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為什麼能贏?長津湖戰役親歷老兵說了這兩個原因……

來源:交匯點新聞客戶端

交匯點訊 「當時的情況比電影海報上還要殘酷。戰士們一排排趴在那裡,一動不動,身上覆蓋著厚厚的白雪,連眉毛上也都是積雪。」10月9日,今年96歲高齡的於芝林老戰士來到蘇州海上明珠影城,在電影《長津湖》的海報前佇立許久。他曾參加抗美援朝戰爭,是志願軍第9兵團27軍79師師醫院院長,也是長津湖戰役的親歷者。

看著電影里的戰爭畫面,戰士們在極度嚴寒下堅守陣地奮勇殺敵,於芝林不時眼眶濕潤。「我不僅僅是來看看電影,也是來回憶過去。」想到當年那些與自己攜手前行的戰友們,於芝林感慨萬千:「零下40攝氏度的天氣,部隊的戰士手握著槍,拿下來,皮就被粘掉了。凍掉手、凍掉腳、凍掉耳朵的太多了。」電影里的「冰雕連」是他親眼所見,「完完整整的一個連隊都凍死了,很多同志犧牲了眼睛還瞪著,手握著槍,還在瞄準」。看到動情處,於芝林對著屏幕,向那場戰役、那些英雄敬禮。

「這場戰役中,我們主要面臨的問題就是冷和餓,大部分戰士長期穿不暖、吃不飽、睡不好。戰鬥結束那天,醫院一天就收到了2800多個傷員,這僅僅是我所在的這個醫院。」於芝林告訴記者,受傷的戰士到醫院後,他告訴醫院工作人員,一定要保證每個戰士至少能吃到兩個土豆和一碗炒麵。當時讓他印象最為深刻也最為淚目的一幕是:戰士們都餓壞了,手被凍麻了,一拿到烤熟的土豆,就往嘴裡面塞,嘴皮都燙壞了,還一個勁地往下咽。 「美軍喝著咖啡吃著肉,我們的戰士啃著土豆;美軍有一輛輛坦克擺陣,我們的戰士手握單步槍推一發打一發。」論裝備、武器,戰鬥經驗等,當時的中國軍隊都比美方差很多,可在如此艱苦的條件下,為什麼我們能打贏這場戰役?「因為有黨的領導,有人民的支持!」於芝林的話鏗鏘有力,「我們是由中國共產黨領導的部隊,軍魂就是黨的領導,這是戰士們的精神支柱;我們的軍隊來自人民,我們的根是人民,要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所以充滿戰鬥力!」 曾有人問於芝林:「你怕不怕死」?「我不怕死,我不想死。」於芝林是這樣回答的,「看到敵人,我不怕死,但是我並不想死,我要看到共產主義,我要為共產主義奮鬥!」 當天,與於芝林一同觀看影片《長津湖》的,還有同樣參加過抗美援朝的一等功臣施光禮、文藝女兵王化珍,以及蘇州大學紡織與服裝工程學院大學生和蘇州市金閶教育集團八一小學少先隊員。現場,當影片片尾曲響起,學生紛紛向這些最可愛的人敬禮、致敬。「能親眼見到這些老戰士,讓我覺得非常榮幸,也更加感受到現在幸福生活的來之不易。我定會學習前輩們的革命精神,繼承共產主義遠大理想,長大後把祖國建設得更加強大、更加美好!」八一小學六年級學生蔣琦琦說。 新華日報·交匯點記者 張珺 王子傑

本文來自【交匯點新聞客戶端】,僅代表作者觀點。全國黨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發布傳播服務。

ID:jrt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