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漫長的革命歷史中,湧現出了一批傑出的軍事指揮官,他們為了革命的勝利奉獻了自己的一生。
軍銜則是對他們的一種肯定,戰爭年代的條件艱苦,長壽的開國將帥們也總能引人關注。
最長壽的元帥:劉伯承
劉伯承元帥的一生可謂是「屢立奇功」。
在他幾十年的革命生涯中,率部打下了很多場大勝仗,不過他也始終保持著謙虛的態度,從不邀功請賞,也沒有表現出驕傲的一面。
早年他就在討伐吳佩孚的戰爭中而右腿負傷,在成都療養的那段日子裡,他才開始有空靜下來讀書和思考。
經過多年的求索,他也感受到:只有中共才能拯救中國,軍閥混戰那麼多年,始終都沒有辦法去改變中國的現狀。
從土地革命時期開始,劉伯承就越來越備受重用,歷經了抗日戰爭的磨練後,劉伯承的軍事素養更是得到了極大的體現。
解放戰爭的戰場上,他用兵如神的很多故事都開始在中原大地上不脛而走,對於帥才而言,他不僅要會統兵打仗,而是在新中國成立後也全心投入到軍隊的正規化建設當中。
那會,由於他本人就是從蘇聯伏龍芝軍校畢業的,屬於典型的「科班出身」的元帥,已經花甲之年的他為了完成光榮的辦學任務,總是以「晝夜不息」的精神帶頭學習,使得軍事學院在專業設置和課程建設方面都取得了極大的完善。
1959年,劉伯承已經67歲高齡了,他依舊拖著病體深入到部隊當中,實事求是地分析了很多問題,還親手給中央軍委寫出了詳細的考察報告,也提出了很多建議。
那會,他也常常稱呼自己為「傷殘軍人」,也一再反對別人將他的話語當成「批示」,可在實際的工作中,他所提出的很多建議,依舊受到軍委和各個總部的重視。
1962年的對印自衛反擊戰,劉伯承就身在北京,心在前線,部隊可能遇到的一系列問題他都早已想到了,還提出了很多可行的對策,可謂「運籌帷幄,決勝千里。」
1967年,劉伯承的眼疾漸漸加重,離開了北京趕赴濟南治療,後來他又輾轉南京和上海。
在治療疾病和休養的那段日子裡,劉伯承依舊給軍委呈送材料,包括他對於軍事訓練、院校建設等方面的看法和建議,那些都是劉伯承幾十年軍事生涯的結晶,也是他對於黨和人民的奉獻。
葉劍英還專門通知了總參部,要讓他們將劉伯承自從1960年以來的所有講話全部彙集起來,印發給軍委各總部和北京軍區的有關部門去參照和執行。
到了1972年,劉伯承元帥的左眼徹底失明,健康狀況急劇惡化,他也不得不長時間在醫院裡接受治療。
中央得知了這一情況後,對他的身體也表現出格外關注。
那會周總理也在百忙之中3次抽出時間前去探望,醫護人員都做了努力,可劉伯承的身體狀況並沒有太多好轉。
劉伯承的年事已高,他的身體也無法復原,長期都卧床不起,1982年之後,劉伯承出於年齡和健康原因辭去了黨政軍領導的職務。
1986年10月,劉伯承元帥在北京逝世,享年94歲,也成為了開國元帥中最為長壽的一位。
最長壽的大將:蕭勁光
蕭勁光第一次當兵入伍是在1925年的秋天,那會周總理還是黃埔軍校的政治部主任,根據他的介紹,蕭勁光去了李富春那裡,還被授予了中將軍銜,那會的蕭勁光,也僅僅只有22歲。
而他的思維先進性,在很早以前就體現出來的。
在1927年大革命失敗之後,蕭勁光和另一位中共青年黨員劉雋根據指示撤離國革命軍並趕赴漢口,在一條江輪上,劉雋提出了要回湖南老家搞農民運動的事情,蕭勁光在那會就勸說道:「一個人的本事再大,離開了黨也一事無成。」
