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奇落幕!費德勒宣布退役:最優雅的網球之王,是如何煉成的?

繼美國女網黑珍珠小威廉斯告別職業生涯後,近日瑞士網球名將費德勒(Roger Federer),也宣布了退休重磅消息。


9月15日,他在社交媒體上通過錄音宣布退役,下周在英國倫敦舉行的拉沃杯(Laver Cup),將是他24年職業生涯中最後一場比賽。


圖源 Getty Images


此消息一出,讓無數粉絲震驚。


無論你喜歡網球與否,相信沒有人會討厭這位憑汗水與努力奮戰多年的、最優雅的網球之王。


在很長一段時間裡,費德勒被認為是無可爭議的「GOAT」人選,雖然近年來被後輩陸續超越大滿貫記錄,但他依舊是許多人心中「網球」的代名詞。




暴躁小子的蛻變


1981年,費德勒出生在瑞士巴塞爾,父親是瑞士人,母親則來自南非,費德勒還有一位姐姐,後來成為護士。


圖源 Getty Images


小時候的費德勒非常喜歡運動,只要是球都會碰。


籃球、足球、手球和撞球都不在話下,會隔著鄰居的籬笆打羽毛球,周末會和父親一起打壁球,還學習了滑雪、拳擊、游泳和滑板。


成年後的費德勒認為,正是幼時大量地接觸各種運動,才讓他鍛鍊出運動能力和手眼的協調性。


父母也沒有強硬要求他必須專註哪種運動,只是鼓勵他去多方嘗試。


母親甚至不想陪費德勒打網球,因為他老是嘗試奇奇怪怪的打法,從不按規矩來。


曾經費德勒被看好成為足球選手,直到8歲,他才徹底愛上了網球這門運動,並決定專註發展。


9歲那一年,費德勒遇見了人生中第一位伯樂,也是他職業生涯的啟蒙導師——彼得·卡特(Peter Carter)。


圖源 CNN


當時卡特是網壇的明日之星,為了貼補比賽費用,他來到巴塞爾的網球俱樂部執教。


慧眼識珠的他,很快就發現了費德勒身上的網球天賦,積極帶著他訓練。


然而青春期的費德勒,和如今的優雅形象完全不同,他控制不好自己的情緒,時常飆髒話、砸拍和咆哮


是卡特耐心地引導他,教會他如何抗壓,以及學會選手該有的紳士態度,給予對手基本的禮貌和尊重。


卡特教年輕的費德勒磨出了流暢的打法,像是閃電般的正手拍,以及優雅瀟洒同時擴大防守範圍的單反。


費德勒很常被記者問到,卡特對他最深刻的影響,他總是回答一句卡特說過的話:「不要因為脾氣浪費了你的才華(Don't waste your talent because of anger)。」


