嶺外音書斷,經冬復歷春。近鄉情更切,不敢問來人。在此之前,我已經有很多年沒有回家了,汽車飛馳而過,陽光散落窗外,在一陣陣蟬鳴聲中,思緒越來越遠。
近了,更近了,還是熟悉的街道,周圍人聲鼎沸,濃烈的鄉情撲面而來,令我魂牽夢繞的是角落裡那一抹倩影。人生若只如初見,20多年過去了,她依舊昂然屹立於此。
紅軍紀念碑建於1988年,位於鹽亭縣石牛廟鄉東風村1社,石牛廟鄉場鎮十字街,東面100米處為金鼎山,坐西北向東南,佔地面積15平方米。
我屏住呼吸,仔細瞻仰您的容顏。
紅軍紀念碑掩映在古柏之間,照管紀念碑的蒙大爺笑著對我說:「當我還是孩子的時候,紅軍路過我們村莊,一位小戰士給我拿了一個蛋卷,我到現在都還記得那個蛋卷的味道,現在生活好了,我總是很懷念那個味道。」老人望著遠方,時光彷彿回到了那一年。
時光追溯至1935年
一九三五年三月底,北上抗日的中國工農紅軍第四方面軍,突破國民黨嘉陵江防線,進軍川西北。四月三日,紅軍一小分隊五十餘人,從劍閣元山場出發,經分水嶺,於七日到達石牛廟。在鍋凸頂擊敗頑抗的民連大隊,乘勝追擊至板廟子。同時紅軍的一個偵察班出擊茶亭、安家等地,所向披靡,偽縣長和豪紳地主聞風逃遁。
紅軍駐紮石牛廟(現金鼎山處中小學位置),發動群眾,打土豪、分田地,開倉分糧,組建村蘇維埃政權,勞動人民熱情高漲,鹽亭北二區迅速燃起了革命烽火。四月底,紅軍轉戰北進,反動派捲土重來。村蘇維埃主席梁長友、王朝坤,委員楊朝柱、范登鳳、楊山聘和給紅軍帶路的魚作元父子三人及李孬娃等慘遭殺害。
紅軍到達石牛廟,領導勞苦大眾進行了可歌可泣的鬥爭:打土豪、分田地、開放糧倉,在鹽亭迅速燃起了革命烽火,譜寫了光輝的歷史篇章。
那段被鮮血浸染的歲月從老人的嘴中娓娓道來:「那天是4月17日,天氣格外晴朗,白天,紅軍像平常一樣貼標語,宣傳黨和紅軍的政策。夜晚,紅軍正在開會,忽然,一聲槍響,打破了和平的寧靜。由於內部叛徒出賣,2000多敵人突然包圍了會場,100多名紅軍戰士和游擊隊員立即衝出屋外反擊,經過一夜的激烈鬥爭,終因寡不敵眾,鄉蘇維埃政府主席嚴朝聘及其子、游擊隊員、39位紅軍戰士壯烈犧牲…...」。
老人的眼圈有些發紅,接著說:「紅軍在石牛停留一段時間後,向茶亭方向轉移。期間,紅四方面小分隊遭遇當地民團襲擊,馬連長為掩護戰友,壯烈犧牲,後來為了紀念此事,在茶亭建立了紅軍亭。亭中有一石碑,鐫刻著「紅軍精神永垂不朽」八個大字。」
老人抹過眼淚,微微一抬頭,眉宇之間掠過一絲威嚴。淡淡道:「年輕人,這不是你能想像的,這條路很艱難,無數的革命戰士拋頭顱灑熱血,一往無前的向前邁進。」
對啊,那是一種無畏的勇氣和堅定的革命信念支撐著他們向前進。雖然步履艱辛,但是他們的革命樂觀主義精神永遠鼓舞著他們向前進,即便是萬丈深淵,他們也會義無反顧地向前邁進…...
紅軍紀念碑見證了石牛廟鄉的一段歷史,石牛廟鄉作為一個革命老區,作為鹽亭縣唯一建立蘇維埃政府的地方,至今仍然為黨和政府所重視。這個紀念碑,不只是一段歷史記憶,更是長征精神的延續。
長征,是戰士們一步一腳印走出來的勝利,也是中國幾千年的歷史壯舉,更是中華兒女心中永遠的寶貴財富。長征精神不會過時,必定薪火相傳。
2017年
我們黨有今天,我們國家有今天,我們中華民族有今天,與長征有緊密的關係。紅軍走過的路,我們可能沒有機會再去體驗——四渡赤水,翻雪山,過草地......
在長征途中,紅軍表現出堅持革命的理想和信念,堅信正義事業必勝的精神;不畏艱難險阻,不惜付出一切的犧牲精神;堅持獨立自主、實事求是的精神;顧全大局、緊密團結的精神;緊緊依靠群眾、患難與共的精神;勇往直前的革命英雄主義和樂觀主義精神。
長征精神已經突破了時代的界限。它不僅是當年紅軍長征勝利的根本所在,而且是今天我們黨和人民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精神動力,成為中國人民進行革命、建設和改革的寶貴精神財富。正是在這些精神的鼓舞下,中國革命不斷從勝利走向勝利。這些寶貴的精神財富,今天仍對我們有著深刻的啟示。
當前,中國共產黨正在領導全國人民進行建設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偉大事業。這一事業任重道遠,是新形勢下共產黨領導全國人民進行的新的、更偉大、更艱辛的長征。長征所播下的革命火種將繼續結出累累碩果,激勵著我們在新的征途上戰勝任何艱難險阻。
憶往昔崢嶸歲月稠
看今朝綺麗河山秀
從前,他們走在那條路上,把自己看得很輕,把人民看得很重;現在,我們走在這條路上,腳步很輕,擔子很重。
如今的鹽亭,在新的歷史形勢下,面臨著新的機遇與挑戰,如何在日新月異的時代潮流中站穩腳跟,走在時代前沿,需要我們的黨員幹部堅定決心,發揚不畏艱險,不懼苦難的精神,一步一個腳印,把「兩個加快」戰略目標牢記心中,披荊斬棘,迎難而上。
到底有怎樣的距離—從江西到甘肅
它不再是地理上數據,而是革命精神的縮影
傍晚了,我遲遲不肯移步,轉身,紅軍紀念碑在對我揮手,矗立良久,夕陽西下,晚霞的餘輝已把這裡染成了一片「紅」光。長征,是我走不完的路,更是一段每個中華兒女都走不完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