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鏡頭猛吃、關鏡頭狂吐,比多又比怪的吃播該停了

「早餐吃兩斤餃子配兩斤醬牛肉,狂吃過癮!」

「一頓吃1000塊錢大龍蝦,差點啃掉牙!」

在視頻網站,以「吃的多」「吃的怪」為賣點的吃播視頻比比皆是,有些甚至有數十萬上百萬的點擊量。但在各種「大胃王」因視頻獲益頗豐的同時,也有網友對視頻所傳達的信息發出質疑。專家建議,視頻和直播網站應對這類大胃王吃播視頻加以約束,進而杜絕浪費,引導健康飲食。

引質疑

吃完又吐竟成網紅

小伙一口氣吃15盤餃子

「老闆,給我來15份餃子……」視頻里,一個纖瘦小夥子的面前滿滿當當擺了15盤餃子,加起來足有兩三百個。很快,這些餃子全都被他一掃而光。吃完飯的小伙,面不改色心不跳,還跟老闆開起了玩笑。評論區里,有人是羨慕博主「能吃還不胖」,有人覺得看視頻「真下飯」。

應粉絲要求,某博主挑戰一頓飯吃25個漢堡

另一段視頻里,一名號稱只有80斤的小姑娘「應粉絲要求」開始了一次吃漢堡挑戰。只見她走進一家漢堡店,從容地點了25個漢堡。面對著服務員的質疑依然堅持下單,最終把25個漢堡全部吃完。

如此以「吃」為主題的視頻,被稱為「吃播」。被稱作「吃播博主」的視頻製作者,通過「越吃越多」俘獲了一批粉絲,也因為視頻點擊量和打賞得到了可觀的收益。

視頻博主演示如何用剪輯讓普通人變成「大胃王」

但也有人質疑,這些大胃王真的都有特異功能嗎?有好事者甚至模仿製作了一期假的「大胃王」視頻。看上去,視頻博主是在一個半小時內吃完了十二包速食麵。但實際上,整個吃飯的過程經過了剪輯和加速,鏡頭裡看到的一頓飯其實分成了多頓飯才吃完,真實時間花了30個小時。

某視頻博主假吃真吐被拍

如果只是「多頓變一頓」,頂多算是忽悠觀眾,但還有的「大胃王」卻在通過假吃浪費糧食。一則吃播視頻中,一名女性博主看似一口氣吃掉了二十多盤炒麵,但她當天拍視頻的真實情況卻被另一名現場顧客拍到。原來,這名女士每一口吃的面都沒有真正下咽,而是吐到了腳邊的垃圾箱里,再通過一系列剪輯和加速,營造出了她「大胃王」的假象。

某博主不小心上傳了未剪輯的假吃視頻

有人假吃是被別人拍視頻揭發,還有粗心的博主不小心把未剪輯的視頻原片發了出來。某視頻中,一位大胃王博主面對鏡頭正津津有味地吃著煎餅。可下一秒,隨著鏡頭後拍攝者「停!」「吐!」的指示,該博主趕緊把剛吃的煎餅吐在了手邊的盆里,場面令人作嘔。這種開鏡頭吃、關鏡頭吐的行為足足持續了十幾分鐘,博主為了吸引眼球而浪費糧食的行為也遭到了網友的口誅筆伐。

追源頭

「大胃王」原是舶來品

吃播這種形式是從何而來?記者發現,「吃播」其實是標準的舶來品,就連名字都是直接翻譯而來。

2014年,韓國視頻製作者朴舒妍首次直播了自己的「吃飯秀」,大量漢堡、炸雞、拉麵一字擺開的畫面,與鏡頭前清秀瘦小的女性形象產生了巨大的反差,瞬間吸引了大量網友的圍觀。這也讓朴舒妍成為了吃播屆的「鼻祖」,而由韓語「吃」和「直播」組成的「Mukbang」,甚至成為了國際認可的新單詞。

彼時中國的網路直播市場還處於起步階段,「吃播」的潮流最先流向了日本,以木下佑香為代表的吃播網紅,似乎也為吃播「定了調」——每次直播都要吃下大量食物或者飲用大量飲料,碳酸飲料更佳。

若是「大胃王」的屬性配上纖瘦的身材和女性身份,更能引髮網友的追捧。2016年,在這個被視為「中國直播元年」的時點,吃播終於成為國內視頻製作者的「競技場」。同樣以「大胃王」作為噱頭的「密子君」,成為國內最為知名的女性吃播博主。截至發稿時,其新浪微博已有近2000萬粉絲,堪比影視明星。