這句話深深啟發著費德勒,讓他得以在日後比賽時,保持穩定的的抗壓性與臨場表現。


在14歲的時候,費德勒進入了國家網球訓練中心接受專業訓練。


圖源 Getty Images


1988年,他拿下了溫布頓青少年組的單打冠軍,那一年,他只有16歲。同年,他轉為男子職業網球選手。




22歲拿到第一座大滿貫


走過青春期的桀驁不馴,費德勒試著沉澱自己,也開始登上更大的舞台。


在2001年的溫網比賽上,他用底線一記正拍,把球打回對邊底線,那白黃相間的球,沿著邊線穿過了對手的防守範圍。


這一個賽末點,讓19歲的費德勒跪地吶喊,紅了眼眶,因為他剛剛擊敗的,是他的偶像、美國名將Pete Sampras,費德勒此後一戰成名。


圖源 Getty Images


然而,12個月過後,他卻在溫網首輪即出局。


更糟的是,費德勒還要學會承受恩師卡特去世的噩耗。


2002年,卡特在南非度蜜月時遭遇車禍,隨即被帶走了生命。


聽到消息的那一刻,費德勒剛好在加拿大比賽,崩潰的他跑出酒店,一路咆哮飛奔過多倫多的街頭。


曾將那個心高氣盛的天才壞男孩,一夜長大,蛻變成成熟內斂的男人。


2003年,費德勒贏得了職業生涯中第一座溫網冠軍,他將它獻給卡特,以示敬意。


圖源 Getty Images


此後每年的澳網,費德勒都會為卡特父母提前訂好頭等艙機票、酒店和VIP包廂,讓他們前來觀看比賽,也成為網壇多年佳話。


直到2019年受訪談起卡特,費德勒仍然忍不住激動落淚,


「我實在太想念他了,希望他會為我感到驕傲。


他不會希望我浪費天賦,所以從那以後我真正開始努力,才有了後面的故事。而我現在球技,都是來自他當年的磨練。」


能在對的時間遇到對的教練,毋庸置疑,這是一名運動員最好的運氣之一。




優雅球王的誕生


熬過恩師去世這段頹廢期,費德勒在2004年登上了世界排名第一,從此在這個位子上坐穩了許久。


這些年來,他在溫網8次稱霸,澳網6次、美網5次、法網1次,累積20個大滿貫冠軍,另有28座大師賽冠軍,總計310周位於男單世界第一的寶座。


圖源 美聯社


快狠准球風的球技,以及紳士般的態度,為他贏得了許多正向的稱號,比如「費天王」「費爸」「瑞士特快車」等。


圖源 Getty Images


觀眾幾乎很少在看到他有狼狽的動作和猙獰的表情,內斂優雅的微笑,也成功讓他成為多個時裝品牌的寵兒。


回顧他的高光時刻,相信不少粉絲們能夠如數家珍,但在他榮耀加身背後,曾經也有那麼一段時間,讓他飽受輿論壓力。


2012年的溫網比賽後,到2017年的法網期間,這段時間稱得上是,費德勒職場生涯的「黑暗時光」。


前球王喬科維奇(Novak Djokovic)的橫空出世,短短几年內,就多次攔住了費德勒的奪冠之旅。


前有強硬的對手,後有膝蓋傷勢的影響,費德勒在2016一整年,都沒有拿到任何巡迴賽的冠軍,甚至缺席了里約奧運會


當時不少人質疑費德勒:「膝傷真的需要休息這麼久嗎?


在療傷期間,費德勒也花了大部分時間陪伴家人,和妻子、兩對雙胞胎兒女待在一起,享受競賽場外難得的親子時光。


圖源 Getty Images


圖源 Getty Images


外界的質疑,在2017年終止。


這一年,費德勒撐過了難以想像的復健和輿論壓力,以不再是職業選手巔峰的35歲「高齡」,拿下了復出後的首個冠軍。


這次的對手,是與他多年巔峰對決但私交甚篤的「西班牙蠻牛」納達爾(Rafael Nadal)。


圖源 Getty Images


得冠後,費德勒雙眼泛淚、無比激動,可想而知這座冠軍杯,對他來說意味著什麼,是逆風後的再次高飛,也是王者歸來的預告。


圖源 Getty Images


此後的故事,就是網壇「3巨頭」的爭霸史。


在費德勒職業生涯里,他與納達爾的對戰成績為16勝24負,與喬科維奇則是23勝27負,3人在同一時期叱吒網壇,包辦了絕大部分的大滿貫男單冠軍。


縱橫網壇20多年,近年的膝傷又讓費德勒難以重返球場,而今年他已經41歲了,決定和與摯愛的網球告別,雖令人惋惜,但也在情理之中。


圖源 Getty Images


如今費德勒宣告退休,對球迷來說,去細數偶像手中握有多少個冠軍獎盃,是在太過膚淺。


這位曾拿下過103次世界球王頭銜的傳奇人物,帶給世人的,是一種獨特的觀賞網球經驗,經典難以複製,傳奇更難以取代


圖源 Getty Images


未來他雖然還會繼續打網球,卻不會是在大滿貫或巡迴賽的競技場上。


16歲那年,意氣風發的他手捧男單冠軍杯,20年後,他優雅地跟綠茵草地告別。


拉沃杯的One last dance, 讓我們一起向這位網壇紳士,好好說再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