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
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4月17日訊 (記者張懿) 4月16日,中國汽車技術研究中心有限公司在上海車展期間發布了2019年度C-NCAP第一批7款車型的評價結果。
本次發布結果的7款車型中,包括2款A類車,1款B類車,4款SUV車型,試驗車輛全部由C-NCAP管理中心從各車型4S店購買。購車費用支出共計約372.3萬元。該批7款車型涉及4個自主品牌、3個合資品牌,其中2款車型為自願申請評價。
第一項AEB試驗於2018年12月24日開始,最後一項試驗至4月12日完成。全部車型按照《C-NCAP管理規則(2018年版)》依次進行AEB試驗、行人保護試驗、三項實車碰撞試驗以及鞭打試驗,最後分別按照C-NCAP規程進行評分和星級評定。每款車型的每項試驗安排均在C-NCAP官網上提前公開。
具體車型及生產企業如下:
1、廣州汽車集團乘用車(杭州)有限公司傳祺牌/Trumpchi GAH6470D2M6A型多用途乘用車(GS5 270T 自動尊享版)(自願申請)
2、華晨寶馬汽車有限公司 寶馬牌/BMW BMW6475AX/BMW6475CX型多用途乘用車(X3 xDrive 25i M運動套裝型)(自願申請)
3、華晨鑫源重慶汽車有限公司 斯威牌JKC6460F5ZA型多用途乘用車(G01 1.5T -6AT智up)
4、浙江吉利汽車有限公司 領克牌MR7153C04型轎車(領克02 1.5T兩驅耀Pro)
5、江西大乘汽車有限公司 大乘汽車牌JML6472A62型多用途乘用車(2.0T自動至尊型)
6、上汽通用汽車有限公司 別克牌/BUICK SGM7157EAA1型轎車(新君威 20T精英型)
7、北京現代汽車有限公司 北京現代牌BH7161CAAV型轎車(菲斯塔 280TGDi DLX DCT智速版)
C-NCAP的選車原則為兩年內的新車型,這是因為新車型在開發設計時會對應C-NCAP所實施的規則進行系統開發,更能代表現階段中國汽車新產品的安全技術水平。而一些老車型,包括僅做了局部外形變化的小改款年型車,因結構的局限性,要想滿足日益嚴格的新要求,需要進行大規模的結構改進,不是本批C-NCAP管理中心選取車型的重點。
2018年版規則自開始研究到正式實施已有三年時間,規則中新增加了行人保護試驗和AEB試驗,原有試驗項目也進行了完善和加嚴,相比上一版難度繼續提升。因為C-NCAP管理中心在規則研究過程中始終保持與行業的溝通和交流,所以大部分企業能夠緊跟C-NCAP的步伐對應新規則進行新產品的開發和改進,並將安全技術提升的成果快速反映到評價的結果中。
通過本次發布的7款車型的評價結果,我們可以看到,大部分車型獲得了5星的好成績。前排雙氣囊、側氣囊、前排安全帶預張緊器和限力器、前排安全帶提醒裝置、車輛穩定控制系統ESC均達到100%的配置率;側氣簾配置率也達到了85.7%。對於2018版中新增加的自動緊急制動系統AEB,首次出現車型全系標配。為了獲得更好的行人保護性能,部分車型採用了主動彈起式機罩技術,如果車輛撞擊到行人,能夠大大減輕對行人的傷害。
當然,也有些車型在2018年版規則實施前就已經定型並生產,尚未進行對應性改進,評價結果不是特別理想。產品更高性能的提升需要一個過程,企業必須以極其快速的反應和積極的投入才能契合C-NCAP快速發展的步伐。
從C-NCAP十幾年的歷程可以看到,獲得5星評價的車型數量快速增多,各種安全配置越來越普遍應用,中國的車輛安全技術水平明顯提升,不斷縮小與國際汽車大品牌的差距。這中間有社會對C-NCAP的關注,有C-NCAP管理中心的努力,更有車輛生產企業的投入,各界為中國汽車安全技術進步所做的努力一直沒有停止過。作為全球NCAP成員之一,C-NCAP一直積極與各國家及地區NCAP組織保持緊密的交流與合作,並得到國際汽車安全界的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