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員侯長榮:與妻子「紅樓」相遇,結婚37年生一女,生活幸福美滿

87版《紅樓夢》有著一群非常鐵杆的影迷粉絲。

相信這些粉絲中也有人發現,「北靜王爺」與「柳湘蓮」的長相,好像親兄弟一樣像。

其實他們不是長得像,而是劇組公認的「紅樓男神」侯長榮一人分飾了兩角。

這個帥小伙兒在《紅樓》里,看著溫柔婀娜的「香菱」嫁給了不學無術的「薛蟠」。

而《紅樓》外,他娶了「香菱」的扮演者陳劍月,37年幸福無比,如今子孫繞膝。

美色是否能夠「誤人」?如果不能,陳劍月為何見了侯長榮,便臉紅心跳?

如果不能,為何侯長榮一看陳劍月便無法鎮定?

真不是我想談戀愛,只是侯長榮太漂亮了,我很難不心動。」

「我知道劇組不允許演員在一起,但我有什麼辦法,陳劍月跟我說喜歡,我怎麼抗拒嘛!」

侯長榮與陳劍月

《紅樓夢》拍了3年,侯長榮與陳劍月就暗戳戳在一起3年。

從一見鍾情到走過戀愛的甜蜜 ,相互認定,結婚、懷孕。

他們以為我們都看不出來,老天爺,我們又不瞎,太明顯了。王導也笑話過他們,只是我們都沒說,怕給他們壓力……」

好在這對由全劇組人一起裝「瞎子」促成的愛情。

在走過了漫漫歲月後 ,依舊有白首不離的味道……

顏值博得賈寶玉,身高限制成兩角

侯長榮是揚州人,1960年出生,自小聽著街巷裡傳出來的聲長大。

「我跟我爸說我以後一定學揚劇,我爸很高興,覺得我傳承了家鄉的文化,沒等我長大就把我送去學戲了。」

在興趣的引導下快樂學習,打下堅實的底子,侯長榮被江蘇省戲劇學校選走好像順理成章。

因為長相出眾,他一接觸專業的訓練,便被定下了小生的戲。

日復一日不知疲倦地唱,當地「揚劇金派傳人之一」的名頭被冠在了侯長榮的頭上。

18歲走出學校,南京揚劇團的領導將其當寶一樣接走。

「很多人說我天生是唱戲的料,聽得多了我也這麼覺得,我好像為揚劇而生。只是沒想到,一部名著改了我的命,讓我看到了舞台之外的世界。」

侯長榮經常看我國古代四大名著之一的《紅樓夢》。

曾為《西廂記妙詞通戲語 牡丹亭艷曲警芳心》這一回大喊「妙哉」。

「83年有人在傳,說王扶林導演要拍《紅樓夢》。我一聽就坐不住了。當時不是多想當演員,就是單純地因為喜歡,想演繹這部名著。」

迫不及待地打聽選角進展,從劇團同事那裡要來劇組收取報名人員信息的地址。

侯長榮寄去了自己的照片和平時演出的錄像帶。

有俊美的長相加持,沒等太長時間他就收到了「賈寶玉候選人」的面試通知。

《紅樓》中賈寶玉的重要性毋庸置疑,能成為男一號候選,侯長榮笑得後槽牙都露了出來。

只是很可惜,當王扶林看到侯長榮本人後有些為難。

我個子高,大觀園里女孩多,要是一個賈寶玉身高太突出就不合拍。但又不能說全找跟我身高相配的女演員來演戲,這不現實。」

本以為角色要泡湯,沒想到王扶林思來想去,把書中高大英俊的男性角色過了一個遍。

之後不僅給侯長榮換了角色,還一次性給了倆——

瀟洒恣意、喜歡串戲的「冷麵二郎」柳湘蓮;面如美玉,目似明星的北靜王水溶。

一人分飾兩角,這對侯長榮來說也是個挑戰。

回到劇團便向領導打報告,領導聽說演的是《紅樓夢》,便大方地給批了假。

只是沒想到這一演就是3年之久,也沒想到這一演,就是戲劇小生向影視演員的轉變。

而與侯長榮不一樣,當時在西安電影製片廠工作的陳劍月,因為要演紅樓,還丟了工作。

想演襲人成香菱,領導不放就單飛

陳劍月出生於1965年,侯長榮自小喜歡戲曲,這姑娘自小喜歡演戲。

長大後成為西影廠的一名專業演員,演過《李冰》《再生之地》等電影。

當拍攝《紅樓》的消息出來時,她毫不猶豫地將信息錄像帶寄發出去。

陳劍月沒想說要演黛玉寶釵等眾多小姐,她的目標是寶玉身邊最得眼的丫鬟「襲人」。

要說陳劍月的長相,那也是眉清目秀,小巧玲瓏的美人胚子。

沒有意外地入選「紅樓劇組」,可當她喜滋滋地向領導請假時,領導卻怎麼都不放人。

「我很想演這部戲,就天天去找領導哭。領導肯定也有他的考量,一直沒鬆口。後來是劇組那邊過來人跟我簽了確定出演的合同,這違反了廠里的規定,我的工作就這樣沒了。其實是我對不起製片廠……」

