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市民在書店閱讀。王剛 攝
中新社台北4月21日電 題:出版業危急,台北書店街「變法圖存」
中新社記者 龍敏 劉舒凌
位於台北車站附近的重慶南路書店街,曾經是老台北人購書逛街的首選地。
如今,台北車站車水馬龍、熱鬧如昔,重慶南路書店街卻已榮光不再,旅館一家一家開,書店卻一家一家關。台北市重慶南路書街促進會理事長沈榮裕21日受訪時告訴中新社記者,昔日曾有過擁擠著上百家書店的盛況,如今僅剩12家苦苦支撐。
光緒初年,新高堂書店就在這條街道上揚名。1949年前後,眾多書店更是相繼在此落腳,成為全台找書、購書的中心。
1954年出生的台北市民袁芳榮還記得首次前來購書的熱鬧場景。1972年,他還在中國文化大學就讀,這條街道上各類各式的圖書琳琅滿目,書店內到處擠滿購書者。
沈榮裕回憶道,上世紀70年代或許是重慶南路書店街的鼎盛時期,瓊瑤的言情小說、金庸的武俠小說都牽動著讀者的心。「有時早晨書店一開門,發現購書的隊伍已排了幾十米。」
隨著時代變化,現今年輕一代逐漸減少閱讀紙本圖書,轉而依靠更為便捷的網路資訊。就在過去10年中,書店街上的老店紛紛倒閉關門。
最近的一家,是今年2月老字號「建宏書局」也發文通知合作出版社,重慶南路一段63號的店面歇業了。
漫步於重慶南路書店街,中新社記者看到,取代昔日書店「百家爭鳴」的,是旅館、餐飲等業態。沈榮裕也坦言,重慶南路書店街正遇到嚴重危機。
但他還是寄希望,危機即轉機。近年,書街促進會結合新進駐的各類特色店家轉型成閱讀型商圈,街區不只推銷書籍,也推閱讀運動,讓出版業及書店得以存續。
與此同時,不少書店也力求轉型、專攻特色圖書,如金石堂專攻暢銷書,三民書局與天龍書局轉向簡體書領域等。
4月23日是世界閱讀日。21日上午,書街促進會攜手高人氣卡通形象「無奈熊」,以「無奈熊與你漫遊書街」為題舉辦系列活動,結合書店、商旅、餐廳生活百貨等特色店家,以特賣等優惠來提高商圈買氣。
台北市政府商業處處長蔡宗雄認為,攜手「無奈熊」舉辦活動,是為打破重慶南路書店街老書城的形象,「無奈熊」有43萬粉絲量,希望用「萌」經濟來吸引年輕世代的關注。
書店街上的3間咖啡店也鼎力相助,購書滿500新台幣即可半價購買咖啡,書香與咖啡香氣相結合,也讓重慶南路書店街文青氣息更為濃郁。
台北市商圈產業聯合會理事長周水美說:「書街也是商圈,現在要複合經營,大家來逛書街,不僅有書香,還要有茶香、咖啡香。書街有太多台北人的記憶,一定要找回過去濃濃的書香。」
沈榮裕表示,重慶南路書店街是台北乃至全台幾代人的共有回憶,舊書城譜寫新故事,希望能喚回昔日的芳華。(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