禁止華為設計晶元?美國晶元巨頭正式出手,晶元行業或迎來大洗牌

圖文|科技民兵

由於設計難度高、製造工藝複雜,晶元被稱為現代科技皇冠上的明珠,以華為最新的5納米製程的麒麟9000晶元為例,指甲蓋大小的晶元里集成了上百億個晶體管,裡面每一個線路都凝結了人類幾千年來最先進的科技力量

按照流程劃分的話,晶元產業可以分為晶元設計、晶元製造、晶元封測三大環節,其中最難的部分是晶元製造,晶元設計次之,晶元封測相對容易

高通、博通、蘋果、華為海思、聯發科等晶元企業都是只做晶元設計,把晶元製造部分交給台積電、三星電子等代工企業,不同企業負責自己擅長的事,一起推動著晶元行業不斷進步,從130納米、60納米、45納米一路演進到如今的5納米

目前來講,華為海思是國內唯一一家有能力研發手機晶元的企業,而且研發水平已經達到行業領先的5納米製程,但是從2019年5月起,美國連續三次修改對華為的禁令:

  1. 禁止華為使用美國的晶元設計軟體EDA
  2. 禁止含有美國技術的代工企業為華為生產晶元
  3. 禁止售賣含有美國技術成分的晶元給華為

這樣一來,華為的晶元之路幾乎被徹底堵死

不過,華為手裡還有一張牌,因為晶元產業中有一塊地方沒有被美國完全佔領,那就是晶元架構,目前全世界超過95%的智能手機和平板電腦都採用英國的ARM架構,它通過收取授權費的方式允許高通、英特爾、蘋果、華為用ARM架構設計晶元

理論上,即使美國封鎖了EDA軟體,不賣給華為晶元,只要有ARM架構可以用,華為還是可以通過國產的EDA軟體來設計晶元,然後用純國產的晶元製造設備來生產晶元,這樣就完美地繞過了美國的晶元技術體系

讓人遺憾的是,這條路可能很快也要被堵上了

根據媒體最新消息,ARM的母公司日本軟銀已經決定以400億美元(約合人民幣2700億)的價格出售ARM,買家是美國的GPU晶元巨頭NVIDIA(英偉達),這對華為和整個晶元產業都是一個重磅事件,整個行業可能會徹底洗牌!

作為全球最流行的晶元架構,雖然知識產權屬於英國,但是英國對ARM採取比較寬鬆的管理,幾乎不限制別人使用。目前ARM已經被授權給了全世界數千家晶元企業,有數十億手機、平板和物聯網設備的晶元都是採用ARM架構設計的

一旦ARM被美國公司收購,美國為了扶持本國企業,將會禁止其他國家的部分企業使用ARM架構,比如華為的晶元之路被徹底封死!」美國一位晶元領域的專家在社交媒體上發表了自己的擔憂,不少網友也表達了類似看法

不過大家也不要過於悲觀,根據此前公布的消息,華為已經拿到了ARM v8版本的永久授權,即無論ARM最終被誰收購,那麼華為依然有權利使用ARM v8架構來設計晶元,只不過ARM最新的架構可能無法使用了

此外,除了ARM架構以外,業內還有開源的RISC-V架構可以免費使用,目前華為、三星等都在研究和改進基於RISC-V架構的晶元設計,業內估計,到了2025年左右,全球有600億設備的晶元都是採用RISC-V架構

求人不如求己,除了購買授權和業內的開源架構以外,中國也在研發自己的晶元指令集,8月份,中國的龍芯就宣布徹底放棄美國的MIPS指令集,全部改用自研的LoognArch指令集,給龍芯點贊!

華為被美國斷供事件,短期來看對華為和國內企業影響很大,但是從長遠來看並非完全是壞事,長痛不如短痛,正好借這個契機,放棄幻想,放開手去干就完了

大家怎麼看呢?華為晶元之路會被徹底堵死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