動力、教育、能源與自然資源的競爭不斷加速,我們將在未來十年遭遇更多系統性危機。
由此不難發現,宏觀趨勢是成千上萬個單獨事件的總和,其中一些事件有為我們帶來機遇,也有可能帶來毀滅。歷史不會重演,但卻並非毫無規律可循,研究過去的主要潛流和其運作系統,也十分有用。
因此,個人與組織要想識別下一波瘋狗浪需要做到以下三點:
1.至少對當今的主要潛在趨勢有所了解;
2.尤其關注導致兩種或更多「潛流」相互作用的事件;
3.在組織中建立起對這些趨勢的認識,以便整個團隊能夠時刻留意下一波趨勢的跡象。
喬納森·布里爾(Jonathan Brill),未來學家,目前是弗若斯特沙利文諮詢公司的董事會成員和董事長顧問。作為一名演講人和企業家,他曾與惠普、摩根大通、三星、LG、微軟和光輝國際等公司的數百位《財富》500強領導人合作。他曾是Frog Design的高管,也是創新諮詢公司(innovation consultancies)的管理合伙人,並在創新、戰略和決策技巧方面培訓了數萬名高管。
警惕細小的「潛流」
誠然,我們需要對「瘋狗浪」的危害心有敬畏,卻不能夠因噎廢食措施了潛在的機遇。因此如何在成百上千的趨勢中甄別那些會引起劇變的潛流是至關重要的。而不環境、不同時代下的潛流又有所不同,需要把握它動態趨勢,警惕風險,穩健決策。
當今社會重要的「潛流」
經濟是第一種潛流。它是最具人性化的科學,因為它研究如何正確使用資源以及其背後的動因。隨著該領域不斷變得更加量化,它為我們提供了一個窗口,讓我們了解可以在哪些方面優化,以及創新可以真正改變世界之處。
例如最近被頻繁談論的人口問題 ——人口統計數據是經濟的飛輪,它決定了員工和客戶這兩項最寶貴資源的成本和可用性。這是因為在許多國家,消費者購買占經濟總量的一半以上, 近幾十年來,經濟增長的主要驅動力是全球教育帶來的收入增加和人口增長帶來的需求。
然而,在20個大型經濟體中,人口的平均年齡都在上升,這其中也包括中國。生育率下降、人口老齡化可能意味著利率降低、經濟增長放緩、政府債務增加等,這樣的潛流會引起怎樣的風浪,自然不言而喻。
第二種潛流是技術革新。今天我們可能正處在人類事務重組的邊緣,而技術在其中發揮著越來越大的作用。然而就像電報和無線電、電話和互聯網所代表的前三場技術革命一樣,要想這些新發明能夠充分發揮潛力,就離不開新的基礎設施與緊密的整合。例如日益深入我們生活的人工智慧技術(AI),它推動了搜索、 醫療診斷、自動駕駛等其他數百種依賴高級模式識別功能的應用的發展。
人工智慧將人類的生產力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甚至可能看到,即使在增長放緩的情況下,隨著AI自動化促成的資源消耗的下降,人們的生活水平也會提高。但另一方面,這信息技術系統的日益複雜化增加了人們對供應商的依賴程度。有技術壟斷帶來的經濟、生活、社會影響都是需要被注意的潛在風險。
最後一種潛流是社會契約的更替。隨著經濟和技術對全球政治格局的改變,今天我們可以看到新社會契約正在無形中締結。在這個過程中,它將挑戰一個世紀以來關於權力、權利和財富分配的假設。
國際上,隨著債務、生產力不平等現象的增加,「英國脫歐」、「佔領美國國會山」等歷史事件已經出現,意味著大企業和政府將需重新劃歸它們與民眾彼此之間的關,財富和資源將被重新整合。而在國內,「碳中和經濟」、「雙減落地」、「大廠裁員潮」等現象的出現,也無不昭示著個人與企業的新機遇、新風險,正在轉變的社會契約下同步到來。
瘋狗浪的應對框架
過去的幾年中「黑天鵝」與「灰犀牛」概念已經被諸多提及。黑天鵝事件是指那些小概率且不可預測的高風險事件,灰犀牛事件則是比喻那些大概率且影響巨大的潛在危機。「瘋狗浪」事件與前兩者有共性,不同點在於,它可以通過清晰的框架模型來應對。這一點,惠普的全球未來主義者和研究總監喬納森·布里爾在其新書《瘋狗浪》給出了解答。
布里爾認為,對應對不確定性是企業和大型組織未來十年的關鍵任務。成功做到這一點需要的不僅僅是知曉變革即將到來,還需要管理者創建流程和培養習慣,使運營、產品以及營銷戰略能夠應對未來的挑戰。這就要求組織的治理、需求探索、價值創造、績效評估、風險承擔等每個環節都具有系統革新的生命力。
對此,布里爾將應對「瘋狗浪」(RougeWaves)來臨時的企業行為革新框架整理成了如下所示的「ROUGE法」。他認為這個框架符合成熟組織的抗風險思維過程:首先,現實測試能夠讓企業掌握當下真實的數據,接下來則是根據現實數據打造一套企業的力量系統,有助於企業在風險面前執行可落地的應對動作。接而應該開始對風險進行全面預測,所有可能的未來都應該囊括在考慮範圍當中,再利用倒推法測定觸發點和關鍵決策在何處。最後一項是對以上方法做實驗檢測,以提前模擬既定方案是否具有抵抗真實風險的能力。
「Rouge法」示意表
偉大的思想家、領導者和企業都受益於同樣的原則。他們會從人類的廣泛經驗中汲取經驗,利用這些知識來規避風險。更重要的是,他們不斷練習如何識別即將到來的巨浪,在海浪襲來之前就展開對組織結構的系統調整,並在遭遇襲擊之後維持正常經營能力。簡而言之,他們能夠自如應對不確定性,因為他們知道如何控制它,甚至是從中獲利。而作為船長的企業領導者,自我犧牲拯救船員不是最偉大的,挑戰在於如何從小現象中預測風險,採用正確的危機應對框架,鍛造企業可以「乘風破浪」的能力。
個人與組織相同,總有一些人能夠在翻滾的浪潮中保全自身,選擇正確的賽道,甚至找到新的風口。正如幾千年來,因紐特人能夠在沒有地圖指引的情況準確地穿越北極苔原一樣。並不是因為他們擁有某種神賜的第六感,而是因為他們在一次次的航行中鑽透了環境變化。他們發現巨浪來臨親海天相接常出現一抹淡藍,也留意到船尾的水流會出現細微的變化,在「瘋狗浪」爆發之前,他們已經通過對潛流的觀察和預測,調轉了航向或是緊急靠岸。
世界正處在一個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中,無數看似細微的小改變,都有可能激蕩出巨大且令人意想不到的新浪潮。如果能夠理解這些變化將如何影響自身,並提前準備應對方案,我們就能反以混亂賦能自身,在變革中增長獲利。
撰文|喬納森·布里爾
摘編|李永博
導語校對|盧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