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車時代,兩桶油會不會倒閉?

比亞迪發布了8月份的產銷快報,銷量17.49萬輛,其中純電約佔一半,8.27萬輛。

與此同時,巴菲特減持了171.6萬股比亞迪股份 持股比例下降至18.87%。

雖然股價受到了一點影響,但新能源車的發展非常迅猛,不由讓人開始擔憂起傳統行業。

比如,傳統燃油車。

除了拚命趕上新能源車的班車,傳統汽車品牌別無選擇。從北汽到長安,從一汽到上汽,無不玩命發展新能源。

再比如,兩桶油。

先說一下兩桶油的半年報,二者均為史上最佳半年報,業績賺瘋了。不多羅列數字,分析一下更深層的東西。

很多人對傳統央企有一定的誤解,甚至有人認為兩桶油可能會阻止新能源的發展。

其實兩桶油的領導人都是國家部級幹部、工程院院士,在新能源轉型這個大的國家戰略進程中,格局和定位是非常高的。

從某種意義上講,兩桶油甚至正在主動推進以新能源車轉型為代表的雙碳戰略。

除了積極改造加油站,搞加氫、充電、換電等業務外,星空君從兩桶油的半年報發現了方向性的東西。

1、業績最佳的背後,是銷量下滑

中石化營銷及分銷(加油站為主的板塊),零售量下降7.7%,單站平均加油量下降7.8%。

中石油銷售分部(加油站板塊),零售量下降了6.1%。

這其實是很可怕的數字。因為從全行業來講,煉油量是增加的。這意味著兩桶油的市場份額在流失。

受到新能源車的衝擊,以及地方煉油廠的影響,在電動車和民營站的夾擊下,兩桶油的銷量日漸萎縮。

2、網點覆蓋進入停滯期

中石化半年僅新增15座加油站,相對於3萬座的基數來說,已經抵達極限了,考慮到新增站點(新建高速公路、國道都需要配套加油站等)的因素,實際上公司的經營規模在收縮。

而中石油加油站座數少了181座,業務收縮明顯。

3、下一步發展方向:油田和化工原料

中石化半年報顯示,資本性支出646.5億,資本性支出的方向主要是兩個:一是原油,二是乙烯項目。

覆蓋全國的3萬座加油站板塊,僅投入了總資本性支出的不足二十分之一(30.7億),孰重孰輕一目了然。

乙烯是化工行業的最基礎原料,說明中石化已經逐漸減少汽油、柴油的煉製,轉向化工原料。

中石化的半年報里有這麼一句:加快推進「油轉化」「油轉特」,潤滑油高檔產品比例持續提升。所謂油轉化、油轉特,就是煉油轉為煉製化工原料、特種原料等。

中石油的資本性支出就更為過分了,加油站業務成了沒人疼愛的娃,絕大多數資本性支出都投到了油田和煉化板塊。半年報稱,本集團加大勘探開發力度、努力推進增儲上產、 加快煉化轉型發展以及海外業務拓展。

這意味著,即便是新能源車全面普及,兩桶油也會通過放棄加油站業務「斷臂求生」。

因為中國作為世界工廠,對化工原料的需求不會減少,目前大約40%以上的原油被煉製成化工原料,未來新能源車普及後,兩桶油會將更多的產能去煉製化工原料。

要知道,兩桶油合計超過5萬座加油站,如何才能「斷臂」呢?

其實兩桶油早就在做規划了。

比如,和著名的國際石油巨頭BP成立合資加油站。

中石化和美國埃克森美孚、沙特阿美成立合資公司。

兩桶油已經做好全面準備,通過收縮加油站業務,加快煉製產品的轉型,從以成品油銷售為主轉型為化工原料為主,來應對市場的轉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