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色列時報》報道,近日在伊朗民兵准軍事部隊成立四十周年之際,伊朗革命衛隊學院指揮官高級顧問阿拉努爾諾羅拉希將軍在紀念活動中發表講話時說:伊朗是僅次於美國、俄羅斯和中國的世界第四導彈強國。「北約曾經說過,伊朗有110多個導彈基地,並有能力在一天之內就發射2萬多枚導彈。」在這裡我可以告訴大家,其實他們只是承認了我們的部分能力。而這個實際數字可能要比北約想像中的還要大一些。
同時,阿拉努爾諾羅拉希將軍還指出:伊朗雖擁有連北約都有所忌憚的導彈力量,但不幸的是一些海灣國家依然選擇成為伊朗的敵人。對此我必須說,如果未來伊朗與最大敵人(美國)發生衝突,那麼這些與敵人結盟的國家(以色列和沙特等)將會成為伊朗導彈的首要攻擊目標,這其中還包括它們的21個軍事基地。
最後,阿拉努爾諾羅拉希還借用伊朗最高領袖的話稱,伊朗確實有能力將特拉維夫和海法夷為平地!
客觀上說,自從美國單方面退出《伊核協議》並對伊朗實施經濟和軍事極限施壓之後,這不僅導致伊朗和美國之間的緊張關係正在持續升級,而且這種一觸即發的軍事狀態還蔓延到了整個海灣地區。按道理這應該是美國和伊朗之間的事,但伊朗高層卻時不時對以色列放出狠話,這到底是什麼意思呢?
其實,表面上看,正是因為美國退出《伊核協議》才導致的美伊兩國關係惡化,從而引發了整個地區的緊張局勢。
然而站在美國的角度上看,造成這種緊張局勢的罪魁禍首卻恰恰是伊朗,誰讓它有事沒事就研製什麼彈道導彈,這不是在威脅美國「小兄弟」的安全嗎?藉此就可以看出,美國退出《伊核協議》對伊朗實施極限施壓,這完全都是為了以色列的利益。
如果對此有疑問,可參考上任美國總統奧巴馬主導並簽署《伊核協議》的初衷,他的目的本是想讓美國從混亂的中東局勢中抽身,將這個爛攤子直接甩給以色列和其他盟友。
從而讓美國騰出手來專心搞什麼亞太戰略。這個做法很明顯是棄「小兄弟」的利益而不顧,所以當時的美以關係非常不好。然而之後隨著美國猶太財團支持的特朗普就任總統之後,這個戰略目標也隨即發生了一些小小的改變,比如美國一方面頻頻宣布要從中東地區撤軍;
另一方面卻為了以色列壓制伊朗而重返中東泥潭。綜上可以看出,現任美國總統也知道亞太和印太戰略的重要性,但奈何他的「金主」卻是猶太人。
總之,伊朗心裡清楚「禍源」所在,它知道引起地區緊張局勢的罪魁禍首其實就是以色列,因此才會時不時地向其放狠話。當然,或許有人會認為伊朗研製導彈確實威脅到了以色列的安全,所以對方有必要採取一些方法來遏制伊朗的軍事發展。
但事實上,中東戰亂、極端組織橫行、引進F-35、空襲鄰國,以及強佔耶路撒冷和戈蘭高地並宣誓主權等等,這些引起地區緊張局勢和威脅他國安全的事,可都不是伊朗干出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