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部低幼動畫,成年人看的津津有味

對於不少成年人來說,像《喜羊羊》,《熊出沒》這類低幼動畫是小孩子才看的。

只有類似迪士尼的《冰雪奇緣》,夢工廠的《馴龍高手》這些大廠拍出的作品,才有資格讓他們付出一張電影票。


不過,這種現象並不是適用所有人,喜歡《海綿寶寶》,《Larva》的也大有人在。

今天說的這部同樣深受成年人的喜歡,它就是法國動畫《大壞狐狸》。

《大壞狐狸》上映於2017年,登陸國內是在一年以後。它不像美國動畫電影,一整集都在講述一件事情,《大壞狐狸》分為三個獨立的故事,每個故事都有單獨的劇情。


其中大壞狐狸的故事講述的是,一隻處處吃癟,被母雞追著到處跑,還努力想當大壞蛋的狐狸,意外當上「雞媽媽」的故事,似乎是動畫里的老套路。但是,卻被導演玩出了新花樣。

大壞狐狸不同於其他實力強悍,手段高明的肉食性動物,它在農場里處於「食物鏈」的底層。


它可以大搖大擺的走在農場里,並不是因為它有多兇狠,動物們都怕它。而是,它根本就不具備有威脅性,被母雞追著跑,每天靠豬贈送的蘿蔔來度日,這些已經是家常便飯。


儘管生活慘淡,但它有夢想。而且大壞的狼緣不錯,認識狩獵高手-大灰狼

作為大壞的狐生導師,老狼可謂是盡心儘力的出謀劃策。用計幫它偷來了農場母雞的孩子-三個雞蛋。


偷雞蛋顯然不能體現出食肉動物的狩獵技術和本性,大壞和老狼決定把雞蛋孵出來,等雞養大了再吃。

大壞每天坐在雞蛋上,日復一日,等待收穫的一天。


然而等待它的是升任「媽媽」的命運,不僅要講晚安故事,還要玩過家家。小雞們還把自己當作狐狸,去找大灰狼的麻煩,揚言要滅了人家.....


在這些日子的相處中,大壞的善良之心被喚醒,它不忍吃掉小雞仔。為了保護它們不被老狼吃掉,大壞化裝成母雞,混進了農場。


最終,母雞率領眾雞打跑了老狼,大壞成為了農場的教官,專門教母雞如何對付狐狸......


另兩個故事是圍繞豬和它的豬隊友展開,分別是護送人類嬰兒回家和拯救聖誕節。在護送人類嬰兒回家的故事裡還出現了一隻會說中文的猴子,大家可以期待一下。

雖然狐狸一直被大家認定是一種老奸巨猾的動物,從許多 的成語就能看得出大部分都是貶義,畫蛇添足、狐朋狗友、豺狐之心,因此狐狸幾乎都不是什麼討人喜歡的動物。


但是在影片中,大壞俘獲了眾多觀眾的心,因為它「壞」的可愛。

《大壞狐狸》改編自本傑明•雷內的繪本故事,不知道經常買繪本的小夥伴對他熟不熟悉。他的風格就是極簡之中充滿色彩和豐富的故事性。


三個故事中間以舞台劇的形式進行銜接,而且全片都以水彩繪畫的形式來展現,這讓看慣了電腦CG,3D大片的觀眾眼前一亮。

而且整部影片不僅充滿樂趣還非常的溫馨,三個不一樣的故事傳遞著不一樣的人生道理和生活哲理,在哲理中又讓觀眾內心充滿溫暖和幸福,這可能就是動畫片的魔力。

清新的畫風,明亮的色彩,《大壞狐狸》不僅僅是面向兒童的動畫,它同樣可以喚起成年人的童真。而且它讓觀眾體會到了法國動畫產生的浪漫氣息,所以《大壞狐狸》也特別適合喜歡浪漫的人觀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