80年代敢從體制內出走的演員並不多,陳劍月在那之後只能以個體演員身份獨自接戲。

與侯長榮一樣角色不隨人。心心念念想演「襲人」,但在培訓期間。

她被老師喊去試了結局皆悲慘的「二木頭賈迎春」和蓉大奶奶「秦可卿的戲。

這倆可都是「金陵十二釵」之一,如果能演,陳劍月自然很喜歡。

可因為培訓期間演員多有變動,動來動去這倆人她沒演上不說,連「襲人」也沒了。

幸好最後將「香菱」的角色握在手中。

「香菱」這個角色雖然從小到大都貫穿著一個「苦」字。

陳劍月《紅樓夢》劇照

明明是大好人甄老爺家的小姐「英蓮」,偏偏被販子拐走賣來賣去。

被薛蟠看中帶回家成了妾,卻因為安靜小意惹人憐而讓夏金桂嫉妒。

躲過了「下毒」的惡毒手段,卻死在了難產上。

在賈府學詩的那段時光,算是香菱短暫一生中難得的精彩時光。

但角色命運悲苦,人卻良善異常。

用投入真情實感來展現「香菱」,陳劍月演得了不少觀眾的一聲嘆息是後話。

在培訓期間里的回眸一見,才是陳劍月這輩子比出演《紅樓》更值得一說的事。

互看一眼定終身,偷偷藏藏勿瞞人

侯長榮與陳劍月的第一次見面,充滿了「紅樓戲劇」。

都說嬌杏諧音「僥倖」,只因為在賈雨村落魄時,嬌杏出於好奇的兩次回頭看他。

就被賈雨村認作「美人青睞」,引以為知己不說,中了進士還將她娶回家。

正妻離世將其扶正,徹底坐實了「僥倖」這個說法。

1983年全國海選100多名演員工作結束,1984年春夏,「紅樓夢劇組演員學習班」成立。

一為研習原著,增強演員對角色的理解分析;二為培養琴棋書畫,增加演員的藝術感染力。

侯長榮《紅樓夢》劇照

侯長榮飾演的柳湘蓮是個世家子弟,雖然讀書不怎地,卻會舞劍弄槍,吹笛彈箏。

一個在這邊學舞劍,一個在那邊學一顰一笑的溫婉小意。

陳劍月聽劇組的工作人員說「那邊有個男演員,舞起劍來就是活生生的古代俊俠士」時。

和嬌杏一樣出於好奇,她練習結束就去圍觀。

不好意思大咧咧站在一邊,陳劍月便隱身在圓明園小湖畔的大樹邊。

不知道是不是天上的月老覺得這畫面太美隨手簽了條紅線。

侯長榮一個轉身就與滿眼興趣的陳劍月視線相撞。

青年陳劍月

我第一反應是慌,之後滿腦子都是這人也太好看了吧,怎麼能比女生還漂亮。因為他的長相,我一下子就心動了。」

陳劍月明明白白自己的心動,但她不知道視線相撞時,舞劍的侯長榮同樣動心。

「她好像被嚇了一跳,小兔子一樣,都忘了跑。我們第一次見,我這輩子都忘不掉了。」

就是這麼戲劇,就是互相一見鍾情。

陳劍月是個善良又嫻靜的姑娘,但遇上侯長榮她就勇敢了起來。

第二天依舊去看他,還站在那棵樹下。

這一次後侯長榮也沒有放過機會,兩人從一句「你好,我叫侯長榮」開始有了牽扯。

《紅樓夢》柳湘蓮

「因為我們拍的時間預計比較長,導演組怕演員之間談戀愛分了合了會影響狀態,拖慢進度。所以我們進組的時候就被告知禁止談戀愛。」

可愛情這種東西它不講道理啊,不是說我讓它等等,它就能等等來的。更何況當時阿月還跟我說了『喜歡』,這我怎麼拒絕,我哪裡敢拒絕,我也一點都不想拒絕。」

三個月的培訓期結束,陳劍月與侯長榮已經瞞著所有人牽了手,訴了情,互相認定這就是要攜手一生的人。

《紅樓夢》一拍就是3年,而有情人想要將感情隱下,瞞著朝夕相處的同事。

不知道是侯長榮與陳劍月低估了彼此眉目間的情意流動。

還是「看不起」一幫子演員看人演戲的專業技能。

「我們私下裡經常相互配戲。陳劍月是侯長榮找來跟他搭『尤三姐自刎』的。本來誰也沒多想,就是陳劍月一哀哀婉婉地看侯長榮,侯長榮就慌。侯長榮一衝陳劍月笑,陳劍月就臉紅。就這,我們怎麼能看不出來呀。」

