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空之城》:韓劇也會用焦慮製造亂燉爆款

今冬黑馬特質最為明顯的韓劇要數JTBC推出的《天空之城》,雖然相較於水木劇月火劇金土劇的收視先天佔劣勢,但《天空之城》自開播以來,從人氣寥寥一路逆襲,最新一集收視率高達19.2%,一舉打破了此前由《請回答1988》所保持的有線台收視紀錄。

《天空之城》海報。圖源網路

初聞《天空之城》,觀眾可能會以為這是個與同名日影一樣的夢幻故事,其實恰恰相反,它是典型的社會題材。劇名中的「天空(SKY)」,既是韓國三所頂級大學(首爾大學、高麗大學、延世大學)的縮寫,也是劇中幾位角色居住的豪華小區名稱。細細品來,虛實相映的名字,也暗示劇中各角色勢必跌落雲端的結局。

《天空之城》的主線是中產家庭的子女教育故事:一群生活富庶、有一定社會地位的家庭用盡手段,以期將自家孩子送入頂級學府。包括廉晶雅李泰蘭金瑞亨在內的中年實力派演員將這部女性群像戲演繹得生動逼真。

劇照。圖源網路

東亞文化一衣帶水,即使存在語言差異,前不久被「海淀黃庄補習班」、「精英家庭五歲小孩簡歷」瘋狂刷屏的中國觀眾也同樣可以體會到子女教育話題在韓國的熱度。在既有的社會語境中,最關心子女教育話題的莫過於中年女性,而她們也是當下韓劇的主流收視群體。不得不說,該劇的受眾定位異常精準,收視率爆棚絕非偶然。

劇中諸如將孩子關在隔音暗室學習、用節拍器計算孩子答題時間營造緊張的競爭氛圍等橋段,無一不給觀眾一種急促且焦慮的感覺。這種焦慮感,又與現實中整個韓國中產階級的焦慮心態相吻合。

韓國的階層固化極其嚴重,民間歷來有出身決定命運的「湯匙階級論」一說。含著「金湯匙」的上位者所擁有的資源早已為下一代鋪平了道路,而含著「土湯匙」的底層民眾進階之路困難重重,大多也已對孩子的未來絕了念想。唯獨夾居其中的中產因為恐懼階層墜落,將所有希望都寄托在子女身上。同時,「軟弱」亦是他們與生俱來的原罪,因為害怕失去,所以要拚命維護已有的一切。無處不在的競爭直接導致了盲目的攀比,這也是中產階級群體巨大而揮之不去的焦慮來源。

劇照。圖源網路

除了編劇「利用焦慮」設計出的聳動的主線,《天空之城》也在主動「製造焦慮」:劇情雜糅了全職主婦、婚外情、婆媳關係、職場鬥爭、前輩文化等戲份,這其中任何一個題材拿出來都能在社交網路上颳起大風,何況將它們統統編排到一部20集的連續劇中。即使編劇旁徵博引,借人物之口說出「德雷福斯案件」進行暗諷,用高大上的《查拉圖斯特拉如是說》作BGM,也完全無法掩蓋該劇就是一盆加了十足佐料的「狗血大亂燉」的本質。

無限制地利用焦慮、製造焦慮,既是《天空之城》成為爆款韓劇的原因,亦是該劇的缺陷所在。它提供給觀眾某種社會現象,用雜亂狗血的劇情讓觀眾「看個爽」,但對於現象背後的原因、甚至於解決問題的方式避而不提。畢竟熒屏內外的社會情況仍有差異,人們也難以預料到生活中出現的變數。讓觀眾一味深陷劇情中,被焦慮感牽著鼻子走直至將情緒耗盡,也就難以引導觀眾進行更深層次的正確思考。這一缺陷對於一部本該在藝術上有更高價值的社會題材劇集來說,實屬遺憾。

□沈持盈(劇評人)

新京報編輯 吳龍珍 校對 危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