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陸公布對台貿易措施 專家:民進黨當局必須承擔起傷害台灣民眾利益的責任

來源:環球時報-環球網

【環球時報-環球網報道 記者 倪浩】8月3日早間,大陸相關主管部門連續發布通知,暫停向台灣地區出口天然砂。以及因海關檢疫不合格,暫停台灣地區柑橘類水果和冰鮮白帶魚、凍竹莢魚輸入大陸。廈門大學台灣研究院副院長張文生指出,民進黨當局堅持「台獨」分裂政策,不承認「九二共識」,使得兩岸很多問題缺乏溝通協調渠道,因此,民進黨當局必須承擔起傷害台灣民眾利益的責任。

一直擺脫不掉「鳳梨陰影」的台灣媒體迅速對此進行廣泛報道,隨之「突然暫停」「制裁」等字眼充斥了眾多台媒。不過一些冷靜的台灣網民並不為台媒宣傳攻勢所動,截至下午16時30分左右,在雅虎台灣新聞網站一則相關新聞下的留言已多達近2000條。據《環球時報》記者觀察,台灣網民評論幾乎一邊倒,將矛頭指向了民進黨當局,指斥其配合美國國會眾議長佩洛西做秀,撈取政治資本,最終使人民受害。另外,他們還批民進黨當局一邊從大陸賺錢,一邊又挑釁大陸。

8月3日,商務部新聞發言人表示,根據相關法律規定,決定暫停天然砂對台灣地區出口。相關措施自2022年8月3日起實施。中國海關總署也發布通知,大陸海關多次從台灣地區輸大陸柑橘類水果中檢出檢疫性有害生物,並從台灣地區輸大陸冰鮮白帶魚和凍竹莢魚包裝上檢出新冠病毒核酸陽性。決定自8月3日起,暫停台灣地區柑橘類水果和冰鮮白帶魚、凍竹莢魚輸入大陸。

商務部、中國砂石協會相關公開信息顯示,天然砂系天然形成,適合用於建築,但因不可再生,且開採對環境危害嚴重,商務部、海關總署早在2006年第四批《禁止出口貨物目錄》中就禁止天然砂的出口。

但隨後台灣島內相關企業向商務部反映,島內砂石資源短缺、供應嚴重不足,迫切希望大陸方面儘快恢復天然砂對台出口。2008年3月7日,商務部發布《對台灣地區天然砂出口許可證申領程序及相關事項》,自當年3月10日起正式恢復天然砂對台灣地區出口。

根據商務部、海關總署2006年第16號第四批《禁止出口貨物目錄》的具體信息,《環球時報》記者自中國海關總署查詢到的數據顯示,進出口稅則中「25051000、25059000」兩個稅號下的商品分為硅砂及石英砂和其他天然砂,2021年大陸向台灣地區總共出口了6.7萬多噸。

隨著大陸8月3日相關貿易措施的公布,有台灣網民揶揄民進黨。有網民表示:「所以我們又要用回黑心的海砂,想想二十多年前的海砂屋。」另一網民則表示:「沒關係,我們還有美國的『民主』砂石。」公開信息顯示,天然砂中的河砂適合用於建築材料,透水性較好,應用較為廣泛。而海砂含有大量的氯化鈉(鹽)以及貝殼,對鋼筋等金屬物有腐蝕作用,因此海砂嚴禁用於建築材料,會大大降低建築物的壽命,具有安全隱患。

而對於暫停進口台灣地區相關農產品,中國海關總署在網站上已指明原因。《環球時報》記者發現,8月3日中國海關總署同時發布了另一條通知,對4家境外水產品企業採取暫停進口措施,包括巴西、印度、印度尼西亞、越南等國企業。而中國相關部門之前也多次申明,相關措施是出於食品安全,且為國際通常做法。

去年,大陸暫停進口台灣地區菠蘿時,被民進黨當局稱為「政治化操縱」。大陸國台辦發言人現場展示台灣菠蘿上查驗出的害蟲圖片,進行了事實性證明和駁斥。

《環球時報》記者自台灣2021年農產品貿易概況的相關報告中得知,台灣地區全年農產貿易出口值 56.7 億美元﹐大陸是台灣地區第一大農產品出口市場。加上香港市場,佔據了台灣整體出口的三成,遙遙領先於其他國家和地區。而在農產品的出口當中,魚類等水產品是其出口第一大類,佔據整體的三成。

台媒報道中提供的數據顯示,台灣水產品以及相關水果的出口對大陸的依賴度非常高。台灣相關部門統計數據顯示,2021年生鮮外銷當中,柑橘類水果外銷至大陸的比率高達86%,生鮮或冷藏的白帶魚為9146噸,全數外銷至大陸。而冷凍竹筴魚的銷量則有將近50%都銷至大陸。

對於8月3日中國大陸新的貿易措施,有台灣網民說:「最近碰到南部上來的菜市場攤販開始在罵民進黨了。」台灣無線衛星電視台宣稱,大陸對台灣採取「經濟制壓」,開始暫停柑橘類水果、白帶魚、竹筴魚的進口,其中受最大影響的是漁民,光是宜蘭蘇澳的白帶魚,就有超過一半以出口到大陸為主,漁民收入也將減少最多4成。

整體來說,兩岸經貿關係中更引人關注的是海峽兩岸經濟合作框架協議ECFA)。2010年6月兩岸簽署ECFA十多年來,台灣地區從中獲利頗大。以ECFA「早收清單」為例,截至2020年3月,台灣有539項產品出口到大陸,享受了免稅待遇;但台灣向大陸僅開放269項免稅產品,且農產品不在免稅範圍。島內相當多中小企業及其中南部農漁民獲利巨大。但這在民進黨政客口中卻成為「包著糖衣的毒藥」。

對此,廈門大學台灣研究院副院長張文生認為,做為一個政客,蔡英文顯然把政治目標放在了民生問題之前,其目標還是拉選票。如果政治利益對她更重要,她寧願冒著不利於兩岸經貿關係的風險而堅持其「台獨」立場,並不惜犧牲民眾利益。

對民進黨哀叫「被制裁」,有台灣網民表示:「ECFA不是不好嗎?就廢除吧。人家讓利,我們『軟土深掘』(得寸進尺)!最後苦的仍是台灣老百姓! 」另有網民表示:「馬(英九)政府時,民進黨罵當局太依賴對大陸貿易,結果現在對大陸貿易更甚前朝,只要被禁幾項,民進黨就哀叫不公平,上台六年一點都沒有進步。」「佩洛西個人政治生涯的畢業旅行,連自己國人都有反對聲音,硬是要來台灣領『畢業禮物』,請問對台灣帶來了什麼好處?這讓台海局勢更加緊張,讓台灣產品更無法外銷大陸市場,讓外資更不敢來台投資,讓股市資金大量流出。」

對於大陸採取的一系列經濟措施,張文生認為,這些措施都是有理有據的,理由充分。涉及到經貿問題,兩岸可以溝通解決和處理的,但是因為民進黨當局堅持「台獨」分裂政策,不承認「九二共識」,使得兩岸很多問題缺乏溝通協調渠道,「因此,民進黨當局必須承擔起這個責任。」

廈門大學台灣研究中心副主任唐永紅則對《環球時報》記者表示,台灣地區每年從大陸獲得的貿易順差高達1700億美元,而數典忘祖的民進黨不用來改善民生,卻一直用來對抗大陸,其倒行逆施必將失去民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