當時拍攝已經過半,王扶林嘆了嘆氣,告訴劇組人誰也別捅破,免得讓有情人尷尬。

這邊相愛還努力掩飾,那邊明知道卻裝瞎,在劇組鬧出不少「笑話」。

將不經常有的假期運用到極致。

這次放假去見女方父母,下次放假去見男方父母。

得到雙方家長的點頭,侯長榮不僅和陳劍月偷偷領了證,還在拍攝快到尾聲時有了孩子。

我很慌,很怕導演組發現把我們趕齣劇組。而且我才22歲,有孩子會影響我的發展。但我也不忍心不要孩子,很為難。」

好在劇組人都善良,拍「香菱最後一場戲的時候,陳劍月已經懷孕3個月。

「導演讓我穿小棉襖擋住肚子,戲一殺青,長榮就帶我回了他老家。」

因為陳劍月已經沒有了單位,侯長榮成家後也不願依靠父母,於是兩人在外面租了房子住。

知道懷孕的女人不容易,定居之後的近一年,侯長榮很少出去工作。

他將大部分時間和精力用在照顧妻子,帶妻子融入自己的親戚朋友中去。

直到第二年女兒侯雪降生,照顧妻子出了月子,侯長榮才分出精力好好發展事業。

雙向奔赴最美滿,家庭歡樂人員足

「有了孩子以後我更愛我妻子了,也更能理解責任兩個字。她因為家庭犧牲了事業,那我就要在前面頂起了一個家,做到一個丈夫和一個父親應該有的樣子。」

從《書劍恩仇錄》《王昭君》到《女人萬歲》《趙氏孤兒案》等。

侯長榮雖然出演的角色有大有小。

但在演藝圈沉浮半生,他憑演技獲得了許多導演的認可,手中始終不缺劇本。

而看著丈夫為家裡忙碌,陳劍月也不忍他那麼辛苦。

「我孩子3歲時我開始拍戲,平時也兼顧家庭。長榮很好,他覺得我為家裡付出更多,很多時候會主動分擔事務,照顧孩子也從不敷衍。」

以《秦淮八艷》為再度起航,陳劍月在《雙橋故事》《趙匡胤》《圍城內外》《孫子謀略》《梧桐雨》中都有優異表現。

陳劍月在《梧桐雨》中演何媽

而在拍完《梧桐雨》後,36歲的她身體出現了一些不好的狀況。

當時女兒正是初三最後一年,夫妻兩人原本商量好會將其送往英國讀高中和大學。

接受一點西方的教育,培養一些獨立性,為以後工作生活增添一些有力競爭項。

可妻子一病,侯長榮就沒什麼心思在女兒身上了。

拍完手上的戲便在醫院陪著陳劍月,任誰也把他勸不走。

陳劍月與女兒

「你去顧著小雪就好了,我這邊恢復的好不用擔心。小雪明年出國,你要在多和她相處,給她寬心,別讓她覺得爸媽不管她。」

沒讓母親有所牽掛,侯雪是個讓人省心的孩子。

向父母保證自己一定會學得好,考得好,還囑咐父親要多看顧母親,讓她快點好起來。

2002年,侯雪在父親的陪伴下在英國某高中辦了寄宿。

而海外學習的高額開銷壓下來,侯長榮不得不多接戲。

好在陳劍月恢復的差不多了,可以照顧好丈夫的大後方。

我也想接戲減輕家庭負擔,但長榮不讓,直到2005年他覺得我真得休息好了才鬆口。」

侯長榮《家春秋》劇照

夫妻倆為了家庭和女兒一起發力,而遠在他鄉的女兒也於這一年考進了英國諾丁漢大學。

4年的大學生涯結束並回國,一家三口沒了經濟壓力,幸福日子也全面展開。

後來侯雪和一個不錯的青年走進婚姻殿堂,婚後生下一對雙胞胎兒子。

升級當了外公外婆,陳劍月不用誰說,主動將工作放在一邊,幫助女兒的小家步入正軌。

而侯長榮還在影視圈裡沉浮。

從《於無聲處》《英雄吉鴻昌》《那年花開月正圓》,到《原來你還在這裡》《國寶奇旅》。

《那年花開月正圓》吳蔚武

《都挺好》朱麗父親

姚晨倪大紅、楊祐寧主演的《都挺好》中化身李念的父親。

張震張芷溪主演的《宸汐緣》中成為倪妮的父親。

海清任重施詩的《甜蜜》中扮演「田密」的父親。

鍾漢良譚松韻的《錦心似玉》中依舊飾演父親形象。

好像以「國民父親」的姿態出現在熒幕中,生活中的侯長榮也將父親一角,刻畫得生動而滿是溫情。

平時閑暇了就和妻子一起帶外孫出門遛彎。

一手一個提起來,他還是那個高大帥氣、笑起來迷人的「靜北王」。

拍著自己喜歡的戲,經常有女兒帶著女婿外孫一家團聚。

62歲就享到了含飴弄孫的快樂,如今侯長榮滿身都是溫和與寧靜的氣息。

「我這一輩子最大的幸運,就是娶到了阿月。我們之間沒有那麼多轟轟烈烈,但從滿頭青絲到華髮已生的細水流長,我始終心裡感激,感激老天讓我這麼幸福。」

37個年頭的風雨相攜,譜下了一曲名為愛情的動人的歌。

62歲侯長榮牽起57歲陳劍月的手。

一聲喊了30多年的「阿月」還是從前的音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