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油價「三連跌」,最新預測每升降幅超0.1元,預計調價或下跌


眾所周知,我國成品油價是根據國際原油價格進行調整的,其周期為每10個工作日一次,按今年我國油價調整時間表安排可知,新一輪調價窗口開啟時間為10月10日24時,屆時國內油價將迎來年內第19輪調整,汽柴油價格呈現新變化。

目前,國內油價實現「三連跌」,因為新一輪計價周期已經進行到第3個工作日,調價參考的原油變化率為-3.35%,較前一個工作日降幅增加1.41個百分點,且在負值區間內加深運行,油價預測累計降幅達到145元/噸,較調價紅線高出許多,因此,油價處於下調狀態。摺合成公升價,最新油價預測每升降幅超0.1元,具體為0.10元/升-0.12元/升,所以,對於普通私家車,加滿一箱50L汽油少花5元-6元左右。顯然,當前油價預測降幅完全符合下調的標準,故預計調價或下跌,這意味著有望迎來年內「第八跌」。

當然,對於國內本輪計價周期3個工作日,油價呈現「三連跌」的走勢,其主要是由於市場對石油需求的擔憂情緒加劇引起的,而推動這一現象的重要因素是美聯儲加息,在連鎖效應的作用下,全球多國央行開始紛紛效仿,導致市場對全球經濟下滑的擔憂升溫,進一步打壓油價,促使國際原油期貨價格在隔夜市場大幅下跌,WTI失守80美元/桶關口,創下今年一月份以來新低。

具體來看,上周國際油價一路震蕩下調,美國紐約油價累計下跌7.48%,英國布倫特油價累計下跌5.69%。顯然,WTI、布倫特原油期貨價格雙雙大幅下挫,原油需求前景不容樂觀,這在歷史上都屬於較為罕見的現象。此外,對於近期油價持續下跌的原因,主要分為兩點:第一、美元走強令油價繼續承壓,對其產生顯著打壓效果;第二、隨著全球央行掀起的加息熱潮愈發洶湧,投資者對全球經濟衰退風險的擔憂加劇,使得原油需求前景減弱,導致國際油價走低。

其次,由於國際油價是我國成品油調價的重要風向標,一般國際原油期貨價格變化情況會對國內油價產生顯著影響,所以,近期隨著市場擔憂情緒升溫,國際油價繼續承壓,對應我國成品油價預測下調幅度繼續加深,且連續三個工作日延續下跌態勢,尤其第3個工作日油價預測降幅重新擴大至100元/噸以上,同時仍然遠超過調價紅線,這或為下一輪調價呈現下跌打下基礎。

再者,當前全球越來越多的國家正面臨通脹高企、貨幣貶值的風險,上周包括英國、瑞典瑞士挪威在內的多家央行均宣布加息,抗通脹的大幅加息令市場對全球經濟增長的擔憂繼續加劇,由於預期的風險上升,當下的經濟活動和燃料的需求自然受到打壓,市場信心受到干擾。包括歐洲的能源緊缺、對俄羅斯石油限價,這些因素都會導致流動性的喪失和經濟下行壓力的增加,從而令大宗商品承壓,包括對油價也會受到幾乎前所未有的考驗。

所以,受市場對石油需求擔憂升溫等因素的影響,在新一輪計價周期開局前三個工作日,國內成品油價呈現「三連跌」,由於第3個工作日原油變化率-3.35%,持續在負值區間內運行,最新預測每升降幅超0.1元,結合多項指標預計調價或再次下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