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泰基金鄭有為:放長線,釣好魚


那些在熊市中紮根的基金,後續是否會有更旺盛的生命力表現?


由鄭有為管理的國泰江源優勢精選,給出了一個「模板式」的肯定答案:截至今年6月30日,該基金近一年回報率14.22%、近兩年回報率88.38%、近三年回報率193.98%。


銀河證券數據顯示,193.98%的近三年回報率,在同類基金中排名8/425。[註:同期可比的425隻基金均為靈活配置型基金(基準股票比例30%-60%)(A類)]


國泰江源優勢精選近年來業績表現


數據來源:Wind,截至2022年6月30日


逐個年度來看,從2019年到2021年,國泰江源優勢精選收益率分別是收益率分別是48.86%、85.10%、31.58%,這三年的業績都十分出彩,但在公募權益基金中都不是最拔尖的。


對於價值均衡派基金經理鄭有為來說,短期業績不拔尖正在情理之中。


包括國泰江源優勢精選在內,鄭有為這些年來管理的基金產品,都把回撤放在了第一考量因素、不賭賽道不賭風格,堅持均衡穩健的打法,長期業績反而越來越「香」了。


也許是要真正走近鄭有為後,大家才會意識到,這幾年來國泰江源優勢精選能夠準時送達業績驚喜,背後並沒有十分高深莫測的投資技法,反而極其簡單和樸素。





01

「全能」之路



每年的7月下旬,是基金二季報集中披露的日子,每次基金季報披露,績優基金的重倉股也備受關注,明星基金經理的調倉動作被扒出來,為廣大投資者津津樂道。


翻開國泰江源優勢、國泰致遠優勢等基金的二季報,我們能夠發現鄭有為的重倉股遍布消費、周期、科技、成長等領域,前十大重倉股的合計權重在55%左右,很顯然,鄭有為比絕大多數基金經理都持股分散、行業分散。


國泰江源優勢2022年二季度末前十大重倉股


數據來源:基金二季報


但在一開始,他可不是如此均衡和全能。


鄭有為最早在2007年入市,考慮到當時保險在中國的滲透率尚不高,他果斷買入了某保險龍頭,並很快迎來了股價翻倍。但在2008年的極端行業中,他也未能倖免,經過數次的割肉、抄底,他最終將盈利悉數歸還給了市場。


這次在二級市場的短暫實操,讓鄭有為明白了兩件事情——分散風險,投資要有章法。


進入上海交大學習後,鄭有為先是在東方證券實習一年,師從當時的醫藥行業首席李椒花,2014年5月始,在平安資管任投資經理,在2018年年底,正式加盟國泰基金。


醫藥和消費,是鄭有為最早投入研究的兩條賽道。


恰好,剛在做鄭有為做投資經理的前兩年,醫藥板塊迎來一輪牛市,按照自下而上堆疊景氣最高公司的打法,鄭有為牢牢抓住這輪行情,取得業績「開門紅」。


2016年年初,A股市場短暫試水熔斷機制,便連續4個交易日觸發熔斷,市場上一度哀鴻遍野。身在市場的鄭有為,也開始強烈地意識到,絕對收益對持有人到底有多重要。


「一個偏科的選手,就如同只會種玉米的農民,一旦年份不好,天氣不適合玉米生長,就只能遭遇歉收的結果。」鄭有為如是說。


也是從這時開始,鄭有為下定決心拓寬自己的能力圈,他花了一年半的時間,進行大量調研,把金融、周期、科技成長象限的核心公司的研究方法、基本脈絡,以及各種商業模式對應的合理盈利區間,基於盈利區間的估值框架,全部理清楚。


經過成長和沉澱過後,鄭有為打造了他的「441陣型」,走向全天候、全市場的投資道路。


02

回撤「殺手」




「441陣型」的第一個4,意味著把40%的倉位配置到成熟行業做底倉;第二個4,是要把40%的倉位配置到行業龍頭上;還有10%的倉位,配置一些冷門股。


前80%的倉位配置思路,已經錨定了鄭有為一直「求穩」的打法。


一年為持有人賺多少錢合適?他心中的答案是15%(長期複合年化),也就是名義GDP增速的兩倍。鄭有為還特意做過功課,如果長期能夠實現這個收益率甚至有所超越,基本能排進全市場前1/4,這對全球資管界都適用。


