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南丹:加速形成全域旅遊發展新格局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近年來,廣西壯族自治區河池市南丹縣全力打造旅遊業發展升級版,全縣旅遊業繼續保持速度穩增、結構優化、效益提升、環境改善的良好態勢,全域旅遊發展勁頭高漲。今年1—6月,全縣共接待遊客181.3萬人次,實現旅遊綜合收入22.35億元。

借力優勢拓寬成長路

南丹縣資源豐富,氣候宜人,山川秀美,風物奇特,民俗古樸,居住著壯族漢族瑤族苗族等20多個民族,素有「中國錫都」「有色金屬之鄉」等美稱。近年來,先後被評為國家園林縣城、全國綠化模範縣、廣西壯族自治區文明城市、自治區級全域旅遊示範區。目前,全縣擁有國家4A級旅遊景區3個,正在創建2個國家5A級旅遊景區,4個國家4A級旅遊景區。

依託毗鄰貴州的區位優勢,南丹縣與貴州省荔波縣簽訂旅遊合作協議,締結跨省旅遊聯盟,聯建跨省旅遊廊道,聯合打造南丹·荔波世界白褲瑤旅遊景區,在兩縣景區「一票通」平台開展兩縣3年互免景區門票惠民活動,景區全面建成後,預計每年可吸引300萬以上的貴州遊客入境南丹、心儀河池、遍游廣西。

在已有黔桂鐵路、蘭海高速、河池機場等基礎上,高效推進平天高速、南天高速等項目建設,全縣通高速路鄉鎮將達7個,主要景區全部實現二級以上公路通達。完善旅遊大巴、旅遊專線、共享單車等旅遊交通體系,形成「快進慢游」立體交通網路體系。持續建設旅遊集散中心、旅遊諮詢服務中心、旅遊標識牌等公共服務設施,強化智慧旅遊,建立旅遊大數據、南丹旅遊APP等智慧網路平台,推動對接「一鍵游廣西」平台,全縣所有A級旅遊景區均實現視頻監控、移動網路和Wi-Fi全覆蓋,實現旅遊信息化、智慧化。

多產融合形成新格局

南丹縣全力推進十大核心景區、十大田園綜合體「雙十」聯建工程建設,形成全域景區、景城融合、差異互補的全域旅遊發展格局。

油茶產業作為打通「兩山」轉化通道的示範產業,引進正鑫集團,投資10億元建設集油茶生態種植、精深加工、旅遊康養於一體的大健康旅遊產業園項目,發展農業、旅遊和油茶深加工等產業,形成循環經濟,項目入選《全國農村創業園區(基地)目錄(2021)》,獲評廣西首個「兩山」理念主體實踐基地。

創新實施「旅遊+」戰略,推進旅遊與工業、農業、文化、康養等深度融合發展,全縣建成四星級以上鄉村旅遊區3個、全國工業旅遊示範點2個、全國休閑農業旅遊示範點1個、廣西職工療休養基地1個。完善旅遊要素體系建設,建成四星級旅遊飯店1家,開發打造了丹泉酒、富硒米、六龍茶、刺繡等眾多廣受歡迎的旅遊產品,南丹旅遊業正在向全景、全業、全時、全民的全域旅遊轉變。

品牌推介啟動新引擎

南丹縣將旅遊作為全縣戰略性支柱產業,制定出台《南丹縣加快旅遊業發展扶持獎勵辦法》《南丹縣創建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扶持獎勵辦法》等多項優惠政策,縣財政每年安排5000萬元以上旅遊發展專項資金並逐年遞增,在項目用地、融資貸款等方面優先支持旅遊項目建設。編製《南丹全域旅遊發展規劃》等14項旅遊規劃,加強與國土空間規劃等銜接。

為擴大市場影響,南丹縣實施全域旅遊品牌營銷戰略,每年安排1000餘萬元專項營銷經費,組團參加國內知名旅遊博覽會,並在多個平台播放南丹旅遊宣傳片,高質量舉辦瑤年節、年街節、螞拐節豐收節、荷花節等特色節慶活動,宣傳南丹旅遊資源和特色文化。

此外,各景區還結合各自特點,開展了形式多樣的文明旅遊引導活動。通過開展文明旅遊小視頻製作推廣、文明旅遊志願者宣講等活動,營造濃厚的文明旅遊氛圍。除發放文明旅遊宣傳資料外,各景區志願者還通過為遊客提供文明旅遊講解、景區垃圾清理、文明旅遊進社區等服務進行文明旅遊引導工作,以文明旅遊新業態助推旅遊發展新氣象。

數據來源:中共南丹縣委宣傳部《 人民日報 》( 2022年07月21日 17 版)