劉雋沒有聽從勸告,最終自己去了,一直到解放戰爭後期在國民黨軍隊中起義,才真正理解了蕭勁光的忠告。
接下來的革命生涯中,蕭勁光則發揮出了極大的作用。
抗戰爆發後,他執行著陝甘寧邊區的防務任務,還在1940年和王若飛一起同閻錫山談判,為打破國民黨邊區的經濟封鎖發揮了重要作用。
後來的解放戰爭時期,他更是配合北滿部隊「三下江南」,三個半月粉碎了國民黨四次大規模進攻,徹底扭轉了東北局勢,為日後解放東北全境做足了準備,入關之後,他在解放湖南大部分地區中也作出了極大貢獻。
在建國初期,大家共同要面對著百廢待興的局面,毛主席曾說:「我們將不但有一個強大的陸軍,而且有一個強大的空軍和一個強大的海軍。」
對於海軍司令員的人選,毛主席其實也思考了很久,他在長期接受了歷練的將領中不斷篩選,最終確定了蕭勁光。
面對一切都要從頭開始的現狀,蕭勁光迅速投入到了工作當中,他圍繞海防的鞏固,多次深入基層單位去走訪調查。
當時還有信息表明,美國的核潛艇還將原子武器運送到了南朝鮮去,為了打破核威脅,在蕭勁光的建議下,我國也開始了核潛艇的研製工作,可是由於技術缺乏,在當時沒能成功。
在蕭勁光子女的回憶中,父親在授銜儀式上被授予了大將軍銜,大家在電視上看著父親洋溢著幸福的笑容。
在蕭勁光的努力下,解放軍先後組建了第一支快艇部隊、第一個航空兵師、第一個潛水艇師等等,為中國海軍的發展奠定了基礎。
他在海軍的工作一直持續到1980年1月,後來又當選了中央顧問委員會常務委員。
1989年過後,蕭勁光的身體已經十分虛弱了,他深受大面積心肌梗塞和腫瘤轉移等多種疾病的困擾,病情已經非常危重。
當時人民海軍即將舉行成立40周年的紀念活動,他聽聞後非常開心,還寫了賀詞。
可惜,3月29日蕭勁光因病在北京逝世,享年86歲。
蕭勁光大將沒能在大會上宣讀賀詞,而由海軍首長以沉痛的心情代表他讀了,提到中國海軍,蕭勁光也是一個怎麼都無法繞開的名字。
他也是開國大將中最為長壽的。
最長壽的上將:呂正操
參加革命工作這麼多年的時間,呂正操始終沒有改變自己的鄉音,身邊的朋友一聽,便知道他是東北人。
在他成長的過程中,正是日寇肆意欺負東北同胞的年頭,呂正操從那時就暗自發誓,今後一定要報仇雪恨。
接下來的日子裡,呂正操也用實際行動證明自己已經做到了,他在那些年裡從東北軍開始,一直到創建冀中革命根據地,他指揮了很多場戰鬥,也打出了很實用的經驗。
當年毛主席在為冀中軍區和八路軍三縱隊成立3周年題詞的時候,就熱情地稱讚他們是「堅持平原游擊戰爭的模範、人民武裝鬥爭的模範。」
待到解放戰爭期間,呂正操便已經是東北局委員了,此外他還是中國人民解放軍鐵道兵團副司令員,有力地保障了鐵路的工作,為保障遼瀋戰役的最終勝利起到了極為關鍵的作用。
建國以後,呂正操也一直在鐵道領域努力著,在祖國大西南鐵路建設的過程中,他就起到了重要作用,西南三線鐵路的建成,也使得國防交通保障能力得以提高,具有極為深遠的意義。
他也在1955年被授予了上將軍銜。
而縱觀呂正操的人生,也非常精彩,他十分熱愛體育運動,尤其是打網球。
為了組建中國的網球隊,在50年代的時候他還一直追著賀龍元帥詢問,後來他還找到了北京市領導萬里,共同修建了北京最早的體委訓練局網球館。
在概括自己的一生的時候,呂正操只用了一句話來形容:「我這一輩子一共就3件事,分別是打日本、管鐵路和打網球。」
此外,呂正操還和張學良有著特殊的交情。
1991年張學良夫婦赴美探親,呂正操也來到了紐約,和張學良聯繫上了,兩人見面後心情都非常激動,握著手四目相對。
