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演請指教》中,錢寧黃執導的《觀察者》簡直全程高能。
影片講述了吳其江飾演的科研人員在一次爆炸逃生中,
遇到一位酒館老闆高捷和小女孩張熙然的故事。
多位影評人在播放結束後表示大家對外來生物的第一反應都是恐懼,
但忽略了他們也許會帶著善意來幫助我們,
而這部短片恰恰就表現出了這種不同物種、不同文明之間的愛。
我真的有被錢寧黃導演驚喜到。
這次在《導演請指教》里的短片,經費少,題材玄幻,對大多數人來說是一個難題。
但是我覺得錢寧黃導演很好地利用了自己手中僅有的資源,
交出了一份很亮眼的答案。
就像後面李誠儒對他的作品的點評:跌宕起伏,轉承啟合,充分地體現在這個作品裡頭了,
關鍵是這個作品的立意和它的文化、格局、我認為是大的。
說出了我的心聲。很多時候,科幻片不僅僅是為了製造新奇,
更多時候是其實我們對未來的一種展望。
而錢寧黃導演另闢新徑,科幻不僅僅是大環境的改變,也是人類的進化。
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他在表達這段話時候的鏡頭切換。
「我也害怕,所以我把它們全都殺了,並不是因為它們具備比我更強的能力,
而是因為它們開始出現一種不可控的苗頭,
對於觀察者來說,我們就是那些隨時會變異的小白鼠。」
給了一個老鼠的特寫鏡頭,這個鏡頭真的太妙了,是老鼠窺視的鏡頭。
我真的拍手稱快。套用一句俗話:你凝視深淵的時候,深淵也在凝視你。
短片里觀察者的設定其實就是比人類文明更高級的存在,簡單點說大概就是外星人,
人類是小白鼠的觀察者,而外星人則是人類的觀察者,
人類會因為懼怕小白鼠變異,或者說是懼怕他們出現自己不可控的變化而殺掉小白鼠。
所以他們理所當然地認為外星人也會因為同樣的原因殺掉自己,
我們總是對外來之物有天生的懼怕,但很多時候傷害我們的往往是我們沒有防備的人。
「只是你們的文明,還太年輕。」
在預算有限的情況下,把故事講得完整也是一種成功。
題材類型只是一個概括,而一個故事的本質才是靈魂所在。
不管是科幻也好,懸疑也罷,我相信一部成功的大片,最值得琢磨的就是故事本身。
在錢寧黃導的這部科幻短片里,沒有昂貴的特效,
一直在能力所及的範圍內「克制」地講故事——故事的主場景很克制,
在一個充滿賽博燈光的飯館;人物很克制,
不多的演員卻都有著立體的性格,主要人物代表著這個世界觀里的三方立場。
故事推進張弛有度,到底誰是惡,誰是善,未知就是危險嗎,一切直到最後才徹底明白。
短短的幾十分鐘呈現出了一個完整的世界觀,真的已經很成功了!
註定的失敗,在蓬勃科技發展希望里誕生的關於「觀察者」的絕望,
這樣的情緒和設定在一開始展現在我們面前的,外星人作為「觀察者」,
給人類科技發展設置了界限,一旦觸碰,就會被制止。
這是一種實力上的碾壓,觀察者於人類就像是人類於小白鼠,
三十多年的研究成果,說沒就沒了,整體的情緒和光影氛圍,是恐懼,壓抑的。
而後被徹底推翻,當看起來急需被保護的小女孩的眼睛開始變紅,
操控著將壞人的身體甩出去,超出想像的絕對力量展現在眼前,
先前一切超出常理的冷靜都有了解釋,
「我們保護你們,就像你保護我」,是影片最大的反轉。
人類被制止的實驗,不是因為對觀察者有威脅,
而是因為會威脅到人類本身,才會被立即強制制止,人類的文明還是太年輕了。
而對於這部電影所傳遞的主旨觀念,
正如觀影組所說的,害你的可能是同源,保護你的反而可能是你懼怕的「人」,
我真的太喜歡了。
對於科幻電影,世界觀和特效如果只選其一,哪個更重要呢,
在我看來是世界觀,錢寧黃導演製作經費短缺,
把所有的經費投入到一個景里,沒有華麗的特效,
但卻能帶給人震撼,正是因為他的世界觀設定是給人驚喜的。
在這樣的節目里我期待很多新人導演能像錢寧黃導演找到適合自己的風格和題材,
給我們給觀眾帶來更好的作品。
有時候學會做減法效果反而更好,錢寧黃導演的觀察者給大家的觀感正是如此。
預算不夠,時長有限,那就簡簡單單把故事說清楚就好。
不管是什麼物種什麼文明,都有自己想要守護的東西,愛可以超越一切。
這個短片誰看了不說一聲絕?
短片是科幻背景,講述了一個陷入危機的科研人員偶遇高等生物「觀察者」的故事。
短短十幾分鐘就展現了兩種文明不止存在恐懼和壓制,也同樣存在著愛和幫助這一主題,
現場觀眾們也針對這一主題展開了激烈的討論,
不得不說錢導這部作品的格局真的狠狠拿捏住了。
一部全程高能的片子值得一看再看,真的是太強了。
看完後真的對錢寧黃導演的才華感到佩服,
每個環節都很精彩,演員們的演技也很棒,互相成就了一個優秀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