在這場「吃」的對決中,男性博主顯得有些吃虧。於是更加新鮮的要素、獵奇的食材也頻頻出場——變態辣雞翅、死神辣條、鯡魚罐頭……這些普通人聞之色變的食品,成了男性博主的「主場」。

當「吃播」成為一種流行,資本的介入不可避免。有分析人士指出,大多數知名吃播博主都不是「一個人在戰鬥」,幕後團隊的作用不能忽視。吃什麼、怎麼吃,如何迎合粉絲乃至廣告主的需求,都有講究。畢竟,粉絲看到心儀的吃播博主,大快朵頤地吃著某某家的炸雞,其「帶貨」作用不言而喻。

而在這場眼球與經濟的狂歡中,吃播博主也難免走偏,吃得越來越多,越來越怪。

視頻網站嗶哩嗶哩上,有一條點擊量近200萬的視頻。一名被網友稱為「碳酸教父」的美國網紅,在鏡頭前試圖一口氣喝下2升雪碧——在此之前,他已經吃下十餘根香蕉。

不到幾十秒的功夫,雪碧混合著香蕉從「教父」口中噴涌而出,彈幕上卻是網友們一片「哈哈哈哈」的讚賞,彷彿他們觀看的是一場喜劇,而非嘔吐的重口味現場。

某種意義上,這樣的吃播內容已成了「主流」,其展示的行為既無益於視頻製作者的健康,也在傳播錯誤的信息。

博眼球

為賺流量不擇手段

某博主吃腐爛食物,還勉強裝出好吃表情

為了賺取視頻播放的收益,有人做吃播時甚至會不顧食物的品質,一味地「圖大圖多」博眼球。某視頻中,一名女性博主烹飪了一份超大龍蝦,吃得還有滋有味。但眼尖的網友從食物的狀態發現,這份超大龍蝦其實早已腐敗。隨著質疑不斷發酵,該博主最終也只能承認她所吃的食物確實已經腐敗變質,而視頻中「好吃」的表情也都是勉強裝出來的。

還有的吃播博主,因為長期飲食不規律和暴飲暴食,身體已經出現了問題。一名近期被曝光「假吃」的視頻博主表示,自己其實患上了淺表性胃炎,吃東西已經非常困難。為了保持視頻更新頻率,不得已才吃了又吐,浪費了糧食。更有甚者,有吃播博主為吃進更多食物,在鏡頭外主動催吐,長期「吃了吐」的行為,導致牙齒被胃酸腐蝕。

某博主假吃真吐,隨後道歉稱身體有病

有人做吃播患了病,有人甚至付出了生命的代價。今年6月底,一位瀋陽的吃播博主準備開播時突然感到眼睛疼、胳膊發麻,被家人緊急送到醫院後,情況卻越來越危急,最終搶救無效去世。死者妻子介紹,死者原先所在的企業經營不好,因此萌生了轉行做「吃播」的想法。半年多來,他所吃的食物越來越多,體重一下子也漲了80多斤,為此還不得不堅持吃藥,但最終還是失去了生命。

意見

吃播不該「越吃越野蠻」

作為多年來研究糧食浪費問題的專家,中科院地理科學與資源研究所研究員成升魁對於目前網路上的吃播現象十分關注。起初,他以為吃播只是年輕人吃一兩次鬧著玩的,「後來我發現不是,誰都在吃,什麼都吃。」

在成升魁看來,這種暗含浪費風險的吃播具有很不好的導向。「它正好滿足了一些人的獵奇心態,看的人越來越多,拍視頻的人掙的流量也越來越多,最終會導致更多人效仿。」

目前,某些視頻網站的「大胃王」和「奇葩」吃播已經形成了一個產業鏈條,一位「吃出名」的博主會「收徒」,隨後帶著徒弟一起出鏡,內容也多以「吃得多吃得怪」為主。成升魁表示,對於明顯違背常理、不健康的吃播內容,網站應該起到監管審核作用,不能為了點擊量放任不管。

在成升魁看來,吃播作為一種新興的產業,並非要一棍子打死,而是應該鼓勵更為健康,更有內涵的內容出現,「就像《舌尖上的中國》大家都愛看,吃播也應該加入一些飲食文化的內容,或者是號召大家如何吃得健康、吃得營養。人類社會發展了這麼長的時間,應該是吃得越來越文明和精緻,而不是越吃越野蠻。」


來源 北京日報客戶端|記者 莫凡 吳楠

編輯:高珊珊

流程編輯:王夢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