這一次,呂正操還給張學良專門送上了生日賀禮,兩人幾十年沒見,張學良也非常好奇呂正操的人生軌跡,呂正操就講述了很多過去的事情,還說:「東北軍在抗戰時期是非常英勇的,犧牲也很慘烈,蔣介石見到哪裡危險就派東北軍去哪裡。」
那個時候,呂正操也希望張學良有機會能夠踏上東北故土,可遺憾的是,張學良最終死在了美國。
呂正操的身體狀況一直都不錯,從1983年離休之後也關心著國家大事,在很多領域也都提出過自己的建議,此外,他還是中國麋鹿基金會和中國生物多樣性保護基金會的主要創始人之一。
對於子女的教育,他也更加「隨意」,他說過:「子女都沒有繼承我的軍事生涯或者鐵路事業,我也沒有什麼要求,讓他們自由自在就好了。」
2009年10月13日,呂正操走完了自己的一生,在北京逝世,享年104周歲,成為了最為長壽的開國上將。
最長壽的中將:張震
1930年,只有16歲的張震就參加了紅軍的隊伍,經歷了包括長征在內的各種磨練後,「小兵」張震也成長為紅三軍團第四師第十團第三營的營長了。
別看他年齡小,在作戰過程中點子很多,打仗也極為勇猛,有一顆子彈在他的身體內待了10年之久。
抗日戰爭爆發後,他已是八路軍駐晉辦事處的參謀,在閻錫山處積極開展著抗日民族統一戰線工作,出色地完成了各種上級給他安排的任務。
他們平均五六天就會面臨一場較大的作戰,而小的作戰更是不計其數,張震所指揮的新四軍游擊支隊在成立僅僅1年時間,就能夠消滅日偽軍6000多人。
和很多其他的開國將帥一樣,在解放戰爭中,張震也是立下大功的。
特別是在淮海戰役的過程中,他和粟裕聯名提出要將南線國民黨軍主力抑留於徐州及其周圍逐步殲滅的重要建議最終被中央採納,這對擴大淮海戰役的規模也起到了極為積極的作用。
在上海戰役期間,為了盡量能夠減少損失,張震和司令部機關經過了反覆的研究之後,才最終確定了上海戰役的計劃。
他的一生經歷了無數次的戰鬥,在建國之後,也經常來到基層去視察,他從不喜歡聽那些長篇大論的報道,反而善於從細節上發現問題。
在鄧小平接見十四大代表的時候,特意在張震的面前停下了腳步,緊緊拉住了他的手詢問其身體情況,那時鄧小平還對張震說:「你比我小10歲,還可以干一屆。」
1992年張震擔任了軍委副主席,在5年之後才退休。
張震晚年也一直對這一幕記憶猶新,他說:「小平同志深謀遠慮,字字千鈞,使我領悟到自己肩負的重大使命。」
治軍嚴格的張震,對於家裡更是有一套嚴格的標準,孩子們耳濡目染,也對軍隊有了極為濃厚的感情。
在21世紀的軍人家庭中,張家可謂創造了一個令人羨慕的成績:他的三兒子成為了上將,大兒子、二兒子以及四兒子全部晉陞為少將。
飛速發展的新中國,張震看到了全貌,他也非常欣慰。
2015年9月3日,張震將軍逝世,享年101歲,他也成為了最長壽的開國中將,他一生中參與了兩次授銜儀式,除了1955年那次之外,還有一次是在1988年9月,他被授予了上將軍銜。
在將軍的身後,世上再無開國中將。
參考
劉伯承 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蕭勁光 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開國上將呂正操遺體告別式今將在八寶山舉行 大眾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