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的房地產「神預言」,13條必經之路,中國已走完大半



5年前關於地產的天涯論壇「神貼」,正在一個一個實現!




01

房地產的神預言


近期,有一個關於中國房地產的神預言火爆全網。


原貼是2016年9月,有人在天涯論壇上預測國家對於房地產的政策布局,貼子的標題是:《中國樓市的13個必經之路》。



具體的十三個步驟如下:


1、開閘放水。(已實現,持續降准、提倡全國三成首付、M2擴張速度快於GDP)


2、房價飆升。(已實現,一直以來的樓市行情)


3、賣地解地方政府債務危機。(已實現,土地財政)


4、驅趕人民幣存款進入房市。(已實現,錢都變成了房子首付款了,收入都用來還房貸,實體經濟拿到錢來炒房)


5、外管局最大「對手」消失,外匯暫時安全。 (已實現,2017年,各大房企停止海外投資併購,外匯保住了)


6、跟隨美帝收緊貨幣。(已實現,樓市持續定向加息)


7、銀行通過CDS(信用違約互換)轉移大部分風險。(已實現,2016年落地)


8、限購製造天花板,房價開始下跌。(部分實現,組合拳已經出來,北方樓市和南方二線以外樓市開始走弱,或快或慢)


9、高位接盤或投資客無法套現,人民幣資金成功被鎖定。(部分實現,現在房產的流動性特別差,各種限制二手房交易政策出台)


10、土地財政轉型。(正在進行,17年的租售同權,租賃用地,共有產權,土地財政收入開始移交給稅收)


11、開徵房產稅,徹底套死無害散戶。(正在進行)


12、驅趕剩餘資金重新進入實業,保住就業。(正在進行)


13、人民幣國際化。(正在進行,已有越來越多的國家開始棄美元而用人民幣)


前面6條沒什麼好說的,在預言發布的時候,基本已經實現了,等於把一些既成事實寫了進去。


真正讓人驚訝的是,預言剛出不到一周,CDS就來了;預言剛出不到兩周,全國性限購就來了;預言剛出不到一個月,全國性首套房利率就開始上調了。


第7步、第8步、第9步,要麼已經實現,要麼就在在穩步推進中,大都取得了不小的成績。


第10步-13步,也是我們正在進行的步驟,只不過由於阻力比較大,目前的進度也是比較慢,但不能否認的是,這些事上面都在做。




02

國家的大棋局


要調整房地產,最擔心的就是銀行出現大面積壞賬,發生系統性風險。


2016年,在這一則預言出來僅僅一周,中國銀行間市場交易商協會發布了《信用聯結票據業務指引》、《信用違約互換業務指引》、《信用風險緩釋憑證業務指引》等等一系列公告。


標誌著中國版的CDS正式落地。(第7步)



大家可能不清楚CDS到底是個什麼東西,其實它屬於一種金融工具,具體操作機制解釋起來也比較複雜,這裡盡量說的簡單點,便於大家理解。


簡單來說,CDS是銀行化解借貸風險的一種手段,同時也可以被利用來做空地產,並且CDS在很多行業都普遍存在,不局限於地產領域。


銀行放出去的房貸,最怕的情況是買房者還不起貸款。這個時候市場就誕生了一種方法把風險緩衝掉——推出了CDS。


你可以先把CDS理解為保險,但是嚴格意義上不是保險。


是銀行找到了保險公司,說我每個月給你一部分錢,如果我放出去房貸里有人還不上錢,那剩下的錢你幫他補上。


保險公司通過精算,對不同信譽級別的設定好了每個月的保金。這個關係差不多就是CDS。


推出CDS後,老百姓等還不上房貸的時候,在一定程度上,銀行的壞賬就可以通過CDS來緩衝。


而CDS的真正目的,是儘可能防止地產市場的劇烈波動引發金融危機,也就是說我們國家已經預料到房地產市場可能發生的情況,提前做了布局。


2021年,中國開始全方位推行二手房指導價,大量二手房市場冰封,以深房理為代表的炒房資金成功被鎖定。



中國的房地產交易被嚴格限制。


三道紅線打開發商,集中供地打地價,限購限貸打炒房客,第8步和第9步,基本實現了個七七八八。



現在還剩最難的一環——土地財政。


除了最後一步的人民幣國際化,第10步、11步、12步的最大阻力就是中國從上到下,長期依賴的土地財政。


土地財政有3層含義:


第一層是簡單的土地出讓貢獻地方財政收入;


第二層是央行配合土地出讓向市場上投放貨幣;


第三層是非標融資和抵押。


從地方財政到貨幣發行,再到融資和抵押,全部綁在了房地產上。牽一髮而動全身,這也是政策調控的難點。


破解困局的關鍵所在便是「房產稅」!


而房產稅作為土地財政轉型的補充手段,正在抓緊出台的路上。


所以,第10步開始的後面步驟,離兌現的那天必定不會太遙遠。




03

房地產未來會怎麼走?


「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於今,房地產市場算是走到了分岔口。


在「房住不炒」的大基調下;在「工業強國,科技強國」的最高戰略下;在「共同富裕」的總體目標下,一味靠房地產經濟拉動GDP的城市,逐漸會暴露原型。


房地產的支柱地位也將逐漸發生變化!


共同富裕上升到國家發展的新戰略,中國從過去的「追求效率」轉變為「追求公平」。房地產開始鎖死,在製造業升級和共同富裕未完成前,對房地產的打壓只會越來越嚴格,政策頻率也會越來越高。



總之一句話,調控將是未來房地產的主旋律。


只是,以後要怎麼調?怎麼走?充滿了太多不確定性。


竊以為,以中國的實際情況,最大的可能是走「德國模式」和「新加坡模式」的結合體。


新加坡模式:以廉價組屋為核心的階梯化供應體系。


形成「廉租房→廉價房→私人住宅」的階梯化供應體系。通過在市場上投放大量的廉租房、廉價房,實現「居者有其屋」。


德國模式:以租賃為核心的階梯化供應體系。


超過一半的德國人都是通過租房來解決居住需求。關鍵在於住宅供給充足、租賃保障完善以及打擊投機和暴利行為。


通過租房市場來解決住房問題,同時立法來充分保障租房者的權利;很大一部分人去租房,對於自有房的需求小了,房價自然也控下來了。


未來,中國可能在80%人居住的地方,如三四線,小城鎮上,通過加大廉租房、廉價房的供給,配合房地產調控措施,來穩定房價,並且讓大家都能有自己的房子。讓住房回歸「居住屬性」。


而在另外20%人生活的地方,如一線城市,龍頭二線,這些剛需十分強烈,人口流動大,地價又十分昂貴,很難通過強硬手段調控下來的地區,進一步完善租房體系。


在規範租房市場,保障租房者權利,實行「租售同權」的情況下,通過租賃市場來解決住房問題。




04

結語


其實,人們真正想要的,不是房價狂跌不止,而是當地的房價能夠匹配當地的收入,人人都能通過個人奮鬥住進屬於自己的家。


希望提出共同富裕的口號後,能夠讓城市裡的人從房價中解脫出來。而不是像現在這樣,一次次對現實失望,最終躺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