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人民解放軍萬眾矚目的「環台軍演」結之後,台島周邊海空域的戰備警巡和實彈演練也成為了常態化項目,給島內台獨勢力和外部干涉勢力當頭一棒。然而,西方一些政客似乎仍不甘心,還叫囂要將竄訪台灣也「常態化」。
幾天前,美國議員馬基一行5人跟隨佩洛西腳步竄訪台灣,雖然此次竄訪行動極為低調,但美國議員的行為無疑是種挑釁,而在美國議員離開後,日本政客們也行動了起來。
據日本共同社報道,日本國會最大的團體「日華議員懇談會」會長、自民黨籍眾議員古屋圭司定於8月22日至24日「抵達台灣」,除了要跟民進黨領導人蔡英文見面之外,還將與台軍方人士會談。據台外事部門發言人表示,本次訪問是定期訪問,是正常現象。即便台當局試圖緩和事態,但是在目前台海局勢驟然升溫的情況下,任何正常的行為都可能變得不正常,更何況是美日議員的惡意行為。
因此台當局一邊粉飾太平,一邊還在渲染事態危機。近日,蔡英文在接受媒體訪問時表示,目前台海局勢非常緊張,如果台灣被「打倒」,周邊地區就會受到巨大影響。
蔡英文明著是給周邊國家敲響警鐘,暗著是打算把周邊國家籠絡起來,共同應對大陸。在這一點上,日本和台當局那批人簡直是想到一塊兒去了。這種所謂「台灣深遠影響」的論調,並不是蔡英文首創,而是來自於日本數字化擔當大臣河野太郎。
而河野太郎的出發點,還是安倍叫囂的那套「台灣有事就是日本有事」的論調,只不過河野太郎的重點不在於外交和防務,而在經濟上。因為台灣地區是全球高科技產品的生產重鎮,尤其在全球半導體產業鏈中扮演著不可或缺的角色。因此蔡英文才會說台海的和平穩定,攸關全球高科技產品供應鏈的穩定。
蔡英文以供應鏈為幌子吸引全世界對台海局勢的關注,以換來對台灣當局的支持,而日本就屬於其中跳得最高的,除了竄訪台灣,日本還在醞釀「撤僑」問題。在8月15日,日本戰敗投降日之際,石破茂、浜田靖一等政客還在藉機炒作「撤僑問題」,對台灣問題指手畫腳。
撤僑,是通過外交手段對身居海外的本國國民進行撤離和保護的行為,體現了國家的責任感,通常會出現在戰爭和動亂的時期,是一個國家有責任、有擔當的體現,然而日本的政府的「撤僑」顯然是在玩政治遊戲,炒作中國威脅論。
目前在台灣島內的日本人,目前只有幾千人而已,根本經不起日本政府如此高調的宣傳。雖說目前的台海局勢緊張,但也絕對沒有到達一觸即發的地步。阻礙解決台灣問題最大的障礙有兩個,除了台獨分子的阻撓,還有美國的外部干預也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絆腳石。雖然誤判的風險仍在,但中美雙方也一直保持了斗而不破的默契,雙方避免用過激的手段進行對抗。
因此貿易戰、科技戰等對抗形式將會成為未來很長時間的主流,台灣問題的實質,是中美之間的大國博弈,在這個問題上,民進黨當局跟日本一樣根本沒有發言權。日本不過是美國的馬前卒而已,在中美的新一輪博弈中,台灣當局使出了鴕鳥政策,而實力逐漸下滑的日本也失去了話語權,因此,我們未來重點關注的對象只有美國。
通過本次軍演,中國已經亮出了解決台灣問題的決心和能力,而美國則過早地打出了台灣這張「制華」的牌,目前海峽中線已形同虛設,台島所謂的「領海基線」更是不復存在,對於解放軍的軍演,美軍則是無動於衷。美國在試探中方,中方也在試探美國。因此即便美國在未來繼續干預台海問題,效果也不會立竿見影,因為祖國統一已經勢不可擋
如今台當局已經認識到,自己只是中美博弈的一顆棋子,而日本,想必也很快就能感受到這一點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