把40%倉位配置到各行業龍頭,能夠幫助組合拉出差額收益,賺取戴維斯雙擊的錢。


「可以是行業大龍頭,也可以是細分行業龍頭,我很清楚自己不需要那麼高的賠率,而是儘可能高的勝率。」


事實也證明,鄭有為按「441陣型」做股票組合,基金凈值表現尤其穩健。


國泰江源優勢凈值走勢圖

數據來源:Wind,截至2022年7月28日


當然了,市場一直在變化,投資方法也不會是一成不變的。牛市給投資者帶來歡笑,熊市給投資者留下悲愴,在數次經歷過牛熊切換後,我們會逐漸懂得敬畏市場。


「投資框架第一重要的是對回撤控制。長期來看,一隻基金的收益率是否出色,並不取決於牛市多賺10個點,而是取決於熊市少跌10個點。」鄭有為說道。


在日常的投研工作中,如何找出可以「少跌」的10%?止損。


鄭有為很喜歡釣魚,他試過很多次,如果三個小時釣不到魚,釣法又沒問題,基本就可以判斷這個地方沒有魚,及時換到備選釣點,然後最後三個小時釣得盆滿缽滿。


鄭有為說:「生活的經驗告訴我,死磕一個地方,未必是正確的。」


在投資中,鄭有為只給他的股票六個月的時間。六個月的股價走勢不達預期,可能是行業景氣度的問題,也可能是市場風格的原因,但肯定是要被換掉的,做到及時止損。


生活中喜歡垂釣,工作上熱愛投資。在鄭有為眼中,釣魚和投資有很多相通之處。


鄭有為在釣魚前,會看天氣、測水壓、了解水底結構和周圍環境,而在投資上,這就是對宏觀環境和中觀形勢的判斷;對釣場和釣點的選擇,跟投資者對行業的選擇如出一轍;釣什麼樣的目標魚要選擇對應的餌料,在投資時他也會想好想要什麼樣的股票。


垂釣時,放長線,才能釣大魚。投資中,放眼長遠,才能拿住好股票。



03

「長跑」高手



在瞬息萬變的二級市場,有大多雜亂的聲音,保持自己的投資節奏很重要。


運動場上的長跑選手,深知節奏對比賽成績的重要性,專業比賽中的前中賽段,運動員們大都是勻速跑法,保持穩定供氧、節省體能,才能在最後賽段進行最後的衝刺。如果能在每一個賽段都不落下風,最終成績也一定差不了。


鄭有為憑藉著平衡穩健的思路,在每個年度都處在較為靠前的位置,長期累積下來,那些「忽快忽慢」的選手被淘汰,鄭有為逐漸突顯成為行業的「長跑」高手。


鄭有為在管基金業績及排名一覽

數據來源:Wind,截至2022年6月30日


事實上,隨著價值投資和長期投資理念的深入人心,資管行業的絕大多數投資經理都在走長期制勝的道路。但鄭有為的率先出線,除去正確的打法外,又有他個人特定的優勢。


一方面是對待投資的態度——保持獨立思考,充分敬畏市場。


與國內大多數基金經理不同,鄭有為是馬來西亞華裔,看A股市場的角度自然也會有些許不同。他時常說,在他這樣一個生於海外的人眼中,中國沒有夕陽產業,各行各業都有很多機會。花時間耐心研究每個行業,是非常值得的。


做A股市場做投研這麼多年,鄭有為已經數不清多少次遇到,自己選擇的股票和自己預期走勢不一樣的情況,除了執行六個月止損的投資方法外,他時常反思自己。


「我傾向於認為是自己錯了,因為我覺得中國整個市場的風格是非常多元的,我們要做的就是提高自己選股的勝率,而不是責怪市場。」鄭有為說道。


另一方面是投資上的果斷——判斷准,出手快。


2020年新冠疫情暴發,A股在春節節後開盤暴跌,恐慌情緒瀰漫著整個市場,但鄭有為卻看到了機會並果斷超配。2月3日,他發現當天股債比指標達到了0.89,已經基本上靠近0.9的歷史提示機制,意味著股票相對於債券有明顯的吸引力。


隨後披露的基金一季報中,他也寫道:「股債比指標處於歷史極值附近,兩個季度以上周期而言,權益資產的勝率或較高。」


如果回過頭來看這一年的市場表現,上證指數在當天下跌後強力反彈24.78%,滬深300指數同期上漲41.29%,創業板指數更是暴漲65.18%。堅持超配權益資產戰略的國泰江源優勢精選,在同期更是斬獲了88.71%的回報率。


其中,在2020年三季度,鄭有為看到了周期股的機會,並大舉買入大煉化。


「去庫存周期後段,到補庫存早期,是買周期股最好的時候。」鄭有為解釋道。


果然,在隨後披露的三季報中,一隻化工龍頭股新晉鄭有為前十大重倉股名單,在後續披露的四季報中再度加倉,2020年三季度期間,該化工龍頭大漲50.7%。




(全文完)



風險提示:觀點僅供參考,不代表投資建議。市場有風險,投資需謹慎。

鄭有為管理的國泰致和成立時間不足半年,國泰金龍行業管理時間不足半年,暫不列示其業績。其餘產品各階段業績如下:國泰江源成立於2018/3/19,鄭有為於2019/6/14開始管理,該產品業績比較基準為滬深300指數收益率*50%+中證綜合債指數收益率*50%,2018年-2022年上半年A份額基金業績增長率/業績基準為-31.48%/-10.60%,48.86%/19.92%,85.10%/15.20%,31.58%/0.30%,-0.99%/-3.56%;國泰價值優選成立於2019/1/10,鄭有為於2020/7/24開始管理,該產品業績比較基準為滬深300指數收益率*60%+中債綜合指數收益率*40%,2019年-2022年上半年基金業績增長率/業績基準為42.19%/19.61%,66.84%/16.24%,37.72%/-1.95%,1.42%/-5.21%;國泰致遠成立於2020/7/16,鄭有為於2020/7/16開始管理,該產品業績比較基準為滬深300指數收益率*80%+中債綜合指數收益率*20%,2020年-2022年上半年基金業績增長率/業績基準為10.66%/7.97%,31.93%/-3.52%,-0.94%/-7.19%。數據來源產品定期報告。我國基金運作時間較短,過往業績不代表未來,其他基金業績不構成本基金業績表現的保證。投資者購買前請詳閱基金法律文件,謹慎投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