郁慕明談9.3大遊行:李登輝們才是「肥貓」

「過去幾十年台當局因政策失當造成的財務窟窿,何止軍公教年金這一樁?台灣有千百個窟窿都需要修補,為何單挑這個下手?台灣「米蟲」一堆,為何作為社會中堅支柱及公權力執行者的軍公教獨受鄙夷?」對於這個問題,新黨主席郁慕明近日「釜底抽薪」地從何為「18趴」說起,替軍公教正名!

強調「溝通溝通再溝通」的蔡英文當局,上台後這一百多天,凱達格蘭大道的抗議行程可謂排滿滿——

從「華航罷工」、「高速公路收費員抗爭」、「軍公教上街頭」,再到明天的「觀光業上凱道」,凱道幾乎無時間休息。

而除了面對軍公教上街不手軟,其他幾乎都是「會吵的孩子有糖吃」,「撒錢撒錢再撒錢」。

華航罷工損失民眾買單約3.4億新台幣,高速公路收費員民眾買單約5億新台幣,觀光業更祭出300億新台幣的優惠貸款……

但這些撒錢方案,獨獨沒有惠及軍公教團體。

9月3日台灣軍公教大遊行上街頭後,台行政機構負責人林全拍板,明年春節起將取消部分退休軍公教人員三節慰問金,制度變革後領取人數降低為48173人、發放總金額降為2.9億元新台幣,每年省下8.7億元新台幣的財政支出。

一邊對勞工團體「發糖」,一邊卻對退休軍公教「吝嗇」,這是什麼路數?難道軍公教遊行是白遊了?

對於9.3軍公教大遊行,新黨主席郁慕明認為,這是一場有人數卻不見得能夠凝聚人氣的群眾活動,只是「反污名、要尊嚴」的訴求,事實上不夠具體,尤其誰才是真正的「米蟲」和「肥貓」,這一點完全沒有說清楚。郁慕明點名,像是李登輝和台「中研院」前「院長」李遠哲李遠哲,就是最大的兩隻「肥貓」。

郁慕明說,李遠哲在任內修訂「自肥條款」,可不受年齡限制,轉為「特聘研究員」,月薪50萬元新台幣。而李登輝自卸任後,退休俸、禮遇金、事務費加總起來,至少領了6億元新台幣!

郁慕明還說,軍公教的抗議團體,要把事實真相說清楚,這場遊行才算真正有意義。這些為台灣貢獻了20年以上人生歲月的軍公教基層,當年用微薄的保險金領取18%優惠存款利率,許多年輕人不明白18%優惠的歷史背景與脈絡軌跡,但是政客、名嘴卻從來不說清楚,避重就輕或是刻意誤導,不曾停止拿此攻擊、羞辱抹黑軍公教基層。

台灣軍公教福利的歷史演變:

台灣軍公教人員福利,產生於一定的歷史背景下,上世紀五六十年代,台灣公務員所得偏低,行政當局鼓勵公務員將退休金放在銀行,於是有軍公教享有優惠存款利率18%的鼓勵措施。

在2006年,這條當時頗有爭議的「十八趴」規定,被改為只有在1995年以前的年資,也就是在1995年以前進入軍公教系統的,才可計算在內。而軍公教人員的福利,除了18%優惠存款利率,還有年終慰問金,每年有春節、端午和中秋三節慰問金,子女和家屬也享有一定的補助。而這些福利,也成為多年來綠營攻擊的對象。

2013年,在台灣傳出勞保基金可能破產之時,民進黨民代以「公平正義」為口號提出削減軍公教福利的口號,將戰場轉移到軍公教身上來。當時在馬英九主導下,國民黨大幅削減軍公教的年終慰問金。

到了2016年,蔡英文上台後,民進黨又再度打著所謂「轉型正義」的幌子,高喊要進行年金改革,引發軍公教人員的不滿。

就算真正的「肥貓」捉到了,就能還軍公教清白了嗎?這也並不是一件易事。

《海峽新幹線》台灣時事評論員鈕則勛指出:蔡當局透過「分化」、或者「政治鬥爭、階級鬥爭」的操作方式,使軍公教遭受了莫名其妙的「被污名化」,他們上街凸顯出了一個非常不公平的現實,也就是郁慕明點出的李登輝、李遠哲等人退休之後還領了台當局這麼多錢,這樣的案子到底要不要處理?如果今天軍公教的年金改革要獲得社會上全面的共識,就意味著至少要抓幾個「親綠的、比較大尾的人」做開刀的動作。這個動作如果蔡英文當局敢做,才有以昭公信的可能性,年金改革才能順勢水到渠成。不然外界就會質疑蔡當局還是兩套標準——親綠的你可以不處理,但親藍的、不是我的票源的軍公教,就給打趴掉!

更多精彩內容,敬請關注今晚22:00播出的東南衛視《海峽新幹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